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艳艳  SunKing 《小康》2004,(1):77-78
以色列的农业组织制度--集体农庄"基布 兹",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 的集体农庄均寿命不长,而以色列还要实行这一 制度,并且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原来,基布 兹有它特定的制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 通庄员在生产上和管理上积极性低下的问题。 在以色列农业经济中,集体农庄采取了两种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对于中国和也界的众多访客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地中海的迷人风光,亚、非、欧三大洲交会处的奇特风情,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那里有传说中基督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伊斯兰穆罕默德的升天地耶路撒冷、全世界犹太人寻根拜祖毕至面壁的存留两千年的“哭墙”,等等),还有“淹不死人”的死海,沙漠上托起的高产精品良田……。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更有着无穷探索价值的,则是以色列独特的集体合作性村社组织“基布兹”,以及伴它而生的“莫沙夫”。  相似文献   

3.
张春波  何春歧 《人民论坛》2012,(11):160-161
基布兹是以色列农村中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和劳动生产方式,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细胞,它是互助合作精神、理想、道德、团结、力量的象征。参考和借鉴以色列基布兹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民主管理、科学决策,重视农村教育,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等,对提高我国农民的道德素质具有启思价值。  相似文献   

4.
任民 《思想工作》2005,(6):40-40
走过60年叱咤风云的政治历程,经历了军旅与商界的风雨洗礼,以色列前总统埃泽尔·魏茨曼4月24日辞世,终年80岁。魏茨曼曾是傲对长空的出色飞行员,为成立以色列空军立下汗马功劳。他积极促成以巴和谈,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是以色列极具威望的政治家。独一无二心直口快近几个月以来,魏茨曼因患有呼吸道感染多次住进医院。2月19日,以色列官员宣布魏茨曼因患肺炎处于病危状态,已经开始使用镇静剂和呼吸机。以色列现任总统摩西·卡察夫4月24日发表声明说,魏茨曼当日晚8时在位于北部著名度假胜地凯撒里亚的家中去世。当时,他的家人都在床边守候。以色…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对于中国和世界的众多访客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地中海的迷人风光,亚、非、欧三大洲交会处的奇特风情,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那里有传说中基督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伊斯兰穆罕默德的升天地耶路撒冷、全世界犹太人寻根拜祖毕至面壁的存留两千年的“哭墙”,等等),还有“淹不死人”的死海,沙漠上托起的高产精品良田……。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更有着无穷探索价值的,则是以色列独特的集体合作性村社组织“基布兹”,以及伴它而生的“莫沙夫”。 被视作“民族复兴柱石”的基布兹 “基布兹”是以色列人…  相似文献   

6.
彭匈 《中国减灾》2010,(4):47-47
在以色列狭长的国土上旅行,举目望去,沙漠砾石,热气蒸腾,很难与“流淌着蜜与奶的土地”对上号。这种严重缺水的沙漠早地,竞占了他们国土面积的60%,而以色列的人均年用水量只有3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07,(14):13-13
7月15日,以色列候任总统佩雷斯在耶路撒冷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第9任以色列总统。几年前,在佩雷斯筹办的一次支持和平活动中,各国政要云集。美国前总统克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均饱尝了战患痛苦,在人员、物资与文化传统方面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了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战后数十年间,两个民族采取不同方式,将战争创伤逐渐镌刻在民族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继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直至中央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彻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已基本上遏止了新一轮“圈地运动”。高层的亲民政策,率先落实于斯,盖因土地乃是农民的命根子使然。且不说近代以降,从洪秀全带有空想成分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到毛泽东的“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反映了民主革命的成功与农民、土地的密切关系;单就苏联党轻视农业、轻视农民而导致丧失政权的惨痛后果之一而言,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认识到土地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权,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存亡。有鉴于此,本期特邀苏联史专家、中国社会及农业问题专家发表高见,以回应高层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的抗旱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地处中东地区东部,国土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全国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全国一半以上的面积年降水不足180mm,除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为雨季外,其余7个月连续都是干旱季节,而年际降水变化幅度也高达25%~160%.水资源极其匮乏是以色列的一大特点,同时,连年干旱、无规律降雨、沙漠化及恶劣气候,促使以色列在水资源管理和新资源开发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正是面对这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以色列人通过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非常规水源开发和科学管理,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本国居民引用和生产用水等问题,而且还发展了本国工农业生产,使以色列跻身到发展国家之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余国庆 《人民论坛》2022,(6):100-103
以色列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以色列的人口持续保持增长,总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海外犹太移民因素外,较高的生育率是保持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以色列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的收入与生育率成正比的国家之一,没有陷入高生育率的“逻辑悖论”。以色列建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关怀措施。以色列人口的持续增长,对于维护其犹太民族国家特性,保持在中东和世界的战略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益华  梁健 《传承》2011,(15):74-75,88
美国对以色列援助的时间之长、数额之大,为各国外援助史所罕见。区区一个小国,得到的美援比马歇尔计划援助整个西欧还多,这一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通过分析美国对以色列援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援助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美国的外援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波 《现代领导》2011,(7):44-45
在以色列政坛。前总理沙龙和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因为政治立场强硬,有“双鹰”之称。如今。“双鹰”之一的沙龙已经“折翅”。内塔尼亚胡则继续活跃在中东的政治舞台上……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3,(9):20-21
以色列是个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人口小国,地处中东阿拉伯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土地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人认为,如果同时做到开源和节流,“求水”的效果将更好。在以色列,人们尽量做到节流——降低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量。尽可能用生物净化的方法净化地下水和雨水,并将污水反复处理后再利用。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6,(1):53-54
沙龙为什么退出和库德集团 以色理总理沙龙2005年11月21日正式宣布退出利库德集团,组建新政党,定名为“前进党”。  相似文献   

17.
郝耀平 《前进》2001,(4):46-48
提到以色列,人们马上会想到动荡的局势和不断发生冲突,然而,当到达这个国家后,处处感觉到的是宁静的社会、秀美的山川、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很难想象,建国 50年时间,这里的人民会把一个被美国大文学家马克·吐温称之为世界上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建设成为现代化程度较高,富裕、开放、文明的国度,尤其是高度先进发达的农业,更是令世界瞩目。  以色列的土地面积只有 203万公顷,而且 70%属沙漠、半沙漠地区,土壤贫瘠和缺水是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两大障碍,同时,以色列自本世纪以来尤其苏东剧变解体后大量犹太移…  相似文献   

18.
顾德宁 《群众》2017,(16):62-63
野外探险是一件好事,探索自然奥秘,挑战体能极限,可体现出人类的探索精神和不屈意志,在各国和各民族中都大受称赞和保护。但野外探险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充分准备,有志于此的驴友应该专业和慎重一些,才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可我国近来频频遇险的驴友真是太将生命视为儿戏了,有人竟因追野兔迷路,而弹尽粮绝、晕倒山中。接警后,当地派出消防官兵、民警、医护人员数十人费时近20小时营救之。人的生命是无比珍贵的,为此,政府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所有救人的成本是否应该全部由政府来买单?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这个圣经中“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实际上2/3国土是荒漠,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不足200吨,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50。其水资源仅12亿吨,但年需15亿吨。他们依靠教育和科技立国的决策和人才、科技、资金优势,在战争环境下一代人就实现了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埃及的治沙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国土是沙漠,因此,他们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发展以节水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大力开发沙漠农业技术。埃及全国约98%的人口挤居在仅占全国面积4%的尼罗河流域,他们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外投资,鼓励和吸引人们到沙漠地区去投资、定居和移民开发,研究出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土壤改造、灌溉和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