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立 《两岸关系》2001,(5):39-41
最近几年,苏州成为台商投资的集中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来苏州投资呢?在大陆经商多年,他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苏州的部分台商。  相似文献   

2.
天津的台资企业至今已达1223家。天津的台资企业经济效益年年上新台阶。一个重要原因,是天津的投资环境好,投资回报率高。说到投资环境,这里的台商就会赞扬天津市台办,他们把天津台办当做他们投资天津的办事处,台商们还亲切地称市台办为他们的“娘家”。  相似文献   

3.
刘嘉 《台声》2005,(10):70-71
何秀莲,原籍台北,在去海外拓展发展空间的台商中,算得上是非常有远虑且敢于冒险的实业家。巾帼丝毫不逊须眉,用在她的身上真是恰如其分。她于1996年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投资新建的高尔夫球场,借着APEC会议的东风,顺利地在当地站稳脚跟。随着东南亚旅游的持续升温,建在美丽的苏比  相似文献   

4.
台湾工商界负责人最近一致要求当局,授权他们直接前往大陆商谈有关台商投资保障协议,并建议合当局尽快开放大陆工商界人士、经贸官员去台访问。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王又曾、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原,他们都是国民党中央常委,最近一致呼吁当局,授权他们直接前往大陆商谈有关台商投资保障协议。他们认为,两岸两会的谈判有其政治性,无法在经贸层面获致一定成效,如果当局授权工商界代表与大陆有关部门商谈经济议题,"早就可以签订台商保护协议了"。江泽民春节对台政策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赞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商谈并且签订保护台商投  相似文献   

5.
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基础。为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排忧解难,帮助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是宣传对台方针政策,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与台湾有着特殊的联系,湖北省台盟一直关注着台资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关注着台商在湖北的工作、生活情况。多年来。他们经常走访在鄂台资企业,召开台商座谈会,深入调研台商投资环境,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鄂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了解。现略记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陆台商投资地区的空间关联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空M分析方法对台商投资大陆的53个台商超过百家的城市和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空间测度表明,台商大陆投资区域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其原凶主要是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沿海内陆差异等因素所致,台商投资在FDI中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认为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吸引台商投资大陆的关键;通过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引导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是消减劳动力工资上升对台商大陆投资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台资的重要途径;拓宽经济区的空间范围,有利于发挥台商投资的空间聚集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台商投资。  相似文献   

7.
袁红兵 《两岸关系》2001,(10):48-49
在西进的号角声中,在西部投资和意向投资西部的台商经营理念如何,他们是如何看待西部开发的?前不久,记者赴成都对台商进行了采访。西部开发前景灿烂在西部地区经营百货业多年的成都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翔认为,大陆是一个很大且尚待开发的市场。而西部更是一个潜力十足的消费市场,只要台商愿意来,西部地区绝对是一个可以投资获利的地方。旺旺集团一向抱着“有嘴巴的地方就有市场”的理念进行企业发  相似文献   

8.
“把目光投向西部,在咸阳收获财富。”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市长张立勇以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口吻在“中西部企业与台商恳谈会”上推介咸阳。这是不久前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的一幕。为鼓励台商前往咸阳投资,他们与台商座谈时讲述了一段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故事:“2000多年前,刘邦和项羽曾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如今,广大台湾朋友先到咸阳,就一定能够收获财富,就一定有望成为企业之王。”咸阳市委、市政府的梦想是将“中国第一帝都”——咸阳打造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第三个台商聚集地。台商投资大陆路线图历史的选择最终都不是偶然…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银行积极开展对台商投资企业的融资业务,是台商投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融资主渠道。据初步统计,在全国3.6万家台商投资企业中,有1万多家台商投资企业在中国银行开立账户,办理结算、存款、贷款等业务,其中2000多家台商企业得到了中国银行的贷款支持,中国银行累计为其发放了近60亿元人民币(下同)贷款和近8亿美元的外汇贷款,缓解了部分台商投资企业配套资金不足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自1994年起,中国银行还承办了对台商投资企业的专项贷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苔萱 《台声》1999,(12)
设在东长安街华诚大厦三层的北京市台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北京台商协调中心已正式开展为台商投资的服务工作。成立北京市台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北京台商投诉协调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台经济工作,进一步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台商投资咨询和投诉协调工作的一项举措。北京市台商投资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台湾同胞投资者介绍项目和合作伙伴,提供投资咨询;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代办设立台资企业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和申报手续;办理台资企业确认、台商多次人出境和购置商品房等事项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1.
台湾一家报纸曾经刊载过一篇文章,称大陆的西北地区是“台商沙漠”,希望台湾有关方面重视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因为“西北虽然荒芜,但却是台湾还能施展所长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其实,西北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荒芜。位于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早已有许多台商在那里施展他们的所长了。今天,凭借着“西部大开发”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许多有眼光的台商也纷纷把赚钱、兴业的目标锁定在陕西。陕西在打造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尤其注重维护台商合法权益,为前来投资的台商营造着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台商提供融资贷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磊 《两岸关系》2006,(8):28-30
继开发银行300亿元人民币的台商专案贷款之后,华夏银行承诺未来5年将提供给台商人民币200亿元的融资额度,并承诺不需担保品。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得出两点推论:一是大陆方面极其重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台商解决包括融资在内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台商投资大陆模式中“大陆出资”成分日益加重,台商投资大陆的模式越来越多地向“台商搞管理、大陆搞配套”方向发展。大陆方面真心实意为台商办事、解台商燃眉之急截至2006年5月,大陆累计批准的台商投资项目已达69900个,这些投资项目普遍需要金融支持,对此大陆一直十分重视。目前,…  相似文献   

