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叶江 《国际展望》2014,(4):117-133
欧洲债务危机在持续四年多之后基本度过高潮期,欧元区包括欧洲联盟(欧盟)正趋于稳定。此次欧债危机的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必然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欧债危机促使欧盟的一体化从"单速"转向"双速"甚至"多速";第二,欧债危机不仅揭示出欧盟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特殊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而且致使欧洲一体化更难以向可与大国比肩的国际体系中"极"的方向发展;第三,尽管欧债危机显示欧盟难以成为世界一"极",但却促使其已拥有的某些专属权限进一步强化,欧盟在当前的国际体系转型中依然还有影响力。因此,欧债危机不仅不会导致欧盟解体,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盟及欧洲一体化进程呈现出某种新的特征。这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未来建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扩大与深化是衡量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共体和欧盟完成7轮扩员,成员国从6国增至28国。2013年以来10年间,欧盟的扩大进程停滞不前,特别是西巴尔干国家的入盟进展明显滞后,英国“脱欧”对欧盟扩大产生逆向冲击。2022年以来,在乌克兰危机升级的背景下,欧盟采取吸纳乌克兰入盟、重启西巴尔干国家入盟等举措。欧盟扩大进程的重启是外部危机推动的产物,难以解决欧洲一体化原有的问题,可能使欧洲一体化进一步陷入能力有限与扩盟复杂性的矛盾之中,无助于欧盟解决安全焦虑与战略自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不断推进的一体化进程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在为欧洲各国带来和平、繁荣与和谐的同时,也在主权与超主权、民主与效率、扩大与深化、同一与多元、开放与安全、自主与依赖等问题上,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近年欧洲面临的债务、难民、恐怖袭击、认同等多重危机,便主要源于这种内在的结构性难题。目前,欧盟在应对危机方面采取了不少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受到多重局限,危机还未能根本消除。综合当前欧洲各方面情况来看,未来数年内一体化发展可能呈现"小步前行"的局面。鉴于当前欧洲面临的重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为过去扩大速度过快而付出的代价,未来欧盟在继续扩大问题上势必趋于谨慎;英国脱欧具有其特殊性,因而欧盟成员国数量继续减少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欧洲民众对一体化的热情和支持普遍消退,欧盟通过签订新条约的方式推动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较小;在现行条约框架下,一体化进程仍有望实现局部推进,但欧盟成员国在一体化速度上很难保持一致,"多速欧洲"可能成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6月16日至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在一年之内暂停对《欧盟宪法条约》进行表决,并推迟批准该条约的最后期限。2006年6月,欧盟将举行一次特别峰会,讨论如何恢复表决的问题。这起源于法国和荷兰两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以及随后英国宣布推迟对该条约表决等一系列事件的欧盟宪法危机,不可避免地引起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暂时受挫,但是,也将欧洲人民对欧洲一体化的关注点引入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在全欧洲范围内,在精英与大众阶层之间展开关于未来欧洲模式的讨论;关于欧洲认同、也即哈贝马斯所说的创造一种所有欧盟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英国脱欧派以51.9%的选票胜出。英国将退出欧盟。此次公投将对英国、欧盟的政治经济乃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及欧盟的应对将受到举世瞩目。英国退欧事件或许能使欧盟其他成员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因为"危机"历史上就是欧洲一体化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王毅 《当代世界》2011,(9):41-43
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深化,欧洲一体化建设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欧元崩溃说”、“欧盟解体说”、“欧洲衰落论”等各种怀疑论、悲观论层出不穷,欧洲患上“一体化疲劳症”,欧洲一体化建设前景蒙上厚重的阴影。但与此同时,在危机刺激下,法德“发动机”重启,  相似文献   

7.
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欧盟内部逐渐形成了对多层治理格局下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进行改革的共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警示、欧盟内部的改革共识以及欧盟委员会的协调,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改革得以启动的主要动因。这一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降低潜在经济风险。为实现改革目标,欧盟采取了完善欧洲央行机构职能、强化财政联盟建设和加强银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改革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如促进欧元区经济恢复、减少不良贷款和加强成员国财政政策协调等,凸显出多层治理模式在欧盟经济治理中的韧性。但是,改革所面临的进展缓慢、完成度不高和效果不理想等困境,也体现出多层治理格局中存在的目标、权力和责任分散等结构性问题的消极影响。多层治理格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其造成的改革困境表明多层治理模式并不足以支撑欧洲一体化顺利向前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平衡不同层次行为体利益偏好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多层治理格局下目标、权力和责任分散等问题或将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产生持续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欧债危机是欧盟创建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其影响广泛而深刻。这场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欧盟经济,使欧元区的稳定受到威胁,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效应,加大了欧盟的政治不确定性。本文拟对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权力嬗变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前途的影响,是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析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欧盟和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欧关系的现实及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欧盟与欧洲一体化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是解析美欧关系的重要一步。本文首先从美国多届政府的对欧政策中指出美国支持欧盟和欧洲一体化的基本态度 ;其次解析伊拉克战争前后出现的美欧之争 ;最后揭示欧盟和欧洲一体化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欧盟和欧洲一体化在美国对外政策中重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一体化理论:研究问题、路径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关系、比较政治、规范性研究三个角度,对欧洲一体化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国际关系研究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核心问题是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动力问题,不同理论流派或是把民族国家政府,或是将功能部门,抑或是超国家机构以及制度安排看成是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变量。比较政治研究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主要围绕欧盟的政治权力结构、运作程序及其效用而展开,试图回答作为一个政治体系的欧盟,其各司其职的机构设置、各机构运作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产生的政治结果和治理水平究竟怎样。而规范研究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其核心问题是欧盟政治秩序,关心的是欧盟最终向何处去,要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其治理的规范原则以及合法性来源如何,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建构欧洲政治秩序等。欧洲一体化理论是国际关系和政治学主流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在不断的争鸣与融合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可 《当代世界》2016,(3):64-66
正内忧外患不断,但应对挑战寻求突破也正当其时,2016年的欧盟形势值得关注。对欧盟而言,"内外交困"可谓2015年的关键词。乌克兰、希腊债务、难民潮、恐怖袭击等危机接踵而至,欧盟应接不暇。危机的持续效应对欧盟的政治生态、一体化雄心  相似文献   

