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盘毅 《法制与社会》2011,(25):141-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应立足当前实际,从制度、思想等一系列问题上着手,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解国华 《法制与经济》2013,(1):58-59,6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法治原则,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建立合理的公法体系,建立在党的领导下的真正的司法独立制度,坚持行政主体在法治背景下的依法行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屡屡出现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市场欺诈等公益侵害事件.并有治而不止,严重破坏了正常经济运行秩序与社会和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还在于地方经济社会法治滞后,法治环境不优,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律保障功能不健全。专家指出,法贵于行。当前,迫切需要提升法治效率.加快地方经济法治环境建设,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地方经济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经济法治是地方经济的法治化,属于法治和地方法治的下位概念.分权理论和法治的地方性是地方法治的两个支点.构建地方经济法治应秉承以地方分权为基础、以中央集权为主导的理念,具体表现为四个基本原则:保证分权体制的科学性与法治化,保障、促进并创新地方经济权力,剩余权力归地方,分权需以地方民主和必要的中央集权为基础和保障.地方经济法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巩固并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只有厉行法治,建设西部法治社会,才能保证西部地区的民族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建设西部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长抓不懈,要根据西部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立足于改革和完善有西部特色的司法制度,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国情的司法体制改革的渐进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管军军 《法制与社会》2010,(15):267-267,286
本文就和谐社会法治建设进程中我国是否应该废除死刑作了简要的论述,此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法治政府成为政府自我角色的理性定位。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的践行者,法治政府必将引领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政府更应在和谐社会视阈之下,从各方面来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有着不同的建构方式和实现路径。文章旨在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法治的重要性,并以法治思考为维度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路径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制度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路径,而促使和保障这些制度协调运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只有以法治作为基本方略和调整机制来治理社会,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才能将这个社会建设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法治、法治运行、法律监督的分析得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法治;法治的关键是法治运行;法治运行的保障是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1.
法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理论界对其正处于研究之中。本文从法治的视角来揭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表征,分析了法治在实现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发展和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和目标.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是利益分配较均衡,社会成员及社会各阶层心态比较平和、社会发展稳定而且有序、其实质是民主化、法治化的社会,法律的作用和道德的建设在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社会转型阶段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治理念的树立上建立新的思路.同时在道德大厦的建立中需要建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管齐下,法治道德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力合作实现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特征皆与法治具有密切联系,需要通过法治实现,可以说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今日中国,和谐社会已然成为现时代最突出的特色,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憧憬和基本价值,也是全体人民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新时期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治国理念和社会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本文从我国和谐与法治的现状入手,阐述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最后论述和谐视域下法治精神培育,以从本质上体现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语义的提出为中国法治主义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分析了和谐社会下的法律表征,强调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传统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制度构建中,和谐社会时应当区分法律在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的不同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王宏志 《政府法制》2010,(19):46-46
一、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 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化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介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活动后出现的一种政府管理现象,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国家信息化战略框架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结合地方民族构成、民族语言文字、民族传统文化和行政生态环境所开展的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信息化,以及引领地方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状态和发展过程.信息网络技术介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过程,必然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文化内容——信息文化.塑造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信息文化,既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文化本身的时代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进行网络社会文化治理的功能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信息时代特别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也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网络文化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语义的提出为中国法治主义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分析了和谐社会下的法律表征,强调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传统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制度构建中,和谐社会时应当区分法律在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的不同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