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来,中亚国家的一体化形式不断完善,但由于它们在经济、领土、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一体化进展一直不大."9.11"事件后,地区安全问题得到了中亚国家的广泛重视,加强政治合作成为发展区域合作的新领域.而美国驻军中亚,无疑使中亚一体化的形势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进程重新升温,主要得益于各国集中精力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较大改善、乌兹别克斯坦调整对外政策和中俄在中亚加强协作。与此同时,受阿富汗局势、大国竞争以及中亚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等因素影响,中亚一体化道路仍困难重重。与其他独联体成员因独联体发展缓慢而另起炉灶不同的是,中亚发展内部一体化合作总体有利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合作,有助于探索实践"上海精神",二者相互促进,而不是掣肘。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是顺应形势需求的自然进程,符合上海合作组织追求的合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浅评中俄美三大战略在中亚的共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美各以中亚为中心推行区域一体化战略,这使三国在中亚呈现出战略鼎立之势。这种状态造成了客观上的竞争性结构。三大战略在中亚虽存在竞争,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它的表现形式在目前主要是柔性和隐形的。在不同的双边关系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三大战略各有优势和弱点,其发展定位和程度也很不同。随着三大战略的发展,它们在地缘政治的竞争性有增强的趋势,但在经济实践层面,则可能出现更多的交叉融合。它们未来将趋向合作还是走向对立,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分析了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利益以及实现这些经济利益的手段和方式,认为中国与中亚的经济贸易关系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与中亚的经贸关系,并逐渐占据主要优势。但是在与中亚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上中国则远远落后于俄罗斯,后者通过俄、白、哈关税同盟逐渐吸纳原苏联地区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乃至最终形成欧亚经济联盟。在分析原苏联地区学者对欧亚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关系问题的不同看法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假如俄罗斯能够实现欧亚联盟设想,并能够保障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那么中国将乐见这种局势,因为它将保障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正是与后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不应该积极反对欧亚经济一体化,它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与俄罗斯以及将来的欧亚联盟保持务实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对中国来说,原苏联地区是否统一没有任何区别,它将一如既往地与每一个国家继续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中亚国家联盟"建议后,哈萨克斯坦官方多次表示:中亚国家联盟仅是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式,致力于解决中亚地区内部的各种问题,将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哈国现在有能力且有意愿在中亚地区推进该主张.其他中亚国家对哈国的建议态度不一.除吉尔吉斯斯坦积极支持外,鸟、土、塔三国均未作回应.从目前情况看,哈国具备一定的推动中亚国家联盟建设的有利条件,但同时面临的困难亦不少.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外交形势延续了2012年的总体趋势,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变化。就欧亚地区而言,俄罗斯虽在外交领域斩获颇丰,但在经济领域却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对于东欧地区而言,加入欧盟的国家仍存在着许多困难,未加入国家在入盟道路上面临着诸多考验;处在欧盟与俄罗斯夹缝之间的乌克兰将选择何种一体化道路,尤其引人注目。而对于中亚五国而言,在打击恐怖主义、保持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选择压力也越来越明显。以上问题都是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2013年12月3~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俄欧亚所)与黑龙江大学  相似文献   

7.
中亚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传统宗教的地区,但在苏联时期中亚宗教自由受到压制,无神论占据主导地位.中亚五国独立后采取了宗教自由政策,出现了基督教得到传播与发展的现象.本文考察基督教在中亚五国发展的现状,分析基督教在中亚得以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受阻碍的一些因素,审视基督教在中亚五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解析日本的中亚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中亚外交始于苏联解体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中亚战略已基本成型,中亚外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日本中亚外交取得一定成效,但局限性明显.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仍难以成为中亚外交舞台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依赖也日显突出。能源资源储有量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在世界能源供给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确认,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渐呈白热化。美俄之间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之争;二是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线之争;三是对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争夺。俄美之间的争夺与斗争,不仅威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也给中亚相邻地区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带来安全隐患。中亚地区国家只有积极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才能使大国无机可乘,才能使该地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亚国家关系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国家之间表面言和,主张"一体化",领导人经常会晤,虽有成绩,但不大.最近它们又将"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将合作由经济扩大到政治、人文等领域.实际上,中亚国家之间矛盾很多,关系并不融洽,许多做法与"一体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中亚国家之间的不和已经对经济发展、反恐、地区形势和上海合作组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