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条件是关系城乡一体化能否实现的根本所在。城乡二元分割只注重了效率却忽视了公平和参与,所以城乡一体化必须同时兼顾公平、效率和参与,否则,城乡差距会进一步加大。为此,本文基于公平、效率、参与价值目标的考虑,提出城乡一体化应该满足三个需要:一是应该满足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二是应该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应该满足农民参与的需要,增强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松涛 《新东方》2000,(1):41-44
黑社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以及经济秩序都产生严重危害的犯罪组织,至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它是一个反社会系统的亚文化群。犯罪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犯罪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危害更大。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境外黑社会势力将不断渗透到我们国内,我国黑社会犯罪将日趋严重。因此,全社会必须提高对反‘黑”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既与农业产业的天然弱势地位有关,又与市场机制的"失灵"相关,更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管理体制、机制相关.因此,要尽快消除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即统筹城乡平等、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制度创新来实现.本文首先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然后论证了工业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强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对"三农"的保护、保障机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破解"二元结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低保工作有两大难,一是审批“对象确定难”,二是动态管理“出口难”。一、“两难”问题直击低保“软肋”根据低保《条例》规定,低保对象的界定、补助标准的确定以及保障对象的退出,都是以各地所确定的保障标准为依据,以家庭收入的核算为基础。但是保障标准是明确的,刚性的,而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却是模糊的、弹性的。因为改革持续深入,社会日趋分化,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新的行业不断产生,人们的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利益分配更加多元化,居民的收入更加复杂化。因此,要准确测算居民家庭的收入是很困难的。一方面收入来源存在着客观上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居民对自己的收入存在着主观上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6.
7.
2006年12月的一天,厦门同安区五显镇农民颜文前领到第4季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相似文献   

8.
《重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草案)》目前已进入审议阶段.该条例一旦出台,重庆将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统筹城乡的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9.
林嵘 《当代广西》2010,(18):8-9
一个从未有过的战略,开始破解玉林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一项从未有过的决定,开始改变玉林城乡的面貌;一场从未有过的实践,开始转变玉林经济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冉燕 《人民论坛》2014,(8):98-100
我国提出按照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新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基于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空间关系混乱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提出了政府主导、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统筹规划、生态联保、产业聚集与优化是我国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姜朋 《湖湘论坛》2008,21(2):66-67
浦东新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是由于政府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制度创新提供了动力;载体建设提供了保障。借鉴浦东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对推动我国其他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以"打造现代新城区,构建和谐水师营"为主题,确立以城市化建设为主线,构建高标准商贸住宅区、现代服务区、新型工业区和旅游文化区的发展战略,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水师营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吉林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而城乡发展一体化可以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不协调的矛盾提供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以吉林省2000—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来构建吉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协方差矩阵的两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0—2011年吉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总体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其中城乡经济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较大,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人均GDP、财政支农比、城乡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比、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万元GDP能耗。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民政》2008,(11):50-51
近年来,绍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按照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探索创新,扎实工作.着力形成城乡统筹、政策配套、运作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机制,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益范围不断扩大,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分类分层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确保城乡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青阳:探索农村“低保”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升祥 《半月谈》2003,(22):46-47
  相似文献   

16.
纳兰 《人权》2007,(5):58-59
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就此做了具体的部署。1999年国务院发布《城市  相似文献   

17.
黎明 《人权》2003,(6):14-15
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简称,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喻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一条“安全带”。未被其他保障制度所覆盖或保障不足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只要人均收入低于最低标准,便可领取维持基本生活的补助。这项制度采取普遍性的全面保障原则,不需要个人承担任何缴费义务,体现的是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国家的当然责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王晓东  高则一 《前沿》2010,(15):196-200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它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彰显了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更体现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以内蒙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从制度覆盖面与服务递送、财政负担与给付标准等定量指标对制度实施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并试图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内蒙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燊成  秦嘉 《学习与实践》2022,(11):107-120
促进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是在社会救助领域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332个地级市的城镇与农村低保标准数据,引入福利空间正义的视角,全面勾勒了低保标准城乡空间差异以及一体化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省、市两级数据均显示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两线合一。结合时间维度与区域维度的横纵向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存在较大的地区、省际、城际差异且呈现出明显的聚类分布。在“领头羊”城市的驱动下,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区域一体化也有所加强。研究认为,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渐进式过程,存在“城乡优先”“、区县优先”以及“双管齐下”三种路径。本研究为低保标准一体化回归到“是什么”的实践提供了本源图景,总结了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的成功经验及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在全国普遍建立.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统筹层次的提高、全部入户调查的实施、数据库的建立和动态管理机制的探索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制度的良好运行得益于政治、经济、民主文化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因此,分析低保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其致因有利于当前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