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晖 《民主与科学》2004,40(2):40-45
李白的辞赋观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呈现给我们的是他对辞赋和前代辞赋家的不满与否定,这不是他辞赋观的主导方面,具有附着性和暂时性;从深层看,他非常重视辞赋和前代辞赋家,对辞赋有着积极合时的看法与追求,这才是其辞赋观的主导方面.他一生钦重尤加的辞赋家是屈原、司马相如及扬雄,其钦重原因亦不尽同.他对辞赋的渊源、内容、风格、模仿与创新、抒情等问题,都或明(言辞)或暗(创作)地透露出了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态度及看法.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唐代辞赋史上可称为巨擘,其成功不仅只是对屈赋简单的学习与借鉴,更主要是在内容、风格、创作方法、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柳宗元的辞赋关注社会和自身,风格上偏向现实主义,采取了含蓄婉转的抒情方式,并且在体裁、句法上也有所创新,与屈赋有着明显不同的色彩。柳宗元在辞赋上创变既与辞赋自身发展因素相关,又与柳宗元家世、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相关。特别是柳宗元把政治革新精神带入到辞赋写作中来,给辞赋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他的辞赋也因此成为辞赋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陈双蓉  归青 《求索》2013,(9):147-149
辞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独有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繁荣于两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历时二千多年。辞赋艺术自身的演进发展,又不仅契合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潮,而且与辞赋所表现之文化气象,以及历史上“献赋”“考赋”制度关系甚密,并由此显示出辞赋在各个时代既相承又异趣的艺术风貌。本文从辞赋的源流与艺术智慧入手.着重研究了两宋辞赋特质及其文学精神的重塑.结果显示审美与致用这两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左右了辞赋观念在两宋时期演进的大部分行程,而当其全部行程结束时,占据支配地位的则是美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宋代女性身体史研究的发展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和身体问题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关注和重视宋代女性身体问题,在观念与感知、特殊机能与体验和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宋代女性身体史在研究理论和内容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开拓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骚体赋的内涵特征、发展历史、影响进行了界定、梳理和评价 ,认为 :骚体赋是指采用楚骚体式又以赋名题的作品 ,直接在楚辞母体脱胎而成 ;骚体赋作为赋体文学的一个重要类别 ,以其突出的抒情性、疏朗流畅的语体特征丰富了赋体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开拓了纪行、玄思、悲士不遇、悼骚等四个重要的题材领域 ,大大扩展了赋体文学的表现空间 ,骚体赋在赋体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城市繁荣与词体流行的相关性问题,一直是词学界关注的一个课题。宋代的都市繁荣对社会发展及词体流行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词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第二、词的演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而更有市场;第三、词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宋代市民对“欲”的追求。宋代湖北词体沉寂,也主要是因为湖北的城市繁荣不够。  相似文献   

7.
"生生"观念是宋代理学本体论和境界观的重要内容.儒家仁学发展到宋代,形成"生"的哲学,仁的内涵由"爱"而演变为以"仁性爱情"为特征的"天地生物之心".以"生生之仁"为特征的万物一体境界,是理学家的共同追求,并形成宋儒特有的"气象".本文认为,理学"生生"观念不仅仅来自《周易》,而且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生生"观念与老子的"道"及老庄阴阳观念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其次是理学"生生"观念也吸收了道家自然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由马积高、黄钧两先生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切合教学需要的鸿钜之裁。这部一百二十多万字的新编文学史,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一,它突出了点,拓宽了面,恢复了文学发展多姿多态的原貌。比如,编者在“汉代的辞赋”一章之后,写了“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唐代的辞赋和骈文”“清代的散文与骈文”诸章,具体勾画了辞赋、骈文的发展轨迹,以及它们的  相似文献   

9.
