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玲 《侨园》2013,(3):68-69
历史是永远无法忘却的,对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东北制造了几十处惨绝人寰的"万人坑"的历史事实,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据笔者多年的考察了解,辽宁省境内已经认定的规模较大的万人坑就有35处。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恶行径真是罄竹难书……万人坑埋葬的人,绝大多数是被屠杀或被虐待、折磨致死的中国人,他们被随意埋在山沟、山坡、天然大坑等处。从被考证的辽宁万人坑所埋葬的人数看,多则成千上万,少的也有成百上千,每个万人坑在当地或当时都有具体名称,如万忠墓、满炭墓地、千人沟、肉丘坟等。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万人坑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大规模屠杀形成的万人  相似文献   

2.
经过3年多的整理研究,新疆考古工作者最近宣布,他们于1995年底发掘清理的营盘墓地,是迄今为止罗布泊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发掘资料最为丰富的一处基地。考古专家指出,这次发掘清理揭开了罗布泊地区考古的新篇章,它不仅为汉晋时期西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而且由于墓地出土文物中土著文化因素与东、西方文化因素共存,这对于研究当时丝绸之路贸易、交通、中西文化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揭开营盘遗址的神秘面纱位于今罗布泊西侧塔里木河下游大  相似文献   

3.
艾素萍 《学理论》2012,(26):98-99
各种习俗都蕴涵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是各种文化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西方国家围绕死亡进行的遗体处理、怀念、祭奠等一系列礼俗活动,无不透射出基督教的影子和权利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正是在基督教文化和权利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大主导因素的影响下,西方人有其特有的坦然面对死亡、超越死亡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4.
张金伟  陈蕾 《学理论》2015,(8):78-79
高台山文化居民对于墓地的选择和保护十分重视。高台山文化墓地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集中分布于山坡台地或岗地上。根据随葬器物等特征,将高台山文化墓葬划分为三个等级,由此反映当时人群的社会分层。居民中存在一定的社会分工,男性是财富的拥有者,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也有少数女性拥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柴歌 《侨园》2014,(5):13-13
<正>4月11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辑丛中笑到大阪真田山陆军墓地探访和祭奠了安眠在这里的甲午战争期间被俘后去世埋葬在日本的清军士兵墓地,请记住这些炎黄子孙祖先的名字:杨永宽,李金福,刘汉中,西方珍,吕文风,刘起得。中国人把他们遗忘了120年,他们的家人后代能知道他们魂归东瀛吗?从碑文上看,刘起得和吕文凤皆死于甲午战争之后不足一年,地点在大阪陆军医院,因此,他们可能是在等待交换战俘期间,因伤或者因病死亡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2)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主体、汉族、渤海族等多民族融合的政权,在这种多民族的背景下,其社会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的一面。婚姻习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从客观上反映着时代精神,也从微观上展示出社会的经济、民族心理、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宗教观念等诸多因素,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一面多棱镜。辽朝的婚姻习俗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中原地区相比,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独具特色的一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乌盟察右旗发掘的辽代契丹女尸在北京和呼和浩特市展出以来,引起中外观众和考古学界的极大兴趣,参观人数达二、三十万。专家们认为,这一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其学术价值,不亚于长沙马王堆出土女尸,一些珍贵的实物资料,有助于弥补古代契丹民族史研究上的空白。 辽代契丹族的出土物公开展出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个墓虽然不大,但埋葬规格很有特点,展现出辽代契丹人独特的葬俗及辽、汉文化交流的影响。女尸墓穴座落在内蒙内土贵乌拉镇西北约三十五公里的辽代  相似文献   

8.
狗年话港狗     
邵泉 《瞭望》1994,(17)
进入狗年第一天,“狗咬人”的事件成了香港一家报纸上的重要新闻。一位4岁男童的左耳被一条两英尺高的黄狗咬得血流如注。这是狗年来临之际香港发生一系列狗咬人事件的第一例。 香港人爱养狗。据港府渔农处的资料,在600万人口的香港,目前领有狗牌的各类狗只共有16万头,平均每30多人便饲养一头。如果加上无牌饲养的狗和无人饲养的流浪狗,香港狗只的数目还远不止此。饲养的狗只,品种也很多,仅按狗的用途分类,就有狩猎犬、玩具犬、工作犬、家庭犬等等。  相似文献   

9.
挫折商AQ(Adversity Quotient),又称逆境商,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和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智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较好的挫折商是影响一个人从事业低谷中东山再起、重新步入辉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封建迷信、不良习俗的复活,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河南、山东农村走访调研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有的地方不良乡风习俗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改善,一些地方落后的文化现象开始滋长,而文化生活缺乏,精神生活不足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人格是个体长期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是个体的根本特质.人格是影响个体能否成才的决定性因素.人与人之间命运差别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人格特质中根本的因素是非智力因素,智商不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心理学强调情商、德商、心商是建设自己的良好人格、促进成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兰凤  许敏 《学理论》2014,(7):163-165
对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抢救与保护成果显著,包括关于莽人语言、习俗的专著、论文和录像。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包括现代生存方式对莽人语言和文化遗产的冲击、主流文化对莽人语言和文化遗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人才匮乏、缺乏动态保护。莽人语言和文化保护应探索新的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豫商自古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处中原地带的豫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儒家商业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对豫商经商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探析"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豫商文化的影响,分析"中庸思想"对豫商经济活动所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暑期,前往安放胡耀邦同志骨灰的江西共青城的胡耀邦基地拜谒,没想到那里到处是人山人海,墓地挤满了前来拜谒的人们。一位学者模样的老者感叹地说:“什么叫‘政声人去后’?耀邦同志生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执政为民,人民怎能不感念他呢”?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经济伦理素质欠缺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经济伦理素质欠缺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官本位”的影响 ,重政轻商。二是受到企业家职能不清、产生制度不规范和社会诚信制度不健全因素的影响。三是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张东茹 《学理论》2009,(30):238-239
民间传说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族群记忆,反映了一个民族曾有的民俗生活、习俗风尚。壮族铜鼓传说也是如此,它不仅反映了壮族民众使用铜鼓的相关习俗,而且也反映了人类及壮族先民曾经经历过的“人祭”、“食老”等古老习俗。  相似文献   

17.
习俗认同是了解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等方式,对藏族大学生餐饮、节庆、婚丧嫁娶、敬老等习俗进行探讨,关注他们的态度、行为与情感的认同,期冀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谱写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华丽篇章。  相似文献   

18.
豫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豫商文化之魂即豫商精神的具体内涵,阐述了豫商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将豫商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三自"意识。同时,豫商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对于豫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器物,以其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则称为青铜时代。青铜礼器是商周社会礼制的体现,也作为统治权威的象征。青铜礼器形制的演变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一方面也是社会变化的缩影,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不言自明。对青铜器形制的演变趋势进行一个梳理,得出商周青铜礼器形制总体演变趋由殷商的巨大、方正向低矮、稳重、造型生动和艺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兰纳的地域范围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南、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的居住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与各种习俗,因受佛教的影响,兰纳人的丧葬方式主要采用火葬。兰纳人根据死亡的原因把丧葬分成了"正常死亡"(指因年老而死)的葬礼和"非正常死亡"(指因意外而死)的葬礼,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丧葬分为王室的葬礼、僧人的葬礼、普通老百姓的葬礼。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传统"正常死亡"的兰纳普通老百姓的丧葬(今天兰纳或是上述几个府的丧葬已按现代丧葬方式进行)习俗,以了解过去兰纳人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