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声》2014,(10):58-58
前段时间,台"行政院院长"江宜桦出席"青年政策论坛"时,面对青年人提出"台湾凭什么留住人才"的疑问,言及岛内薪水虽无法比人强,但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盼人才综合考虑留在台湾。这样的答案令人失望,也凸显这些年岛内力推"育才、留才、揽才"政策效果十分有限。这几年,大陆启动进口替代政策,积极扶植本土产业,让两岸产业发展关系快速由互补走向竞合。台湾凭什么留住人才?理应是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以来,在台湾岛内接连举办了多场由两岸学者参加的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其中两岸统合学会主办的"台北会谈"、章亚若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九二共识"20周年论坛、台湾劳动党和中国统一联盟举办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引起两岸媒体广泛关注。这一系列研讨会聚焦两岸政治议题,出席研讨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可谓精锐尽出。大陆从事两岸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几乎悉数与会。台湾岛内各阵营高度重视,踊跃参与,一些民进党人士及亲绿学者也都应邀参会。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两岸关系中的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各抒己见,交锋固然激烈,  相似文献   

3.
金奕 《统一论坛》2010,(4):55-57
7月10日至11日,由国共两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市举行,来自两岸400多名工商业者、学者专家和政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2,(8):8-11,2
7月28日至29日,由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素有冰城美誉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为主题,主要围绕"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深化经贸合作"、"扩大文教交流"三个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5.
赵家麟 《台声》2014,(10):78-78
9月7日上午,由第10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大陆9个省旅游协会和台湾9个协会(学会)共同联办的"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两岸500多名乡村旅游业内人士汇集厦门,分享两岸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问计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两岸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两岸治理——"两岸关系"思维的检视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后,相较两岸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有关两岸政治议题的讨论显得踟蹰不前。笔者认为,这既是两岸的实务困境所致,也与"两岸关系"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两岸治理"或许是一种选择。"两岸治理"可以在契合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前提下,在决策上实现两岸公共物品的最优供应,在学术研究中促进两岸学界话语规范的趋近。在现实着力部分,可以在治理知识供给、未来情境规划、战略博弈框架构建、期权市场设计、两岸治理系统动态和代理商激励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王亮 《两岸关系》2011,(12):39-39
11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回答了记者提问。为了两岸民众的福祉,双方应该继续坚持和维护"九二共识"新华社记者提问,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APEC会议期间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表示,"九二共识"是1992年由两岸正式授权的两岸民间团体达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7日,由台湾劳动党、中国统一联盟等团体发起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成立,从而有了希望扩大台湾民间支持两岸和平发展、最终走向和平统一的声音。台湾各界人士、民间团体近千人出席大会,他们分别来自北中南部各地,年龄层即老中青均有。  相似文献   

9.
民间交流日渐成为两岸交流的重心,与此相应,两岸关系理论需要从"国家中心"走向"社会中心"。但是既有的"联锁社群"理论在解释两岸民间交流时仍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对"关系"本身的忽视;而"关系网"恰恰是两岸民间交流的主要媒介,是"两岸社会"的基本组织模式。其中,强关系传递了情感、信任和影响力,弱关系传递了信息。社会网络比身份认同对两岸民间行动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程朔  马翔 《台声》2014,(10):67-67
9月16日上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台声杂志社、天津市台联、一品堂文化传播集团联合承办的"中国梦·两岸情"首届(天津)两岸名家艺术精品交流展在天津古文化街通庆里一品堂开幕。 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全国台联副会长、天津市台联会长、台盟天津市主委叶惠丽,一品堂董事长白希鸻,《台湾商报》总编辑卢瑞琴,以及来自两岸近50余位艺术家出席了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王亮 《两岸关系》2011,(12):43-44
2011年,富邦金控继续深耕大陆市场,构建起完整的两岸三地金融服务平台,并通过努力不断迈向新的里程碑。打造两岸金融业交流合作新平台2011年4月7日,由富邦金控协办的海西.2011两岸经济暨金融研讨会在风景如画的厦门举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十二五"规划双驱动下的两岸经贸合作及新竞合关系成为本届研讨会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海峡论坛已于6月17日圆满落幕。海内外媒体纷纷用"劲吹两岸合作风"、"奏响时代强音"、"两岸草根的嘉年华"、"聚焦民生、心灵相通"等来概括本届海峡论坛特点与收获。  相似文献   

