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像孩子般缠人,每次去看她,总是眼泪汪汪地拽着你不让走,每次她打电话来,总是说:"芸儿,你什么回候回来?"且不说50多公里的路途,就是繁杂的工作也将我绕得分不开身去经常陪她,况且母亲不仅耳朵不好,还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每次她打电话,不是问你什时候回来,就是你等半天她不说一句话,或莫名其妙地说了句,就想听听你的声音。每次母亲来电话,我都要解释半天,可她仍  相似文献   

2.
问起一些领导干部都干些什么工作,回答就是一个字:忙。忙,应该说是好事,说明可做的工作多。但是否“忙”到关键地方,“忙”出效率,常常没有下文。直截了当地说,时下,一些人在空忙。比如,忙于“横向交流”,今天你到我这里,明天我去你那里,美其名曰“互相学习”;忙于迎来送往,上面来人,吃什么样饭、住什么样宾馆,要研究半天,接着陪吃、陪游、陪玩,从头到尾陪到底;忙于“游会海”,参加会议,什么开幕式、闭幕式,不但自己要参加,而且要拽来各方面的头头来陪会……诸如此类的“忙”,不是“空忙”是什么?这些“空忙”,表面上热热闹闹,到头来,忙忙碌…  相似文献   

3.
一个猎人捕 获了一只鸟。“放 了我。”这只鸟说: “我将告诉你三条 忠告。”猎人答应 了。鸟说:“第一条 忠告是,做事不要 后悔。第二条忠告 是,如果有人告诉 你一件事,你自己 认为是不可能的 就别相信。第三条 忠告是,当你爬不 上去时就别费力 气去爬。”然后鸟  相似文献   

4.
杨栋 《党史文汇》2001,(2):33-34
198 5年 ,我受聘到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 ,《党史文汇》编辑部给我发了绿色的记者证 ,从此 ,我就是一名“实习”记者了。4月的一天 ,领导上找我谈话 ,让我去采访刘忠将军 ,还给了我一份将军的履历表 ,说 :“这是一个重要任务 ,今年是上党战役 40周年 ,刘忠将军是当年上党战役指挥员之一 ,这次他重访战地 ,有许多重大活动 ,你的任务是‘随军记者’,一个是向他采访一些史实 ,二是为这次活动作好报道。”编辑部为我这次采访准备了不少材料 ,两个同事还特意陪我上街 ,买了一身崭新的西服和一条领带 ,一个女同事教了我半天打领带 ,她笑着说 :“你已…  相似文献   

5.
偶翻遗弃一旧书:说的是有个皇上喜弈,他让宰相每天派个棋手进宫陪他下棋。可是前来陪弈的棋手总被皇上杀个大败。时间长了,皇上觉得奇怪,便问宰相:“爱卿,偌大的国家,竟没有遇到一个高手赢过朕的?”宰相笑着回答:“皇上是皇上,自然而然的准赢了!”“下棋嘛,比的是棋艺,赛的是高低……”皇上不悦却讪笑着对宰相吩咐:“去、去、去,明天找个高手来,要是真的赢了我,我就赏这只瓷茶壶!”这壶非同一般,如纸一般薄,似叶一般轻,水晶般透明,左边镶一条金龙,右边着一只彩凤,搁上名山好茶,水晶般透明,滚开的水儿一烫,透过茶…  相似文献   

6.
关上房门,美丽的少妇陈晓丽自豪地摇了摇头,精神抖擞地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都结束了。”她想,终于分道扬镳了”……而且,不是他离开了我,而是我离开他而去。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自我决定,也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事情。我高兴地对自己说:“我自由了”。我自豪地走了—一只拎着属于我的一只小皮箱子。我一边走,一边琢磨着:“现在我自己可以主宰我自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高兴的话,我就去看五彩缤纷的电影,情绪好的时侯呢,我就  相似文献   

7.
4.毛泽东生前曾叮嘱唐闻生和王海容:“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听总理的!”1970年让唐闻生终身难忘,这是她政治生涯里崛起的最初岁月。唐闻生至今还记得,进入人生暮年的毛泽东生前曾不止一次地细细叮嘱自己和王海容:“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听总理的!”也许他老人家已隐隐感到去日无多,他神色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旦卓玛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从1956年起,她就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漫长岁月抹去了太多往事的记忆,然而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的一幕幕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才旦卓玛的心里。每每谈及此,才旦卓玛就感叹地说道:“我太幸运了!我太幸运了!我是农奴的女儿,却能跟一位伟大的总理有过多次交往,并且能得到他的亲切教诲,我确实太幸运了!”“你就是才旦卓玛吧?”三年前周总理虽然只见过才旦卓玛一面,但还能叫出她的名字,这使才旦卓玛感到格外激动。才旦卓玛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1956年,那年她才19岁,…  相似文献   

9.
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乡镇的“领头雁“,如何用“十指“弹活乡镇这台“钢琴“?就我四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我认为应该做到“四多四少“。一是少在机关应酬,多深入基层一线。乡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各种检查应酬繁多,如果乡镇党委书记凡事必“陪“,身陷其中,则很难深入基层,有所作为。为此,党委书记要心装三个准则:分线对口应酬;安排有应酬特长,比自己应酬得好的同志应酬;确属工作需要,自己只陪工作不陪吃喝。这样,保证了自己有大部分的时间下到村组农户及企业部门等生产一线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论集萃     
毋忘忠告□魏信德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先告诉我,”猎人回答,“我发誓会放了你。”“第一条忠告是,”鸟说,“自己做过的事不要后悔。”“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相似文献   

