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政党联盟理论来看,欧洲激进左翼政党的激进左翼意识形态和选举政治实力,是其他主要政党选择激进左翼政党作为联盟伙伴的重要影响因素。欧洲激进左翼政党进入政府,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职位和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执政提升政党形象和政治合法性。政府中的激进左翼政党通过充当社会民主党的"左翼良知",减缓或抑制了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但欧洲激进左翼政党所取得的政策成就大部分是"防御性"的,很难对总体性政治施加任何实质性影响。此外,加入联盟政府也给欧洲激进左翼政党带来了政治考验,如选举挫败、政治妥协、组织机构的压力等。如何将自己的理想主义目标转化为现实,是欧洲激进左翼政党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替代左翼政党,是当前西欧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左翼政治力量。其意识形态界于共产党和社民党之间,在价值倾向和立场上具有鲜明的激进左翼色彩,明确反对资本主义,代表中下层社会阶级利益,但缺乏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指向。有些党在国家政治生态中影响力较大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西欧替代左翼政党整体上获得进一步提升仍面临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希腊激进左翼联盟的政治崛起得益于希腊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政治困境和民众的反紧缩政策诉求,以及政治制度体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导致的代表性危机和政党结构性危机。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利用政党格局重新洗牌而提供的政治机遇和政治空间,将自身打造为反建制和反紧缩政策的政治代表,通过包容性民粹主义的社会动员和政治宣传,以及实用主义的政治纲领吸引民众支持。与国际债权人谈判的失败,迫使齐普拉斯政府签署新的救助协议并实施更加严苛的紧缩政策。激进左翼联盟也因此遭遇政党分裂、民意下跌、执政伙伴退出政府等一系列执政危机和考验。  相似文献   

4.
苏联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催生了左翼激进政治组织。它们大力开展包括报刊出版在内的各种活动,反对"苏联共产党机会主义领导人的反人民政策",要求戈尔巴乔夫下台。左翼激进政治组织并没有随着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而消失,至今依然是俄罗斯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最鲜明特征,是不承认久加诺夫领导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属于共产主义政党。作为左翼激进政治组织的喉舌,它们的报刊积极宣传其思想主张,刊载号召进行革命的鼓动宣传材料,努力影响和争取群众,扩大社会影响。左翼激进政治组织报刊的存在,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固定现象。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西欧国家的产业结构和选民社会结构,带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各类社会运动成为引领和代言民意的重要渠道,对政党形态提出强劲挑战。西欧的左翼社会运动自21世纪以来形成一定声势,其组织和动员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政党,并在取得一定成功后发展成为拥有独特运作模式的新型政党。比较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主要西欧国家左翼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背后驱动力,有助于深刻认识当前西欧左翼社会运动和新型左翼政党的制度创新,以及西欧左翼思潮的背后逻辑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激进左翼政党在欧盟的兴起是当前欧洲政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政党疑欧主义的理论指出欧盟激进左翼政党的疑欧立场既有其意识形态根源,更有政党战略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发现当代欧盟激进左翼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处于刚性和柔性疑欧主义之间。凭借对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欧盟激进左翼政党通过疑欧立场来谋取选举利益。以欧债危机中的希腊为例,本文解释了激进左翼政党的兴起原因,并分析了它对欧洲一体化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欧洲传统左翼政党陷入发展困境,作为民粹主义激进左翼政党的典型代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班牙"我们能"党强势崛起,尽管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但在成立后短时间内就创造了欧洲政党发展史上多个神话。面临来自左右两翼传统政党的强势挑战,"我们能"党及其代表的更广泛的激进左翼政治在欧洲是否能够保持更长久的生命力,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左翼运动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左翼社会运动蓬勃开展,社会思潮出现向左转的趋势;另一方面,除少数激进左翼政党外,大部分传统左翼政党在选举中失利,左翼政党在欧洲政治中处于守势。造成这种社会和政治力量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社会运动具有的非常规政治特征、传统左翼政党与社会的日益疏离以及激进左翼政党自身的不足,而如果左翼政党能够及时进行政策调整、重新自我定位并建立左翼政党的团结,欧洲左翼政党有可能从失败中重建左翼运动的政治社会联盟,从而较快重返权力舞台。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左翼政党众多,大致可以分为激进左翼、中左翼和新左翼三类。激进左翼历史最长,但目前元气大伤,在最近五次大选中,得票率不断降低。中左翼在加政党政治中影响力较大,但在近期的选举中出现下滑,未来能否有所作为还有待观察。新左翼历史最短,但缺乏政治经验,且属于运动型政党,随着社会运动的潮涨潮落而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0.
