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雷 《共产党人》2009,(14):30-30
为了扎实推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治区党委讲师团根据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的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于7月17日上午在泾源县召开了全区讲师团学习宣讲《六个“为什么”》备课会。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以下简称《六个“为什么”》),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生动的事例、透彻的说理,全面准确地对六个重大问题作出回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辅助材料。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3.
赵凌云 《学习月刊》2009,(17):11-13,34
今年5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出版.5月30日.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这本书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要结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好《六个“为什么”》的学习宣传。各级党委讲师团要围绕《六个“为什么”》的内容。组织好对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宣讲。7月11日-18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联合举办《六个“为什么”》专题研讨班,组织全省理论骨干对几个重大理论fq题开展深入的学习研讨。研讨班约请六位专家教授作了辅导报告。赵凌云同志在《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的报告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描述了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以及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用雄辩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本刊将报告整理成文.分两期刊出.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9,(7):7-10
为扎实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根据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学习理论、指导实践”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精神,我认真阅读了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六个“为什么”》一书。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希望对自身辨别理论是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和水平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广大党员干部推荐了第八批学习书目,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2013年修订版)》被列入其中。该书针对广大干部群众面对新的社会实践和思想理论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寻找新答案的渴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扎实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这本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8.
在去年12月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切实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时,明确要求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六个问题是:(一)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一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回答,这对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六个“为什么”,一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罗康友 《学习月刊》2009,(15):13-1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人的大脑里建工程。这次六个“为什么”专题培训,先听专家讲座,再到井冈山体验学习,既有深刻的思想理论学习,义有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洗礼。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在人生思想价值取向上.应做到四个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1.
"六个为什么"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六大问题。"六个为什么"学习活动的本质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若干启示,即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分迫切,在新时期坚持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党的优良作风十分重要,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紧迫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12.
马德富 《学习月刊》2009,(15):15-15
近日.我作为省直哲学社会科学界青年代表.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共同组织的全省理论工作座谈会暨六个“为什么”学习研讨班。通过学习研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等.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问题。同时,我也深感到了肩负的责任:作为一名年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理应在深入思考、引领阐释中自觉践行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两个《纲要》的比较 ,对于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指出“马克思主义行”,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党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论认识更加成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更加清晰,对“四个自信”的领悟更加坚定,形成了从“一个行”到“两个行”的原创性理论成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确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指明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两个文明的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王建基陇南地委委员、纪委书记《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赵峰 《共产党人》2009,(22):22-22,30
当前,在六个“为什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六个“为什么”是对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在政治、思想、宗旨、纪律、作风等方面,共产党员应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文件,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等六个文件,我们枣庄市也下发了《关于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六个文件。同时,各级各部门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这一目标,在建立健全强化党员意识、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发扬党内民主、联系服务群众、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制度成果。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研究阐释。1.《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与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说“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学习纲要》16论中,唯独在第2论题目中用了“最重要”的字眼。至少有两点理由: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纲,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江泽民总书记始终把这个问题称为“基本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决定中,把它概括为一个“主题”,邓小平多次把它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第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提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20.
本刊为了配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本书,拟举办“学习辅导”讲座六讲。下文为第十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