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人才支撑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东北地区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结构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东北三省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等院校更好服务区域经济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俞富 《行政与法》2004,(9):60-6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吉林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机遇与挑战。振兴吉林经济关键在人才,吉林具有人才和科教的比较优势。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是现阶段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一个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医院加强了对人才的管理,在"引进、培养、使用"三大环节上下功夫,一直重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发挥科技优势,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内在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监狱的特殊性决定了监狱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确保监狱稳定与发展的基础。监狱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改善人才环境、完善运行机制、制定长远规划、提高内在素质诸方面入手,不断吸引、发现、培养监狱各类人才,实现监狱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监狱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振兴监狱经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和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课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我国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李佳 《法制与社会》2012,(31):223-224,226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日益增强。本文从高校如何构建培养机制以促进知识产权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个人如何提升素质和能力以形成竞争优势两个角度,对知识产权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亚萍 《法制与社会》2013,(25):223-224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大力发展对于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自身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复合型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我国发展态势。而我国向社会输送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的教育产出能力尚待提高,这构成了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和培养的二元悖论,因此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的研究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对当代大学生法纪观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在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经济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而WTO的关键问题是法制问题,核心是人才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及法制精神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基地,既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着力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法纪观念概况《中国汉语辞典》把“法纪”解释为法律和纪律。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纪观不仅指当今大学生关于法律和纪律的意识观念,更侧重于大学生应有的法律素养及法制精神。大学生作为广…  相似文献   

9.
东北三省立法协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东北三省立法协作是实现法制协调的重要手段之一,既可以整合东北三省立法资源,又可以降低立法成本、提高立法质量,对打造法治东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以及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亟须选拔和培养一大批支撑性技术技能人才。我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几年,我所在的长安焊接技能大师室和周边的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焊接专业技能人才。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有理论教学的资源,企业有技术、设备和掌握实战操作能力的师傅,这样的合作让众多青工成长为焊接技师。  相似文献   

11.
完备水法构建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本文针对中国水资源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的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并结合中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中国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方法、技术和法律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吉林作为东北老基地的一员,如何振兴这一地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吉林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振兴的关键,所以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经济条件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振兴吉林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冯莉 《行政与法》2007,(9):70-72
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信用制度的建立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东北地区的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屏障。为此,本文从信用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信用的法律特征,分析了东北地区信用缺失的原因,对东北地区建立信用法律制度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不只是经济的开发,而是社会的全面互动和协调发展。西部开发之法治选择在于,法治是决定和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构建;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以法治为先导,依法开发,使西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性调控与规范。西部大开发,重点之一是开发西部农村,然西部农村的法治建设因农村立法迟缓,农村经济滞后,宗族势力、非法宗教的复兴,基层官员腐败以及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而呈现出艰巨性。  相似文献   

15.
尽管平安广东创建和“三打两建”工作已取得实效,当前的“三打”、“两建”和平安广东创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将“三打”行动长效机制建设和创建平安广东行动相结合,既具有必要性,亦具有可行性。二者的结合,是广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平安广东的有效途径,是维稳理念具体到平安广东社会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和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创业文化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东北地区不乏传统的创业文化,但却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创业文化,因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首先振兴东北的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王志民 《政法学刊》2008,25(4):14-16
贪污腐败是人类社会之毒瘤,廉政法制建设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我国香港地区在这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正在开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和经济特区的和谐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职务犯罪始终处于易发高发态势,虽然检察机关运用职务犯罪侦查权有力地打击了腐败现象,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反腐败法律,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存在诸多缺失,难以适应打击职务犯罪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与党的要求和民众的期望尚有不小的距离。借鉴国外的职务犯罪特别侦查权,赋予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特别侦查权,并对其加以程序控制,才能更有力地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9.
Theories involving coattails, surge and decline,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and the economy ascribe little importance to presidential efforts to influence congressional elections. Since such efforts do occur, we ask: What happens when a president campaigns for fellow partisans? We examined President George W. Bush's decisions to campaign for certain House candidates in 2002, and we assessed the effect of his visits on Republicans' electoral successes. Both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race and the president's electoral self‐interest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a visit on behalf of a candidate. Neither party loyalty nor presidential support in Congress had an effect. We conclude that presidential campaign visits significantly enhance candidates' electoral prospects.  相似文献   

20.
Is fossil fuels divestment likely to achieve its aims?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rationales for divestment in terms of their capacity to give the campaign influence. It focuses on the direct effects of divestment on financial actors because divestment is a specific means of exerting influence outside of conventional political channels. In seeking to end fossil fuel industries in order to halt climate change, the campaign deploys a variety of arguments to win support and wield influence, namely, the legality of divestment and, indeed, the emerging duty to divest; investors’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avoid complicity in the fossil fuel economy; investors’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use their leverage against climate polluters; and the power of financial sanctions to create a business case for abandoning fossil fuels. Although in combination they may be effective, each of these asserted rationales has some limitations that may diminish the influence of the divestment movement. Moreover, the movement does not engage sufficiently with the systemic qualities of finance capitalism that must also be reckoned with in order to address broader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unsustainability. Although the divestment movement aspires to ultimately change government policies on climate change, it may achieve greater influence by also seeking better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