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06,(8)
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我们通过对长春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2500份"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归纳总结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走势及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改进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措施。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特点通过对回收的2377份有效问卷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我们认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难继而引发考研热潮。是考研还是就业?面对这样的抉择,有的同学举棋不定,有的同学随波逐流。如何引导大学生朋友正确地认知自我、分析环境、把握机遇进行理性抉择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基于这样的考虑,2006  相似文献   

3.
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据了解,目前北京、浙江、海南等13个省份已经开展了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其他18个省份也有部分市、县开展了此项工作。实践表明,大学生“村官”到任后,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摸爬滚打、锻炼成长,干事刨业、实现抱负,既有利于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  相似文献   

4.
袁杰 《支部生活》2009,(3):14-15
2009年新年伊始,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小张心情非常不错,他从2008年6月就开始报名参加昆明的村干部考试,凭借优异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小张被顺利录用。“我们已经完成了培训,马上就要奔赴农村了。”小张难掩激动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八荣八耻”正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那么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了。荣辱观作为人生实践的具体问题之一,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荣辱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行为方式,它能够集中反映出每个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从一个学生的荣辱观可以看出其人格品行。虽然我们高校一直在强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但我们可能有时对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然存…  相似文献   

6.
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博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认识、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正确看待专业认识“最好”的专业“最好”的专业应是适合的专业。不少大学生将最好的专业定义为热门的专业、有职业前景的专业、父母肯定或社会舆论导向的专业。其实,对每个学生来说,最好的专业都不尽相同,最好的专业取决于学生对专业是否喜欢、了解,是否适合个人的气质性格,是否与个人预期职业匹配等。每位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等都差异较大,对自我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7.
《揭阳论丛》2002,(1):27-29
揭东县是一个宗教工作重点县,有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三个宗教,信教群众2万多人。自揭东置县以来,县宗教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建立了县级宗教爱国团体,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和年检工作,促进了宗教活动正常化,通过落实宗教房产政策,调动宗教界积极性,同时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做好宗教界上层人士安排,支持宗教界坚持“三自”办教方针,引导他们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使之激发爱国热情,逐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认真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菡 《发展论坛》2002,(7):61-6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如何完成这一重任,需要我们把握我国现阶段宗教问题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做出积极的探索。一、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是我们正确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科学地阐明了宗教的本质、宗教存在的根据和消亡的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政策等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虚幻的形式,颠倒地反映…  相似文献   

10.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条件。2001年12月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贯彻落实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基本方针,对于正确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做好新世纪初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丰富和发展积极引…  相似文献   

11.
积极引导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宗教信仰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对党的宗教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 ,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日益活跃 ,深刻影响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 ,甚至制约着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因此 ,探讨民间宗教信仰的真实传承状况 ,提升文化品位 ,实行合理扬弃 ,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民间宗教信仰现状的基本特点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主要是指那些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形成的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核心 ,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宗教组织及宗教经典 ,具有分散…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高校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其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仰金波 《党史博采》2009,(5):49-49,52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高校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其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大通县认真落实《青海省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服务的实施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使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限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利用宗教的某些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起源及其功能,正确分析宗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立足伊犁实际,创新理念和社会管理方式,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 ,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几十年宗教工作的深刻总结 ,是解决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大政方针和根本出路 ,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和新发展。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上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一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存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宗教是人类早期人们在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下产生的一种消极厌世的意识。在庞大而复杂的人类…  相似文献   

18.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党的十四大以后.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方针。1994年7月,李瑞环同志进一步重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且把“相适应”解释为:宗教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办事。近年来,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新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几本有关民族宗教问题的新书,探讨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在表现。调查表明,大学生政治行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少数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效能感偏低、政治疏离感较强、政治取向功利、政治知行脱节等问题。高校要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必须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认知水平;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组织引导大学生政治行为的核心作用;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政治实践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