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启用新证自今年8月1日起,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已启用新证件──《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替代原有的“经香港去台湾”加注的《往来港澳通行证》。新证为多页本制,封面为雪青色,上方为金色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字样,下方为金色五角星的花...  相似文献   

2.
2011年,《步步惊心》在台湾爆红,让清宫剧发烧;2012年,台湾播出《甄娠传》,收视率一飞冲天。2013年,《我是歌手》总决吸引台湾岛内民众关注,使得收视率比平常时段增长近220%,出现万人空巷看电视的盛况。近些年来,大陆电视节目在台湾越来越受追捧,让曾经引领潮流的台湾节目也难以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水浒传》是一部农民起义的教科书,也有人说,《水浒传》是一部投降主义的宣言书,“《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笔者却以为,《水浒传》是一部“腐败全书”。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8,(18)
正@台声杂志本期话题#大陆历史剧《延禧攻略》在台湾火了!#8月26日晚,由大陆拍摄的清代宫廷剧《延禧攻略》终于迎来大结局,这部剧不仅在大陆备受欢迎,在台湾也受到了热捧。据统计,截至8月25日,大陆播放量已破100亿次,台湾总播放量近4700万次。  相似文献   

5.
在海峡另一隅的台湾,戏剧艺术也和其他的文学艺术一样,其发展演变始终贯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光复后的台湾戏剧活动,更是在祖国大陆进步剧运的直接推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从1945年到1949年,大陆许多职业剧团涌入台湾,先后演出了吴祖光的《牛郎织女》、《正气歌》。欧阳予倩的《桃花扇》,曹禺的《日出》、《雷雨》、柯灵和师陀改编的《夜店》、《大马戏团》等剧目。这些演出活动一方面促使台湾剧运与大陆开始汇流,将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戏剧的血脉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随着大陆职业剧团和编、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07,(7):82-84
李国修从1976年起为台湾岛民创作剧本,至今发表了30多部舞台剧作品。依题材、内容、形式,可将作品分为5大类——实验剧、时事剧、喜剧、悲喜剧、改编剧。1986年后组建屏风表演班,集经营者、演员、导演、剧作家于一身,是现今创作力最旺盛的台湾剧坛人物。 2007年适逢中国话剧百年。在台湾剧场界有“莫里哀”之称李国修带着他的经典作品《莎姆雷特》来到北京,致敬中国百年话剧诞辰。《台声》杂志对话台湾戏剧大师李国修,畅谈他和他的话剧。  相似文献   

7.
看《水浒》,谈《水浒》扈三娘的教训舒芜早自人说《水浒》里面,刻意写了潘金莲、潘巧云两个“淫妇”的“该杀”,淋漓尽致、津津有味地写了武松、杨雄两位“好汉”对“淫妇”的虐杀,书中杀人之事多的是,都没有这两件这样将虐杀细节写得笔歌墨舞,洋洋得意,于此可见其...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7,(1):66-67
台湾“国防部”1月23日再次高调宣扬大陆“导弹威胁”。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台湾“国防部”1月23日主动召开记者会,再次高调宣染大陆“导弹威胁”,分析大陆解放军的最新动态。“国防部情报次长”王正宵称.目前大陆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部署的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射程可以完全覆盖台湾全岛.“对台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古远清 《台声》2001,(4):31-33
撰写《台湾文学史》,在台湾被称为“一项何等迷人却又何等危险的任务”(杨宗翰《文学史的未来 /未来的文学史?》,台北,《文讯》 2001年 1月号)。这里讲的“迷人”,是因为至今还未出现过一本严格意义的《台湾文学史》,要是有谁写出来了,就可落得一顶“开创者、奠基者”的桂冠。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在《台湾文学史》编写中,充满了“统、独”之争。但有人眼看大陆学者撰写了一部部厚厚的《台湾文学史》及其分类史传进岛内,便大喊“狼来了”,于是下决心自己写一本所谓“雄性”的“台湾文学史”,这样便有了以“台湾意识”重新建…  相似文献   