11.
红围腰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蔡家坡陕棉二厂为正在修建的国棉一厂招考培训工。瞧瞧吧!这条大路上拥满了半大女子,挤得车不好转轮,马不敢抬蹄。人流中,就有咱们的赵梦桃和她的民校同学小桂z。小桂云凑到她耳边说:“你又瘦又小,怕不够份量!你看我—…·”梦桃一看,她衣襟下鼓鼓囊囊地装了一口袋碎石破瓦,梦桃噗啼笑了:“只要我走进工厂,五条老牛也拽不出我来。”可惜,没人能把这群刚离开妈妈的毛女子们进厂时的憨样儿拍摄下来。开饭了,饭堂里红火得象开了戏—…·等大家都盛好了,坐定了,才看见一个瘦女子从墙拐角站起来…  相似文献   

12.
雀山,永远再见刘帆“不行,昨天说好七百五,这不是宰人吗!”“这话可就没劲了,有人刚从雀山回来,那儿雨正大,还修路。提心吊胆不说,绕道要费多少油呢!唉,看你们是学生,我也就学回雷锋,八百块!去不去?”车哼哧哼哧地开动了。这是进入大学后第一次春游,也许人...  相似文献   

13.
我陪爸妈跟世界接轨的第一件事情,是把他们的老人手机全换成了智能手机.老妈一看连个键盘都没有,非常紧张。好不容易教会她如何触屏之后.她拨出去一个电话用了半个小时.耐心终于用完,她彻底失望了:“这手机我用不了.你退了吧。”我赶紧劝她:“现在年轻人都用这种手机.它不仅能打电话、上网、听音乐,  相似文献   

14.
董必武同志生前曾对自己作了三个包含哲理的比喻:第一,他说:“自己是一块破布,党要我做抹布擦桌子,我就去擦桌子,这也是一种需要嘛。”第二,他说:“演戏时元帅、大官上场,有四个拿小旗的分站两边,这叫跑龙套,我一辈子就是做这个的,不要小看跑龙套,跑龙套也要认真,不然也会搞成一边一个,一边仨哟!”第三,他说:“中央的工作就像一支大乐队,有司鼓、有司锣、有司钹、有司弦。我呢,就是那个敲边鼓的。”这些生动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董老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10岁娃盼着有张医保卡10岁的宁宁最近一直惦记着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是张医疗保险卡。“孩子以前陪我到医院看病,看我拿医保卡交费时,她就说,她也想办一张,以后看病就不用我花钱了。”  相似文献   

16.
1919年春,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在湘西七百里的雪峰山峦间,溆水清悠悠地从县城边穿过。这时,河面上有一艘乌篷小船正缓缓朝码头边移动,船头上站立着一位窈窕俏丽的年轻妹娃,她端庄秀丽的面庞,被春风吹拂得红朴朴的,齐耳的短发也随之向脑后飘动。 她就是中共中央第一个女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此刻,她刚刚从北京风尘仆仆回来。 “九姐回来罗!”在河岸码头旁洗衣服的妇女们一见船头站立的是向警予,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向警予在家里排行第九,人们都喊她“九姐”。这时,向警予微笑着向姐妹们说:“大家都忙着洗衣服哩!快歇息一会儿吧!尝尝我从北京带来的糖珠子!”说罢,打开提包,抓起一大把糖果,一一分送到每个人的手里。 “九姐!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啵?!”姐妹们吃着甜滋滋的糖珠子,簇拥在向警予身边问道。 “不走啦!” “那干什么呀?” “还是教我的书呗!” “太好啦,我们有你这位领头雁,就不怕他周老虎了!”姐妹们一听向警予要留在溆浦不走了,个个都笑开了。而向警予听到刚才姐妹们提到周老虎,心里怦然一动,忙悄声问身边一个扎长辫子的妹娃。那妹娃顿时一双秀眉横挑起来,嘬着嘴气呼呼地说:“周老虎就是驻我们这里的第五  相似文献   

17.
忆胡绳同志     
一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做“神童”。夏衍和胡绳三十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十八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做“神童”。“神童”,我想也就是“少年早慧”的意思。我听胡绳讲过他早年的事情:他的父亲是个半新半旧的师范毕业生。胡绳入学前,父亲教过他两年,读的是古文…  相似文献   

18.
缠过足的四嫂王淑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招待所住下,就问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四嫂,就是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毛泽民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叫她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足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她出身农家,嫁到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  相似文献   

19.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 这是杨秋梅17年来第一次唱出这么优美、动听的歌,这歌声传遍了九台市龙家堡镇的千家万户,乡亲们深深地知道是党和人民给了她又一次学习的机会。 杨秋梅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在她10岁时母亲弃她而去。14岁时,患有癫痫病的父亲外出打工一去杳  相似文献   

20.
合欢树     
史铁生 《党课》2013,(14):112-114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