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督官员是耶非耶?“授权监督”是耶非耶?按说,这都不是什么问题。我们的各级官员,必须接受纪律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一点,没有疑义。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去做的。但具体去看,就往往不尽然了。比如前不久发生在吉林市的一桩“授权监督”故事。事情虽然过去一阵子了,但其中寓含的“深意”,仍然耐人寻味,或者这么说,这个案例,很具有举一反三的价值。说的是吉林省吉林市退休工程师肖云龙,2003年做了一年的“政务公开监督员”,这个头衔,这个名份,是市政府正式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他这个监督员是“授权监督员”。但这个监督员…  相似文献   

2.
实际上创建了大清帝国的多尔衮,怎么一夜之间,被焚骨扬灰,成了罪恶滔滔的罪人?100年后,乾隆帝怎么为他重新作出评价,清洗多尔衮被“诬为叛逆”的冤案?又过了200多年,多尔衮怎么被一再搬上荧屏,成为议论纷纷的人物?“真乃天地一场戏”(章太炎语)。封建历史舞台的幕后,有多少鲜血淋淋的角斗与残杀!是耶,非耶!人们从不同的处境与遭遇中咀嚼其中的滋味。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写了一些有关环保、生态的文章,有关部门在组建什么“考察团”、“考察小组”的时候,我有时便被打一下招呼,做个编外的随行人员。每“随行”一次,便恐惧一次。如果说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所感叹的“田园将芜,胡不归?”仅仅是针对他的小小的故里而言,那么现在,这句话实在是可以针对整个地球而言的,即“地球将要枯槁、褴褛,人类为什么还不返回身去关照一下自己就要失去的家园?”四五年前,在河南境内做了两个月考察,时值初夏。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想着两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诗里的“河”,指的是黄河  相似文献   

4.
铁窗里的人常常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回想走向犯罪的路程,明明是一步步走向深渊,可为什么当初迈出的一双脚就不能自禁?……  相似文献   

5.
“社区论政”架起干群连心桥青山镇街船厂社区居民们近来很是兴奋:自已在“社区论政”会上提出的石化明沟问题,以“明改暗”解决方案得以解决。他们由衷地感叹:“社区论政”架起了一座连通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为何设立“社区论政”?青山镇街办事处领导道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党内和社会上对干部“政绩”的理解和看法不尽一致,流行着一种“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说法,究竟此说是耶、非耶?有必要作一辨析。问题还得从“政绩”说起。纵观历史,重视政绩并考核政绩,通过“考名责实”来监督、评价和使用干部,是历代吏治的通行做法。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论文选编《尚书》中,就有“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的记载,意思是每3年对官吏的实绩进行一次考核,经过3次这样的考核,评价其为政的昏暗与清明,决定其进退和升降。宋代思想家、文学家苏辙,也有“考绩进秩,吏之常法”的论述。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小偷偷东西,失主追赶,小偷摔倒死亡,失主竟然还要被起诉?乍一看,这确实让人无法理解,也难怪网友吐槽:“被偷了东西,难道我只能默默欢送,并且祈祷他一路平安?” 显然,网友的感叹是很情绪化的.小偷偷东西,该不该追?答案是肯定的.追小偷以及拿回失物,这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正常与正当行为,但追小偷并不是没有行为界线,更不是用相关追、打等行为,致小偷于死地.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一再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只能按“劳”这个标准分配,而不能按别的什么标准分配。那么这个“劳”指什么,怎么计量呢?这是关系到制定正确的工资制度,进一步克服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就工业系统范围内按劳分配的“劳”的含义、劳动计量、形态及其与报酬形式的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 按劳分配的“劳”究竟指什么?是指劳动者提供的具体劳动吗?不是。具体劳动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特殊的有用性质,它们之间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当然不能作为消费品分配的统一尺度。是指劳动者提供的自然劳动时间长短吗?也不是。自然劳动时间不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国人可以采用拿来主义”。从先进技术、洋火、洋枪、洋炮……时至今日,中国人的“拿来主义”似乎预演愈烈,从盗版 VCD 发展为盗版服装,而当一种行为已经伤害到他人利益之时, 这种行为的性质就有待商榷了。服装作为一种不断变化的时尚产物,法律如何去保护时装设计者的原创作品?我们又怎样遏制国内时装行业间的相互抄袭行为?在一次次的服装企业维权过程中,给我们的服装行业服装市场,服装老板们敲性了一记意味深长的警钟。  相似文献   

