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毅 《现代法学》2012,(6):180-19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后增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即仅笼统规定侦查机关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并未明确列举可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种类和手段。与此相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这一章节下同时授权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此即"乔装侦查措施"。问题在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乔装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同样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除列举性地规定了作为乔装侦查方式之一的"控制下交付"之外,并未在立法上明文列举乔装侦查措施的具体类型和方式,其结果是造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技术侦查措施"、"乔装侦查措施"等基础概念含义不清、相关法条内容模糊,减损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威胁到司法的确定性,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的终极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施行在即,上述基础概念的界定问题不解决,司法实务中将无法正确操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与"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相关的程序与制度。因此,应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这两个基础性概念进行规范解释,勘定"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的合理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14日,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增了“技术侦查”相关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反对者称技术侦查严重侵犯人权,在刑事诉讼法律层面的规定其实是对这种侦查措施的认可;赞同者认为技术侦查法治化是我国法治进程的一大进步.关于技术侦查的存废,学界已讨论多年,如何正确理解技术侦查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对于正确规范及适用技术侦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文琴 《河北法学》2015,33(3):63-73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二首次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增补规定.通过新的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制研究,分析归纳技术侦查措施的界定,应当包括权力主体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界定和部分秘密侦查措施;对技术侦查措施使用的权力主体、适用范围、证据的合法性等问题进行研究,使技术侦查措施在法律规制下不断完善,在侦查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刚刚结束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侦查程序的主要变动之一就是在"侦查章"增加了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对两大类秘密侦查手段进行了立法规范。本文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对技术侦查之外的第二大类秘密侦查措施——隐匿身份的侦查及控制  相似文献   

5.
游伟 《检察风云》2010,(2):65-65
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在谈到新一轮司法改革如何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时说:“现在《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的规定部分,对职务犯罪侦查的考虑不够。”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将技术侦查和秘密技术措施列为法定侦查措施,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支撑。他还透露,估计通过这次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6.
孙朕 《法制与社会》2014,(12):119-120
技术侦查作为特殊的侦查手段,经常被应用于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一直游离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体系之外。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立法者首次将技术侦查手段纳入其中并进行规制,然而这些规定相对笼统而模糊,受到学界的广泛批评。在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后,仍然未能弥补技术侦查定义不清、审批权设置不合理、用语缺乏体系性考虑等立法缺陷。立法者应当考虑对于相关立法缺陷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正。  相似文献   

7.
高智商的犯罪行为以及现代法治的发展使得技术侦查措施引起了学者们的一致关注。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作了较多的新规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仍十分明显。本文阐述了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论述其立法发展,剖析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现行立法的不足之处,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自己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下设五个条文,对技术侦查的使用主体、适用范围、使用期限及证据效力做出明确规定,体现出刑诉法修改对技术侦查规范化和法治化、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等先进之处,但同时,此次刑诉法修改对技术侦查的规定也存在术语概念界定不清、适用范围设定不当、审批程序规定笼统、违法后果缺失等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司法解释中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郑少春 《法制与社会》2012,(23):155-156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下设五个条文,对技术侦查的使用主体、适用范围、使用期限及证据效力做出明确规定,体现出刑诉法修改对技术侦查规范化和法治化、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等先进之处,但同时,此次刑诉法修改对技术侦查的规定也存在术语概念界定不清、适用范围设定不当,审批程序规定笼统、违法后果缺失等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司法解释中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蓉  卞嘉虹 《法制与社会》2013,(16):264-265,273
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对"技术侦查"的规定,有利于规范和制约技术侦查活动。但规定过于笼统,细节语焉不详,可操作性不强。关于技术侦查措施法律规制的探讨不仅没有尘埃落定,反而又呈现出更迫切的需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参考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技术侦查入法后的法律规制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技术侦查措施与公民的人身权利密切相关,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使用程序,坚决杜绝越权使用和滥用等现象,无论是确定使用对象或是批准使用权限,这其中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有合适的实施方式和期限,都要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所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法律上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规范是我姑刑事诉讼法的一大进步,其进步之处在于体现了重罪原则、人权保护原则、程序法定原则以及必要性原则,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前我国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的规定存在概念不清晰、条件范围不明确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彭新林  毛勇 《法学杂志》2014,(3):106-112
腐败犯罪侦查中运用特殊侦查措施是破解腐败犯罪侦查困境、落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要求、彰显严厉惩治腐败犯罪刑事政策,以及维持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平衡的需要。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补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的有关内容,进步意义显著,但也还存在不足。推进我国腐败犯罪特殊侦查措施的发展完善:一是要认真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有关规定;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腐败犯罪特殊侦查措施立法;三是要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规则》进行了修订,以一个章节的篇幅,对技术侦查的具体适用进行了规范,提高了检察机关应用技术侦查措施的可操作性。本文从技术侦查的概念、特征、重要意义着手,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体会,对于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立法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提出了笔者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8,(5):6-13
在肯定技术侦查立法在总体上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二章新增第八节存在的立法设计上的缺陷,存在与刑事诉讼相关制度相冲突、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背离的情况,不利于刑事诉讼的程序控制功能的发挥以及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目的的有效实现。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有必要再次提出关于"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在立法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期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得以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其中"秘密侦查"措施与"技术侦查"实属不同的特殊侦查方法的事实加以澄清,对二者的性质及刑事诉讼制度之于两者的不同运用加以厘界,从而使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实施得以按照立法原意更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余璟晖  聂成羽  杨仲琪 《法制与社会》2013,(35):120-121,123
当今社会犯罪形式的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侦查手段过于陈旧和落后,对于新型犯罪难以发挥其功效,相比之下技术侦查的优势较为明显。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尚未对技术侦查进行明确规制,只是在《国家安全法》和《人民警察法》中对“技术侦察”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显然不符合侦查行为应当依法进行的原则。2012年3月14日,新《刑事诉讼法》出台,首次将技术侦查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展现于公众,成为技术侦查立法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其中的法律规范只是原则性地规制技术侦查,并没有具体细化审查机制,监督机制及权利救济途径。因此还有必要进一步对技术侦查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规定,商业贿赂犯罪分别由检察和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这与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由统一的专门机关对贿赂犯罪进行集中惩治的惯例不相符,也造成了实际工作的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李建国  张建兵 《河北法学》2012,(12):195-197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事诉讼法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五个条文,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新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将技术侦查措施的授权从普通法律提升到国家基本程序法的高度,是惩治职务犯罪的现实需要,符合强制侦查法定原则,兼顾了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价值需求。结合新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中运用技术侦查措施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8.
伏兆倩 《法制与社会》2013,(21):241-243
2012年刑事诉讼法经过修改,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这一节,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提高了侦查效率和打击犯罪的力度,增强了技术侦查的规范性,同时,也对保障人权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规定过于笼统,使得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很多规定都缺乏可操作性,使很多法律规范都不能得到落实,不能发挥技术侦查措施该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对技术侦查措施规定的分析,介绍了技术侦查措施的作用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的方法,以使技术侦查措施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隗永贵  隋丹 《法制与社会》2012,(32):137+14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当今各国刑事诉讼法中普遍规定的一项证据制度,我国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排除非法证据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充分肯定了《两个证据规定》的内容,将其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影响,从而引申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技术侦查作为一种独立的侦查措施规定于刑事诉讼法第二章第八节,使得技术侦查措施有了法律依据,显示了我国立法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方面的重大进步。但是我国对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漏洞,过于原则化,有必要对技术侦查的适用范围、种类、方式和违法技术侦查行为制裁等做出规定,以实现技术侦查与人权保障之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