贺利 《前沿》2010,(17):194-197
宋代高度繁荣发展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市民文化,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人的平等意识的滋长。个性解放的思想与妇女观念的新意识成为社会文化潮流的重要趋向,这就为宋代女性文学营造了一个温和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由此,宋代女性词人表现出高度地自信、潇洒、豪放,对时事政治的高度关切,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钟情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以及率真任情、自由活泼、潇洒脱略的女性人格魅力,这些都表现出宋代女性词人逐渐摆脱了男性审美主体的影响,真实地展现出了自我的心理特征及本色形象,并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文创的设计与开发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还具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创产品的创意开发、品牌打造以及市场开拓三个方面探索地方特色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姚思陟 《求索》2010,(3):223-225
宋代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指在宋代三百余年间,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及个体共同拥有的先验的文化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共同对市民文化功能认可的一致性。在社会生活的层面形成对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宋代社会的社会共同体开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成功举措。市民文化社会共识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宋代社会,特别是下层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了宋代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与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的妥协和融通,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相对的克服了,或减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狭隘的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也相对的克服了下层劳动者阶级“无欲净植,静虚无争”的封闭状态。在宋代社会,统治者利用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作用协调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使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300余年,上下信而多仁恩,保持着社会运行相对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清代文章研究在四大文学门类中最为冷落。清代古文研究、辞赋骈文研究、八股文研究、文献整理等,已有不少成果。预计再过10年左右的时间,清代文章研究将成为热门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培 《湖湘论坛》2012,(6):105-112
周紫芝的辞赋清晰地展示了两宋之际文风由深刻沉郁向平易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转向。而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是朝廷在靖康之难后没有能积极团结朝野各种力量以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而是在对金国的政策上包藏私心,态度暧昧,尤其是秦桧专国时候的高度专制,把文人朝政强行推出政治之外,推向求田间舍和享受生活。周辞赋中所表现的由沉郁愤懑到空幻失落再到随俗沉浮的转变,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心路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李栋辉 《求索》2010,(10):196-198
宋人注重道统和文统,韩、柳其文在宋代的接受有着不同的接受轨迹,宋人发明了韩愈在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中的崇高地位,而反观柳宗元,由于其政治生涯中依附党人的污点,宋人对其人的政治生涯表示同情;由于宋代道学思想的浓厚,宋人对其思想进行大肆抨击;由于柳文的高超艺术成就,宋人对其文大为称赏;柳文在宋代地位的嬗变,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进程,反映了宋人文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明高度繁荣的阶段,而宋代社会因其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及人的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背负了许多社会风险,这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紧迫感,向宋代统治者的社会控制的智慧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在实践中应对这种挑战,社会系统观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整体思维模式和平衡机制,在宋代统治者内已逐步形成,并把它作为驾驭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控制社会达到有序运行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略论宋代城市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唐至宋代,城市消费与市场的关系,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因素。在宋代,经由市场的个人消费是当时城市消费的主流。由于城市消费经由市场,所以大众化消费必然促进古代社会不同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动。市场的日用品消费量扩大,是促进城乡连接、相互推动、彼此作用、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古文运动对中晚唐辞赋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辞赋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均表现出了鲜明的创作特点。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与辞赋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相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古文运动之"文以明道"和"不平则鸣"的创作思想,促使了律赋雅正范式的形成和骚体赋的繁荣,古文创作"辨理论事"的特点和散体单行的文体风格,则促使中唐时期的辞赋普遍具有了议论说理和散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乔菲 《公安教育》2013,(3):44-46
<正>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公平与效率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两个维度,也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执法公正和效率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内容,是公安执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公信力建设追求的永恒主题。当前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在追求执法公正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执法效率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执法公正与效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9.
农业活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从环境因素看,气候条件、湖泊变化、土地资源是促使宋代长江沿线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宋代长江沿线的农业活动表现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水利田的开发与应用等新特点,沿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和改进。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发展也给宋代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人地冲突加剧、水土流失频繁、土地质量损耗严重等。宋代长江沿线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自古以来,敬业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礼记·学记》有言,"敬业乐群",这里的敬业主要是指学业的成就。《论语·子路》也说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的敬业主要是指为人办事之道。《论语·学而》提到,"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处敬业已经提升到治国的高度。宋代朱熹将"敬业"解释为"敬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