10.
陈亮 《今日浙江》2014,(7):62-62
正近日读诗文词联,深感古人智慧深不可测,于诙谐幽默中见人生哲理,在沉沦艰难中扬高昂志气。岳阳楼上的一联即可尽道:"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相似文献   

11.
赵辉 《台声》2006,(2):60-61
来自台湾桃源的吴慧君在北京经营着一家独具?色的电影海报店“艺工场”。从1998年在当代商城旁的“MOVIE FAN”(知影人)只有40多平方米,到如今左岸公社的“艺工场”150多平方米。8年的变化总是会让吴慧君感叹不已,无论是自己的小店在愈开愈大,还是市场的需求在日益提升,这?变化都是吴慧君没有想到的。初次见到吴慧君就感到她身上既有台湾女性的贤惠、温柔;又有北方女性的干练和韧性。可能正是这??质使得吴慧君闯出了北京的一片天。独闯北京一片天独闯北京8年,可能连吴慧君自己都没有想到10几年前的一次两岸?业学术交流之行,,竟竟竟让让…  相似文献   

12.
消费税是对一些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2006年4月 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消费税是中国政府于1994年税制改革时设置的税种,是对货物征收增值税以后,选择部分产品(主要是一些消费品)进行征收。当时主要选择了烟、酒、小汽车等11类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今”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4,(8):50-51
环保究竟是什么?是每年的地球日或者环境日?禁用一次性筷子?上街头发传单?模仿别人走长江,走黄河,走长城,“苦行僧”般的做法就是环保?有的一想到环保就想到捡垃圾。环保就只有这样吗?  相似文献   

15.
调教压力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1,(11):18-19
压力这东西,怎么说呢?早先,吃大锅饭,压力像调料,譬如看过一部有关石油工人的电影以后,大家也会像耶主人公口中念念有词:“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出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没有把压力真正当作一码事。  相似文献   

16.
观虫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了;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看一看。唉——可悲的虫子!”“反省我自己吧:我…  相似文献   

17.
去年初中毕业考,盲校出的作文考题就是《掌声》。的确,掌声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动力。成功需要掌声,人生需要掌声。现在许多人在感叹“知音难觅”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声吗?  相似文献   

18.
“那么,这就是中国吗?” 第一次到达北京,罗兰·巴尔特在他的《中国行日记》中发出这样的感叹。  相似文献   

19.
<正> 观察记者第一次关注电动自行车,是在今年的第9期。朋友们的反馈,使记者有一种对电动车产业再次给予冷思考的强烈欲望。从1998年预言的“150亿的金矿”,到今年何祚庥院士的“1000亿的市场”,一个普通消费品,却撑起了巨大的市场,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兴奋!其背后的底气是什么?其生存状态又如何? 异军突起中国一位经济官员在几年前说过,如果将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发展也称作四个现代化,那么,在中国,“行”是最不现代化的。时至今日,中国最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仍然是两个轮子加个三角架,只能靠人力慢悠悠地转的自行车的“王国”——总拥有量5亿多、年产量占世界自行车总产的1/3以上。在高歌环保、休闲等观念的今天,或许会有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有个故事。吴国大将吕蒙以骁勇著称,但因知识浅薄,人称“吴下阿蒙”。一次晋见孙权时,孙问最近读了什么书,吕蒙说,杂事缠身,无暇读书。孙权说,你的事情难道还比我多吗?我每日还手不释卷!一句话,说得吕蒙脸红,从此挤时间发奋读书。过了一个时期,鲁肃因事路过吕蒙处,言谈间,吕蒙旁证博引,矶珠迭出,鲁肃大惊,问过缘由,不由喜上眉梢,感叹道,“子明(吕蒙字)非复(即再也不是)吴下阿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