绿色新政与左翼政党具有天然的亲密性,强势的左翼政党在国家绿色新政中处于主导地位,弱势的左翼政党可借助绿色新政议题提升影响力。处于式微状态的韩国左翼政党在绿色新政中扮演着激进的现实主义者角色。一方面,作为激进主义者,左翼政党从目的、方案和效果等方面猛烈抨击韩国历届政府的绿色新政;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者,左翼政党不断完善绿色理念,寻求绿色运动协同,试图用绿色议题代替传统的劳动、民主和统一议题,实现左翼力量的整合。然而,由于社会动员能力不足、政策可行性不强、政治环境变化等多重原因,韩国左翼政党通过绿色议题谋求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韩国左翼政党的经验和教训为全球左翼政党探寻与绿色议题的结合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任何政党和政治力量的发展都需要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旨在从时代条件和政党主体活动统一的角度出发,考察欧洲激进左翼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生态环境,以及它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才能对欧洲激进左翼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2015—2018年和2022年以来的两波民粹主义浪潮影响下,欧洲极右翼政党趁势崛起,并通过在政治光谱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左移”,向主流政党转型;激进左翼政党也一度壮大,但随后遭遇发展瓶颈,而左翼阵营则整体陷入力量分化和内耗之中。随着欧洲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政党主流化在政治光谱两侧同时推进,该地区政党政治呈现出激进右翼和激进左翼“双峰凸起”并以前者更为突出的格局。在这种“失衡的极化”之下,欧洲的政党格局更趋碎片化,国内政治纷争和不稳定性加剧。欧洲政治极化态势在重塑地区政治光谱和政党格局的同时产生复杂的外溢效应,给中欧合作带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欧洲左翼党在欧洲议会中的力量逐步壮大,其议会党团欧洲联合左翼联盟/北欧绿色左翼提出"另一个欧洲是可能的"政治主张,即彻底改革当前欧盟的体制,使欧洲实现真正的完全民主;中止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发展共同发展与公平公正的合作政策。党团内的凝聚力和在《欧盟宪法》草案上的立场充分体现了欧洲联合左翼联盟/北欧绿色左翼是代表激进左翼政党质疑或反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新自由主义议程、力图改革和塑造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发展方向的一种左翼政治。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当代世界》2011,(3):42-44
在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整个欧洲的左右翼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右翼处于执政地位而传统左翼普遍失利。社会党在各级选举中损失严重,沦为在野党,共产党也成为各国边缘化的政治力量。中左翼政党的失利迫使激进左翼力量的勃兴。欧洲反对资本主义党把工人和下层民众组织成激进左翼战斗联盟,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抵抗新自由主义。其中,法国新反资本主义党在反对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亚非拉地区目前有100多个社会党,其中有31个社会党执政或参政。这些政党主要以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但同时还保留了其他思想;在经济社会政策上,主张实行混合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但在具体政策上存在差异。亚非拉社会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政党填补了冷战后因激进社会主义政党衰落而留下的政治真空;一些社会党的发展模式对该地区其他政党的示范作用;激进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失败促使该地区中左翼政党转向社会民主主义发展模式;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对该地区中左翼政党的支持和吸引等。  相似文献   

16.
中东欧左翼政党是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为主要组织类型的政党族群。自1989年开始,左翼政党开始以新的政党组织形态正式登上各国政治舞台,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与右翼政党相抗衡的政治派别。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左翼政党经历了组织危机、制度适应、左右轮换与总体低迷的阶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与政策主张。受社会主义历史遗产等因素影响,在当前整个欧洲左翼颓势明显,民粹主义、极右翼等极端性、反建制政党普遍崛起的背景下,中东欧左翼必然会维持相当长时期的低迷状态,处于一种党内分歧、党外多变的复杂环境中。左翼政党未来的复兴之路取决于它们能否通过改革适应新的政治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衰落抑或转型,是近年来西方政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在西欧共产党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苏东剧变后,西欧社会主义运动受到强烈冲击,各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被迫进行艰难而曲折的适应性变革。希腊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代表着冷战后西欧共产党适应性变革与组织转型的三种类型:希共坚守马列主义政党的组织特征,属于守成派;意重建共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共产主义组织的遗产,属于激进转型派;法共的变革介于前两者之间,属于部分改革派。本文尝试构建一个涵盖政治价值取向、政党组织建设、选举表现的指标模型,对西欧共产党的适应性变革与组织转型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欧洲左翼政党构成复杂。按照它们在左右政治光谱中的位置,大致可以将其归为三类: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党、更为激进的激进左翼,以及极左力量。[1]这三类左翼力量在欧洲既有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不等,作用方式也各不相同。面对持续的经济危机,这些不同的左翼力量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社会民主党经受了更大挑战,但已稳住了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9.
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世界上传统的右翼政党走向极右,而传统的左翼政党也右转,激进的左翼力量则走向大街,进行激烈的群众运动和反抗斗争。本期“热点观察”就是关注世界正在兴起的体制外的群众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20.
西欧国家"中左"力量缘何回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西欧中左政党纷纷执政或参政,曾经形成了一股"粉红色的浪潮".进入新世纪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连续受挫,政治风向标呈右转趋势.在意大利、丹麦和葡萄牙,中左政党纷纷在大选中落败,让位于中右政党.但近一两年来,西欧一些国家执政的中右势力面临诸多困境,而中左政党则在各类选举中或战绩不俗或上台执政,"中左"力量呈回升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