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其核心推动力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2.
环境立省战略决定了贵州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和创新发展战略,并且把环境立省战略放在首要位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3.
杨骏  冯成 《当代贵州》2004,(22):5-7
中共贵州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立省"确立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战略,省委书记钱运录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省的立省之本,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立省"观念,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立省:江西绿色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生态立省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绿色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江西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关系到江西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以生态立省为载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选择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创建山川秀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富有江西地方特色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省十一届一次人代会上.提出了“确立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结合贵德实际,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更深层次、更高视角上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明确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水电富县的富民强县战略。要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上引导农业向生态化、有机化和观光农业及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一、贵州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30来,我省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立省战略"和"环境立省战略",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着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生态立省战略的进出,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成为青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要件。  相似文献   

8.
生态立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贵州省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对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然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9.
铜鼓要实现追赶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发挥山区生态资源富集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铜鼓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0,(11):35-36
<正>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为总体目标,呈现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崭新局面。一、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力度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关系到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地委书记李海涛多次要求"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富  相似文献   

11.
保山市确立生态立市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十一五"以来,保山市全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坚持的原则和总体目标任务,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保障保山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13)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汤原县将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结合汤原实际,重点围绕"产业富县、农业强县、生态立县"的总体定位,全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改革样板区、绿色食品产业引领区、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区、生态产业融合示范区",全面开创汤原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新突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把转方式调  相似文献   

13.
为本文提出了生态文明、民生经济和生态立区战略的概念和涵义,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民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对发展民生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的四条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4.
冉光跃 《当代贵州》2008,(20):34-34
“生态立省”是贵州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要保住青山绿水,对破坏生态的黑手必须果断“亮剑”。  相似文献   

15.
马金元 《共产党人》2017,(15):17-19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最鲜明的特征是把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确立为三大战略之一,明确提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奋斗目标,作出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任务部署,首次从政治、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时代使命摆在全区发展的突出位置,点明了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重点与路径,彰显了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意志与决心,是宁夏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和关键一招。  相似文献   

16.
地处大理哀牢山和无量山交汇点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为充分发挥优势,巍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实施"生态优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战略,走"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发展道路,着力把巍山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红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7.
绿色的贵州     
中共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环境立省"战略,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鲜明地指出,贵州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危及人民生命健康为代价;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也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展示了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会议提出:我们在认识省情和谋划发展上,要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四个转变",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充分体现青海实  相似文献   

19.
青海诺木洪农场是隶属于柴达木监狱的国有大型农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枸杞驯化种植工作,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发展、艰苦奋斗,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枸杞种植经验。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四个发展”、“生态立省”的战略指导下。诺木洪农场抢抓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枸杞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以来,武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的重要指示,在省、市指导下,立足生态、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的县域发展战略,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带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强县富民的强大引擎,举全县之力,行武平路径,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贫困县份创建国家全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