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唯物主义思维的逻辑说服力、历史解释力和实践范导力,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此岸性".逻辑说服力--克服了"从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实现了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历史解释力--揭示了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实践的规律,为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思想武器;实践范导力--既充分肯定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动力量,又高度重视发挥这种能动力量的客观条件.深入探讨实际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哲学思想的理论本质,才能凸现出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实践论本质.  相似文献   

2.
张中文 《理论月刊》2005,(10):34-36
本文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角对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做了三点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观前提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现的客观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经过漫长的演进,最终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自由观。科学实践自由观视野下的自由范畴中内含了自由实现的三个维度和两个层面。从这样的立体思维出发重新思考和整合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分工、劳动的异化和扬弃、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自由时间的增长以及自由人的联合体等问题的相关论述,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人类自由实现的具体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自由与和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一直是诸多思想家关注的主题。正确理解自由与和谐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和谐是自由的内在规定性,是自由存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自由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历史性是自由与和谐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概念所起的标志性作用,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成熟同样离不开实践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实践是马克思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的利器,但将实践奉为至高无上的宝物,同样也是在塑造一种低级的形而上学体系。实践与唯物主义并不是同一层级的哲学范畴,将它们并列起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原意,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与唯物主义哲学范畴有本质区别。实践唯物主义在取消实践与唯物主义范畴区别的同时,也将自身限定在了非哲学世界观范畴,沦为感性经验性概念,无法刻画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丰富意蕴和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认识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类认识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直接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认识的过程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永恒演进。  相似文献   

7.
批判法国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理论环节,内在地关涉到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及精神实质.马克思批判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但也欲实现其人道理想,成为“实践的人道主义”.厘清二者价值论上的关联有助于理解法国唯物主义的实质及新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体现;面向未来是实践唯物主义思维取向的基本体现;敢闯、敢试是实践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的基本体现;尊重人民的实践是实践唯物主义党性特征的基本体现。正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唯物主义内在本质使其成为革命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走向新的辉煌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9.
10.
实践是人娄特肓的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怎样理解人,也就怎样理解实践,同样,怎样理解实践,也就怎样理解人。实践是人性的基础,实践的规律构成人性的规律,同样,人性的规律也构成实践的规律.人性也是实践的根据,要理解实践,首先要理解人。对人理解的歧异性决定对实践理解的歧异性,不同的人性观导致不同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11.
任芳  许元政 《前沿》2009,(5):32-34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因此,这种自由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些自由就是言论、出版自由和选举自由等。马克思认为这些自由是普遍的,客观的,天赋的,而不是少数人所享有的自由。佩弗认为,马克思自由观显现出人的创造性,是人的自由的最大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新唯物主义”即科学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是“新唯物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其哲学社会功能的旨归。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就是要求坚持科学实践观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一生不断地批判,既批判别人,也批判自己。本文就是攫取马克思一生反思海洋中的一滴水,来浅析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完成从隐藏着新思想萌芽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的人本主义到他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转变以及它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哲学论争中形成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但是,实践唯物主义要构建为当代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还存在许多坚硬的理论"内核"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着力探讨和梳理了当代中国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路.并提出,研究、解决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自洽问题,是完善和建构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章新若 《求索》2013,(10):89-9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说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把钥匙,却在各种各样的花哨争论中逐渐丧失了它最具体最本真的变革意义。本文认为,“实践”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一脉相承的哲学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蕴含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革命可能性,即是对人认识世界的传统方式的超越,也是人自身存在方式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变革,使历史成为实践的内涵和本性,实践概念承载的是历史性思维,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是哲学思维的重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陈胜利 《人民论坛》2011,(10):212-21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次全面建构。同任何思想理论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背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时代思想家们的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和马克思所开创的新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晓燕 《前沿》2005,1(5):29-31
自由不仅是指人进行选择的权利而且还包括这种选择权利实现的过程。本文试从政治维度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的主体、现实基础和自由的限制问题, 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历史性、现实性和理想性。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次全面建构。同任何思想理论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背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时代思想家们的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和马克思所开创的新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基雅维里一方面继承了古典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观点,另一方面,从国家理性的角度,寻求一种超越道德、宗教和君主的自由,希望对外创造独立,对内维系共和。他不仅承认自由是一种政治自由,还承认自由必须免于专横暴君的统治,即共和主义,以及一个国家不受其他国家控制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