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人价值目标的当代体现,也是当代世界先进发展理念的创造性成果。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正在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林子英 《广东党史》2003,(2):9-10,17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地提出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之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正确理解并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理论创新、战略目标创新、目标实现方式创新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构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主体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社会主义社会系统角度提出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武志军 《探索》2003,4(4):4-7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以及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既让我们备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平顶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积极地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路径,更加深入地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前全面小康、建没美丽鹰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那么,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有何关系?怎样探索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去建设科学和谐的小康社会呢?本文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毕节试验区科学和谐发展建小康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道路。  相似文献   

9.
小康目标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动员令;又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极大丰富,对于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向着小康目标奋进,一定能够全面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康之路经历了初步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以及全面建成小康4次发展历程。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围绕"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为价值取向、坚持以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为制度保障、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愿景,形成了建设小康之路的中国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应积极应对"相对贫困"问题、增强全面小康社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全面小康社会治理能力、把握好与"新时代两步走"目标的衔接关系、拓展全面小康社会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1.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康社会思想的解释框架、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背景、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小康社会的实现条件、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发展问题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时代性的重大问题。党的三代领导对发展问题极为重视,作过许多重要论述,把发展看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用哲学思维方式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树立全新的发展思维,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社会关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的制胜法宝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把政治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趋势的认识的深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比较成熟和政治体制改革“存量”比较坚实的情况下,在一个更高层次上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水到渠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把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充满了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作了最新概括;第一次科学地总结了十三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新经验;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升为一个新概念;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新概括;把发展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两上“毫不动摇”,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首次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论述有了重大突破;提出了新的价值观和分配观;破天荒地提出了“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作出了新的具体解释;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要求;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高度重视化产业,为繁荣和发展中国先进化拓宽了新途径;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对台政策又有新意,全面反映了新时期党的治军思想;反腐败的决心更大;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了新的表述;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基本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承,更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超越,不能理解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当下,全面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逻辑何以生成,深刻领会这面伟大旗帜的内涵及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是党领导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事业。学习邓小平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辩证法的思想,对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5·31”讲话鲜明地提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动力。面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变化,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更大的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只有始终“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更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