10.
大约没有一部书像《水浒》那样,曾被充分“时政”;大约没有一部书像《水浒》那样,亦被彻底“民间”。如今著名杂文家黄波出了本《说破英雄惊杀人》,大约更没有一位作者像他那样,对这部名著中的人与事,进行如此彻底的解构与重建、解剖与恢复。  相似文献   

11.
10月11日,纽约《世界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两岸“动态的维持现状”的虚幻与现实》的社论,文章首先指出:台湾负责大陆政策的“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在台湾“双十国庆”前向国际媒体表示,台湾的两岸政策就是和平地、安全地“动态地维持现状”,这种说法其实是延续台湾新领导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临近,未来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态势也愈来愈明确,两岸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双方均对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表示出高度重视。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就职两周年的记者会上提出:“台湾的产业结构一定要改变,台湾的经济策略也一定要调整。”大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报刊揽胜     
邓小平在深圳留下的两句话  1977年11月11日,邓小平到广州视察工作,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与他同行。这时,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深圳闯入了邓小平的视野,小镇所发生的事情,引起了他的兴趣和关注。事实上,深圳在当时也很有名气,原因首先是大陆与香港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都设在这里。60年代,大陆曾拍摄过《秘密图纸》、《跟踪追击》两部电影,许多人不仅从这两部风靡一时的“反特”片中知道了深圳,而且还知道这里是那些企图颠覆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敌特们出没的地方,是“反帝前哨”。从50年代后期开始…  相似文献   

14.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5.
▲1988年 台湾当局决定两岸通信通过红十字总会转投。1988年4月13日,台湾“行政院”决定,台湾民众与大陆亲人通信可通过红十字会总会转投。 台湾拍摄第一部探亲片。1988年春,台湾由郭南宏导演的第一部探亲片《大陆行》,经台“新闻局”获准发行。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2,(4):27-27
台湾“问津堂”书局有数千册大陆出版品日前遭海关留滞,引发大陆出版品能否在台上架陈售的争论。多数大学教授均认为,阅读大陆书籍不代表思想左倾,“政府”不妨以更开阔的态度视之。台湾过去一直难以见到大陆出版品公开贩售,源自两岸在政治军事上一直处于敌对状态,阅读大陆书籍可能被情治人员视为具有左翼思想,所以才会发生清人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被岛内海关人员视为马克思著作而遭扣留的笑话。解严之后,大陆书籍来台均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37条以及《大陆地区出版品录影节目进入台湾许可数额》等规定办…  相似文献   

17.
刘大年 《台声》2011,(3):36-36
2月7日,台湾马英九当局在新春开年之际拨乱反正,让大陆回归“大陆”,虽说不上是新动作,但也是两岸关系的利好,对稳定两岸关系、发展台湾经济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8.
大陆居民赴台,首先应由台湾亲属向台湾“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能证明与大陆亲属关系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大陆亲属的身份证,户口本影印件和准备赴台亲属的照片8张。获准大陆居民赴台后,台方发给“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正本由台湾审批部门寄往“香港中华旅行社”(台方驻港机构)。大陆居民凭“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发给《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领到证件即可从大陆各开放口岸出境经香港赴台湾。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应注意事项:①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及“复关”或“入关”等因素的需要,90年代前期,海峡两岸先后颁行了各自的贸易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和台湾的《贸易法》(1993年2月),这两部法律的出台改变了大陆与台湾长期没有贸易母法的不正常状态,从而使得两岸的对外贸易活动进一步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目前,对外贸易在两岸  相似文献   

20.
年前,在某网站的讨论版上,有位网友写道:“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马振犊曾在‘国史馆’查阅蒋介石大溪档案,他看了不少戴笠与军统的文件,请大家注意留心看看他会写出些什么东西来。”看来,这位网友很了解马振犊在台湾“国史馆”查档的情况,也期待他研究的新成果。现在,答案终于出现了,这就是由大陆九州出版社刚刚出版的马振犊所著的《国民党特务活动史》,共计53万余字的一部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