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西方政体分类的理论渊源流长。本文试通过对西方政体划分理论以及对西方宪法规定的考察,探讨各种政体的划分标准及其理论的演进和发展,究其存在的条件和各种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一、政体划分理论的初步形成最早建立城邦国家进入文明社会的希腊,奠定了西方政体分类理论的基础。针对各城邦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权力分配形式,一些思思家如希罗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理论上作了比较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政治学》一书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政体"的概念是亚里士多德政体理论思想的基础,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思想必须首先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政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无论亚里士多德还是孟德斯鸠的政体思想都有关于法治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并且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实行法治与采取哪种政体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孟德斯鸠那里法治是他划分政体种类的标准也是他评价政体优良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张志杭 《河北法学》2011,29(1):187-191
对柏拉图的政体理论进行初步分析。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指出柏拉图在《法律篇》中主张混合政体理论,然后通过对夜间议事会的结构及其功能的阐释,指出这种混合政体理论是柏拉图对哲学王这种君主政体的超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季金华 《政法论丛》2006,46(4):24-32
政体演化的理想类型与法的现象历史演进模式密切关联。划分政体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政体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人类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集权政体、分权政体和整合型政体三种理想政体类型。建立在自然经济和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集权政体类型;建立在商品经济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分权政体,而整合政体则表现为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政体、古罗马共和政体以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人民代表大会政体。  相似文献   

6.
西塞罗古典共和思想以混合均衡政体为核心,而联邦党人则推陈出新,建构了以“自由选择、分权制衡”为核心的现代共和思想,但这两种共和思想并非毫不相干,而是有着内在的关联。一方面,两者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原则,从混合均衡到分权制衡展现了共和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另一方面,在政体划分基础、目标诉求、权威依凭、政体实质等方面,联邦党人现代共和思想是对西塞罗古典共和思想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黄老之学"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又叫做"道法之学".道法融合的特征既是它产生于田齐政权下的原因,也是它发展、兴盛及影响后世法家提出治国思想的缘由.维护田齐政权的法家诸子,其哲学观和政治观皆取于"黄老之学".本文在论证"黄老之学"产生的必然性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与田齐法家思想的历史渊源并浅析了它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叶远涛 《法制与社会》2014,(12):201-203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家,他的贡献遍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实学、风俗和雅典法律各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他著名的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著作《政治学》,不仅标志着政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政体思想是整部著作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之一,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政治学》的研读,来研究亚氏的理想政体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过四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按其阶级本质来划分,又可分为剥削阶级和非剥削阶级两种不同的类型。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总是要通过一定政权组织形式来行使职能,维护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统治。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称为国家政体,即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同志给政体下了一个十分准确、明晰的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时期,个人与城邦关系紧密,城邦在公民心目中是一种追求至善的道德共同体形象,由此形成了一种整体主义的国家观:个人是城邦的工具.但随着罗马的世界帝国取代了希腊城邦,公共领域日益多元,国家对个人生活的统摄力逐渐被削弱,加之个人地位的提升使得在国家与个体之间开始出现有关目的地位的争夺.在基督教追求来世鄙弃现世的影响下,国家更被贬低成一种统治世俗社会的必要的恶,此种价值取向对后来的自由主义者产生了深刘影响.以霍布斯为例,他开始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重新设计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在《论法的精神》这部巨著中,政体理论是其贯穿本书的一条思想主线。孟德斯鸠将国家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其立足于对古代共和国考察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共和政体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权威观点认为我国划分证据种类的标准是依证据表现形式之不同,而这一划分标准并不具有科学合理性。其实如何科学地划分证据种类与如何正确地理解证据本质直接相关。笔者认为从证据本质的认识基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合理地确定证据种类划分标准。而证据的本质是信息,信息又通过载体表现出来,为此证据种类划分只能以证据载体为基准。  相似文献   

13.
学区划分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职权作出的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影响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义务教育资源机会平等权,能够对特定适龄儿童少年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当前,学区划分存在划分标准不清晰,信息公开程度低、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为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区划分中的自由裁量权,有必要从标准和程序两个维度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以此实现学区划分法治化,进而推动义务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依命令之职务行为正当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务行为 ,指公务人员根据法律行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行为。既包括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所实施的行为 ,也包括基于上级的职务命令所实施的行为。本文针对学术界对依命令之职务行为正当化的根据和标准进行评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依命令之职务行为正当化标准 ,应具备命令来源的特定性、命令形式合法性、执行主体合法性、主观善意、执行行为客观合法以及目的与手段的相应性等六个方面的要件。  相似文献   

15.
明辉 《政府法制》2009,(10):25-2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典型时期,其间,出现了许多持有不同的法律观点或主张,并对当时之实践与后世之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律人,邓析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其"德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能从这一思想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政体问题的初步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农民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农民运动的论述里,指出了农会具有权力机关的性质,并对农民协会的作用作了论述。毛泽东在论述农会问题时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可以说,毛泽东关于农民协会的论述是毛泽东政体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在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黄宗羲思想之产生一方面受到当时政治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内部传承变化也是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与中国检察制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列宁从苏联法制的现实和国家政体的建构上,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检察机关来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能。中国检察制度的选择与建构中,既对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苏联检察制度进行借鉴,又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本土化,并在制度和思想上进行了发展。正确认识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要区分清楚其具有的普遍性和局限性,从而指导中国的检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一卷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自然法与政体理论,这种论述的基础奠立在对自然状态的研究之上,而其目的是为了给分权理论作铺垫。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根据统治者人数的不同,他又将共和政体分为民主政体与贵族政体两类,并且深入研究了不同政体的性质及原则。孟德斯鸠在政体理论的研究中的价值取向值得关注,人们对他认为什么样的政体更符合正义这一问题见仁见智,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将可能对现实政治实践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