12.
激进左翼政党在欧盟的兴起是当前欧洲政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政党疑欧主义的理论指出欧盟激进左翼政党的疑欧立场既有其意识形态根源,更有政党战略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发现当代欧盟激进左翼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处于刚性和柔性疑欧主义之间。凭借对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欧盟激进左翼政党通过疑欧立场来谋取选举利益。以欧债危机中的希腊为例,本文解释了激进左翼政党的兴起原因,并分析了它对欧洲一体化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法德轴心是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引擎".近些年欧洲一体化陷入重重危机,法德轴心的内部失衡与作用弱化愈加凸显.马克龙政府执政后,高调重启法德轴心并促成签署《亚琛条约》,而欧盟复苏基金的通过是法德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并加速轴心重启的高光时刻,显示出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韧性.法德轴心的重启具有必要性,但受危机偶发性、内部挑战性、轴心不平衡性和国内政局走向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效能仍较有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法德轴心的"引擎"作用将面临多方阻力,欧洲一体化建设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其前景恐将更为艰难复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潮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欧盟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多重危机面前,欧盟既有的军事和民事反应能力明显不足。欧盟决心加强安全防务建设,推出永久结构性合作架构,以此加强自身硬实力,推进防务一体化。永久结构性合作因其包容性、灵活性得到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认可,体现了欧盟相关决策机制的某种创新。虽然欧盟官方将其称为"有约束力的承诺",但这种约束方式是否真的具有实质性意义以及最终的执行效果如何,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局势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欧洲经济危机影响日益深化、欧洲一体化遭遇严重危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大背景下,欧洲4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十次欧洲共产党会议,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分析研判当前的形势,揭露欧盟帝国主义本质,捍卫工人和人民利益,为争取和平、民主、平等和社会主义加强团结。会议的召开既符合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要求,又是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6.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顶梁柱"和"压舱石"。改革开放40年来,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国家也从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庞大市场中受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坚定支持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中欧合作更加紧密。近两年来,欧盟面临诸多内外挑战,对外来投资的防范意识和敏感性提升,中欧经贸合作面临新挑战。分析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状况、制约因素及应对之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所经历的多重危机既对欧盟的合法性基础及一体化机制产生了显著挑战,同时也触动甚至破坏了欧盟的对外关系格局。危机影响之下的欧盟,在对内治理和对外关系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调整。其中,自英国退欧危机发生以来,欧盟机构及主要成员国通过多元化的沟通与决策机制,推出了系列战略文件与政治报告,肯定欧洲一体化的成就、设定未来欧盟的发展路径;通过签订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强化欧盟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通过选择性修复伙伴关系,在对美、对华政策上做重点部署。危机之下的欧盟将会在全球、区域和国别三个层次开展对华政策的全面调整。欧盟在同美国关系面临分歧增多、对立增强的同时,对华的政策合作意愿也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对中国的"16+1"等中欧合作政策持犹豫怀疑态度。在中国坚持对欧积极合作的前提下,欧盟对华政策是决定未来中欧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民粹主义在历史上曾长期困扰欧洲,随着近年来欧盟多重危机的震荡,民粹主义的政策影响力在欧洲出现全面发展和阶段性爆发之势,成为欧洲最受关注的政治现象。未来,民粹主义在继续挤压传统政党发展的同时,也将向主流政治靠近,欧洲一体化进程则可能受到较大迟滞。  相似文献   

19.
<正>欧盟成员国内右翼民粹力量的高涨对欧洲一体化造成严重冲击,英国之所以能够公投脱欧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右翼民粹主义的影响。英国公投脱欧后,欧盟启动了布拉迪斯拉发进程,旨在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进行反思。但总体上看,欧盟成员国所能确定的行动共识非常有限。展望未来,欧盟只有切实倾听民众的声音,回应民众的诉求,才能逐渐消除民粹主义滋生的土壤,使欧洲一体化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以来,欧盟先后进行了三次东扩,11个中东欧国家加入了欧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环境、历史经验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中东欧新成员国与西欧老成员国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介绍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影响力的差异,分析了它们在欧盟进行利益博弈的特点。文章最后指出,唯有从欧盟的角度看待民族国家利益,加强与欧盟老成员国之间的信任、沟通和理解,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中东欧新成员国才能提升自身在欧盟的影响力,并更多地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