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以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训为借鉴,指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因城市急剧扩大而带来的负面后果,认真处理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与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熊小伟 《人民论坛》2014,(14):152-154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产业向东南沿海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就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由于我国产业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匹配,引发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增加了市民化的成本。文章指出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实现农民工就近就业,能够降低就业成本,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稳定性,进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3.
李占则 《人民论坛》2014,(5):152-154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产业向东南沿海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就业,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由于我国产业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匹配,引发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增加了市民化的成本。文章指出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实现农民工就近就业,能够降低就业成本,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稳定性,进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加快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措施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取消了区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但人们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并不理想,据统计,我国仍有2亿以上在非农部门就业的“农民”无法实现“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严重落后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并存的城、乡两个福利体系并没有因户籍制度的改革而有所改变,而与此同时,我国并未建立起帮助农民工从农村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义良 《人民论坛》2014,(8):171-173
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城市生存发展,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较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城市生存发展,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较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乡互动: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体制因素尤其是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真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需要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是要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思路,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深化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农民工现象产生于我国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 ,而且这种现象还通过种种途径不断地自我强化 ,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化进程设置了障碍。要通过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加大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则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城镇化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应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寻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霞  魏丛东 《前沿》2005,(1):97-10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 ,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 ,就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在当前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逐步展开,诸如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民社会地位不高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这都给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深远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加重,而其就业心理有待调整,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孙津 《中国发展》2013,(5):45-52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性质、内容、形式和特征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也产生了后“三农”阶段的一些新问题。首先,政治身份与所有制关系变化的可能前景,是创制农村土地的公共所有制;其次,由于农村基层民主本身必然产生相应的权力,需要创制与城市不同的农村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第三,“三农”平等与否的比较参照是城市,这已经成为事关城乡全局的主要社会矛盾,并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综合而突出的体现;第四,农村发展需要建设新型的现代农业形态,但却存在许多复杂的麻烦和困难;第五,农村的代际转型将持续保有数量巨大且流动不居的后备就业群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农村留守女童作为一个更加需要关注的群体,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农村留守女童有关的各项基础信息也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女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状况、照料状况和大龄留守女童的就业状况等热点问题。本文还从性别视角出发,分别比较了留守男童和女童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 ,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及成因作了分析 ,认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受到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业观念转变滞后、再就业渠道不畅、中介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基于此提出了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截流”适龄劳动力 ,试行阶段性就业 ,建立政府就业中介机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Many observers of welfare reform have argued that self-sufficiency on the part of welfare recipients is desirable. This would require, at least, that recipients' economic well-being not fall as a result of welfare reform. That question is addressed here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early state-level welfare waivers on the growth of earnings and income received by welfare recipients.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found that among welfare recipients (1) early work-related welfare reforms generally did not improve the growth in family earnings, and (2) waivers often had a small bu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family income. Waivers were less detrimental for rural than for urban recipients. Sinc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rural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generally lag behind urban areas, this is an interesting finding. It suggests that even though rural residents face greater barriers to employment, welfare reform has a smaller marginal effect on rural recipients.  相似文献   

16.
宋建斌 《中国发展》2009,9(6):49-53
中国非正规就业面临缺乏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和劳动制度不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成为非正规部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等问题。要从制定系统和长远的非正规就业规划和完善非正规就业方面的立法人手,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和增强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积极发展非正规就业,缓解中国城乡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王金水 《桂海论丛》2011,27(2):80-8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道全新命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仍是处于城市制度之外的社会群体,社会地位边缘化、居住边缘化、就业边缘化、经济地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比农民工问题更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朝一夕。政府应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真正摆在议事日程,给予特殊关注,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这一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THE COVID-19 epidemic has led to the emerging of many new forms of employment that are based on the digital economy.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central agencies,the scale of flexible employment has reached about 200 million people.This means the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gig economy era. Freedom and Flexibility The gig economy involves three play-ers-gig workers,platforms,and service receipients.The strong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and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s has led to higher humanresource allocative efficiency in flexible employment,and hence boosted the gig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向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劳动力作用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城市已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为此,城市政府需要制定非歧视性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按照比例原则制定城市管理政策以降低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成本,构建社会政策体系以推进农民工公民权的获得,以及帮助农民工获得现代性。总之,城市政府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与创新,迫切需要各层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制度、政策上给予支持与配合,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政府间职能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乡土秩序的失落——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治机制不能从流动人口群体以外的范围内去寻找 ,必须深入到生成流动人口的具体社会结构中去探寻。该社会结构主要有二方面要素 :城乡二元格局 ;户籍管理体制和现存的庞大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犯罪的基础性原因是存在于流动人口群体中的乡土秩序在城市中的失落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预期的落空。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寻找一个重建秩序之路 ,也就是经过小城镇化而达到全面的城市化。其目标是消除两种秩序的差别和对立 ,直至建立最大限度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的新型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