13.
两岸政治互动的象限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两岸政治互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笔者参考"时间的四象限管理法则",对两岸共同面临的政治议题,依轻重缓急、优先次序进行原则性排列,并提出了政治议题与其它议题、政治议题内部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认为,两岸双方应该在现有政治共识基础上,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不紧急却很重要"的经济事务上;在政治互动四大议题之间,两岸可暂缓解决"权威关系"的分配议题,着力落实两岸"人民关系",累积共同管理两岸人民事务的经验与共识,为两岸政治争议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是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的法律框架。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的成效不仅受两岸刑事程序法影响,而且受两岸刑事实体法影响。两岸刑事实体法律差异下的罪名差异、同质异罪、同罪异罚等问题已带来司法互助中的管辖争议、合作懈怠、法公平性的损害等负面作用,并有形成两岸"犯罪洼地"之趋势。应经由"合作范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岸既有的农业合作模式呈现市场主导为主、制度性建构不足的特征。ECFA正式实施以来所呈现的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衍生了两岸农业合作模式制度化诉求。未来,两岸应通过政府协商形成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区"为主导、以"两岸共同研发、共同生产、合作销售"等模式为从属的主从模式功能有效融合、市场安排与制度性安排协调互动的合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丁宇 《两岸关系》2011,(12):49-50
12月8日,在有"楼船万国、海滨邹鲁"之称的汕头市,120多位两岸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参加2011年南澳论坛。与会各界人士围绕"百载商埠、创新发展"这一主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探讨如何推进汕台合作与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历经十年打造对台交流品牌本届论坛由汕头市政府、《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汕头市台办、汕头市台港澳经济研究会、汕头大学台湾研究所、汕头市两岸交流促进会承办。  相似文献   

17.
吴亚明 《黄埔》2013,(4):34-38
4月一、两岸股市投资的"直通车"单向开通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以直接炒A股,两岸股市投资的"直通车"单向开通。二、第三次两岸银行业监管磋商会议在台北举行第三次两岸银行业监管磋商会议1日在台北举行。祖国大陆方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尚福林与台湾方面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陈裕璋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两岸银行业准入政策、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等共同关注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就进一步加强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等多项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8.
面对破解"两岸政治定位"这一难题,两岸学者都做出了努力。本文探讨双方已有的共识与分歧,并重点分析两个最受关注的方案———台湾学者张亚中的"一中三宪论"与大陆学者刘国深的"球体理论"。研究发现台湾学者始终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的底线,而大陆学者则在如何面对"中华民国"问题上前进了一步。本文认为"是否敢于突破底线"与"是否存在解决难题的意愿"是两岸政治定位问题的两个瓶颈,希望两岸学者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要后退,坦诚交流,共同建构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框架,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蓝秀珍 《政协天地》2010,(10):50-51
今年6月,由全国台联主办,福建省民宗厅、文化厅协办,宁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以"扩大两岸民族交流、促进宁台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联谊交流会"、"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宁德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商民族文化保护大计,共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重庆市云阳县长江沿岸,有一片万里长江最大的人工防护林,当地人亲切的称它为"领袖林"。说起这领袖林,背后还有一段典故。1 958年,毛泽东乘江峡号轮船路过云阳段时,看到两岸光秃秃的山,笑着对万县地委书记说:"云阳书记是不是秃头呀?"之后,云阳数万干部群众奋发造林,短短几年时间,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在长江两岸打造出了12万亩的人工森林。时间进入21世纪,"高峡出平湖"已由一代伟人的壮丽诗篇变为现实。云阳人民再度弘扬"领袖林"精神,在长江沿岸实施一项新的宏大造林工程——长江两岸生态屏障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