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初,白色恐怖下的革命活动举步维艰。为了排遣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同时抒发"坚如金""冷若冰""稳如山""硬如铁"的革命斗争情怀,林育南用笔名"铁峦"先后给路若冰写了九封信,看似"情谊绵绵",实则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党内斗争的情况以及革命活动的极端艰苦性。结合当时时局的风云变幻,从不同纬度正确理解这九封信的内容,对于客观认识和评价那段历史以及革命英雄人物在当下的党史、国史宣教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14,(3):39-39
陆若冰收到林育南情真意切的信,内心十分激动。她连续回了两封热情洋溢的信。这两封信在圣诞节的早晨,同时到达林育南的手中,当着朋友的面,他一口气读完了信.心中充满了喜悦.于12月26日给心上人又回了信,表达深切的情意。  相似文献   

3.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情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深切关爱。"一阕《蝶恋花》,主席寄深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最多,有前3封信,《毛泽东年谱》也有记载。第四封信迄今没有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4.
1917年10月,挥代英在武汉发起组织“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的“互助社”,成为五四时期影响较大的进步社团。林有南是“互助社”最活跃的成员之一。1918年暑假,“互助社”部分成员在武昌会影(如图)。前排有场济川、杨立恒、挥代英、林育南、肖鸿举、刘仁静等。林育南后在1931年2月7日牺牲于上海龙华。在查阅、征集林育南烈士史料中,我发现对这张合影照片上的人物究竟那一位是林育南有三种不同说法:第一种,上海烈士陵园纪念馆,在陈列这些合影照片中注明是:前排左三是林育南;第二种,说前排左三是挥代英,左四是林育南(见《图…  相似文献   

5.
尚柯 《党史纵横》2003,(6):31-32
在"大跃进"期间,李锐作为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先后给他写过三封信.三封信的内容,都是反映自己对"大跃进"的观感.今天看来,这些信的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客观现实,虽然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但是,这同当时的狂热势头显然是太不协调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同窗好友加闺蜜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真切关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其中第二封信为1957年5月11日所写,广为人知,影响最大,因其中"有《游仙》一首为赠",后  相似文献   

7.
文秀 《党的建设》2022,(1):54-55
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适逢88岁"米寿"的父亲习仲勋写了一封情深意切、大义微言的"拜寿信".习近平母亲齐心说:"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儿女们对父亲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在这封信中,习近平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  相似文献   

8.
窦应泰 《党史博采》2003,(10):38-40
"文化大革命"中,作为"文化旗手"的江青,曾秘密从北京派出一批红卫兵前往上海,对三十年代和她共同从事电影工作的几位著名艺术家,如郑君里、赵丹、顾而已等进行抄家.江青当时想查抄的既不是金钱也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她急于得到的竟是一封几年前自己的亲笔信件.这封信究竟写给何许人?信中隐含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本文披露的就是与这封信相关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最近公布的档案中有一封信,即1925年1月26日瞿秋白致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信①,其中谈及中共"四大"解决了党内意见分歧--陈独秀、蔡和森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瞿秋白之间产生的矛盾,分析这封信的内容,有助于了解中共四大前后党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刊这期全文刊发了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就失地农民安置问题致全省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书记、省长满怀对我省农民群众特别是失地农民的深厚感情,从我省发展大局出发,突出强调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做好这项关系千家万户生计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强调"哪怕举债也要确保失地农民的住房和基本生活保障".这充分表达了省委、省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深切关怀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坚定决心.这封信的公开发表,对我省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抓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