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表,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见》第一次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次明确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民主党派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公开发表,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形成、发展逐步走向完备。《意见》贯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两条主线,确立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共同遵守的准则,制定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方针政策,是指导今后民主党派工作的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王解峰  梁旺礼 《前进》2003,(7):21-22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共山西省委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始终不渝地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扎扎实实地推进这一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民主协商形成制度2000年初,省委在检查总结贯彻《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十年情况的基础上,着眼新世纪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团结合作的新发展,同省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制定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规…  相似文献   

4.
切实加强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马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已经庄严地写进了共和国宪法。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泽东、周思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的几点思考黎细保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需要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首先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可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在政协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是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东莞市政协在这力一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政协党组在政协中把多党合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市政协党组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政协中  相似文献   

7.
参政议政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内容。去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对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作出了“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的规定,为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关系。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多党合作为基础,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革命与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担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最近,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在国际风云变幻,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重考验的形势下,向国内外声明:中国决不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民主党派自身的选择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各民主党派逐渐团结到共产党的旗帜下,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而形成的。各民主党派产生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刘志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对于巩固矿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趋完善,民主党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的定位、职能、作用更加明确。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事业中,始终把握“四、三、一”的原则。“四”就是“四个坚持”,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50周年,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发10周年。中国各民主党派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同我们党共同奋斗,一道经受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中发〔1989〕14号文件)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党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与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并鼓励民主党派通过...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2月30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共中央在和各民主党派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意见》),从而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走向完备,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得到了确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她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又不同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14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历史方位,功能及作用。2005年2月中共中央五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继198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规定了我国多党合作,特别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如何参政、发挥作用,及有关这一制度建设的24条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0.
刚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件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新文件精神,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