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历史和现实的迫切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相继提出并强调了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认清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全球发展经验的理性反思和总结,是对人类发展观念的扬弃与超越,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本文主要从历史与现实的视野,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必然成果.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国际发展大势、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形势的两个显著的特点。本世纪头20年,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将得以延续。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审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科学地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王红梅 《传承》2007,(6):39-40,46
21世纪,整个世界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同样也面临着两个相互关联的考验。一是执政兴国,一是执政为民,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落到实处,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够重构和拓展党执政的广泛性,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它的提出也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时代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执政水平提升的表现,是总结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理性成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指南。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能够有效地闯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十七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总结发展经验、把握发展规律、适应发展要求、创新发展思想、开拓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完善、深化、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报告对党的指导思想作出新的概括,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统一确定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董欢 《理论月刊》2007,1(12):11-14
科学发展观,是以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前进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杨经录 《前沿》2004,(11):25-2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有必要性,又有必然性.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它的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它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的一种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它是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理论思考的产物,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决策层几代发展观进行辩证扬弃的结果。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逻辑表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着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地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拓展理论的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方面的概括,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党的一些重大的战略思想。在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全局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2.
刘云山 《党建研究》2012,(12):35-42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这一历史性决策的重大意义,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不同的国际、国内情况,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提出了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几代领导人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最后发展为科学形态即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创新、发展理念与国情演变相统一等角度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可以更加深化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科学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围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依靠谁发展等基本问题,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了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5.
丙戍撰文指出,作为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要求的科学发展观,既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成果,又是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的,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连芳  王海 《前沿》2011,(4):56-59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年里,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把社会发展置于战略的高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特定时期,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这些发展观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是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描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理论渊源;世界上社会主义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促使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求人们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上来看,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发展观并推动着人类的发展。每一种发展观都有它科学的因素,但也有它不足的层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它积淀了前人发展观的科学因素,抛弃了不科学的成分。在此,本文从发展观历史演变的角度来探讨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开始步入全面协调、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两年多的实践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并科学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指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振兴中国的经济文明、科技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制度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旨在回答发展的目的,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道路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会不同,从而影响人们对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方针的选择。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讨论兴起于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观的演变也肇始于此。在发展问题研究的初期,发展观具有明显的物质主义倾向,表现为将发展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又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最终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产品的积累。传统发展观的形成,在理论上继承了早期工业化的思想,在实践上则源于二战后物质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