13.
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与互补关系,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的驱动效应是不平衡的,对大陆是逆差效应,明显大于两岸贸易对台商投资的诱发效应,在两岸贸易中,对台出口较自台进口,具有更显著的台商投资倾向。由台商投资驱动的两岸贸易,以及由两岸贸易诱发的台商投资,所共同形成的两岸经贸关系新局面、新格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两岸经济融合的强劲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集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商在大陆以产业集聚方式投资是台商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而普遍采取的一种投资策略。台商在大陆投资产业集聚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网络性与根植脆弱性等基本特征。共享市场资源,降低信息成本,获取最大投资回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龙头企业的带动等都是台商投资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动因。台商投资产业集聚为现阶段大陆各级政府对台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大陆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地方。2003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金额占台商在台湾以外投资的50%以上,2004年更已提高到60%,而且这一比例还将增长。2004年1-6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的台商企业占投资大陆总数的近70%。台商在大陆及长三角地区投资总额的增长,说明台商投资热仍在升温,并出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台商对大陆投资一直呈现持续发展壮大之势,特别是去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讲话,提出在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条看法和主张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前景更是充满信心,为两岸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令人遗憾的是,去年6月李登辉访美使两岸政治关系急转直下,迅速恶化。一度使一些已在大陆和准备前往大陆投资的台商产生犹豫、观望情绪,个别台商还宣布暂缓新的大陆投资计划。与此同时,台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和传媒乘机大造舆论,说台商利益得不到保障、台商要求撤资,甚至说台商  相似文献   

17.
陈恩 《岭南学刊》2001,(3):85-88
在台商持续多年的大陆投资热中 ,广东省特别是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 ,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和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而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省份。进入21世纪 ,在台商为因应两岸将加入WTO ,抢占大陆市场先机而掀起的新一轮大陆投资热中 ,广东省将继续以交通、通讯、港口设施良好 ,产业配套能力强 ,经济基础厚实而成为台商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粤台经贸发展商机无限 ,前景广阔。一、台商在广东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台商在广东投资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广东至今 ,大致经历了几…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是台商在大陆较早、也是最集中的投资地区之一;台商在广东省投资动向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台商在大陆的总体发展趋势.台商在广东省投资状况台商在广东省投资情况同以前相比,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一)劳力密集型与“三来一补”形式的投资趋于减少.早期,台商看重广东毗邻港澳、方便出口的优势,形成台商投资中以“三来一补”形式居多,深圳、东莞一带尤为突出,这是其他任何省份不可相比的.但自1994年开始,该类投资趋于减少.上半年,全省台商“三来一补”形式投资项目160家,较上年同期的246家下降了35%;协议金额1.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5%.原来“三来一  相似文献   

19.
在深圳投资的1907家台商,稍有个“头烧脑热”也牵动市长的心。早在1993年11月8日厉有为市长就召开过台商座谈会,倾听他们对深圳投资环境的意见。两年了,他们的问题解决了吗?他们还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3月29日,市委书记、市长厉有为率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丽满,副市长李德成及市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规划国土局、外资引进办、台办等单位领导,深入特区二线外的布吉镇,在台湾自行车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投资深圳  相似文献   

20.
台商来上海投资,得到政府部门尤其是上海市台办的诸多关照和支持,更有大陆独优的投资环境,因而效益良好。对此,在发表于本刊去年第十期专访上海副市长沙麟先生的文章中已经谈及。 上海的台商感到幸运者,应该还有一个方面,即有热情为他们服务的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台联”),和按照他们的自身要求成立的上海市台资企业协会(简称“台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