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公布以后,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扶贫,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扶贫通常是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加具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政府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用本世纪最后七年时间,解决农村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国象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截止1995年底,仍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的形势仍很严俊。内蒙夏古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尚有220万贫困农牧业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荒漠沙化区、丘陵干旱区和水土流失区。要在不足四年…  相似文献   

3.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1997,(3)
宏伟的事业艰巨的工程吉林省扶贫开发工作纪实□本刊记者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既定的战略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和政府就意识到了贫困问题,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集中人力、物...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7,(2)
江泽民总书记谈扶贫工作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中央认为,今后五年扶贫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所...  相似文献   

6.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94年,我国政府就向世界公开承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7年的5800万人,这是一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这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脱贫致富问题,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庄严地发出了"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总动员号令。江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动员号令,对我们贫困地区的喀什来说,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喀什地区拥有12个县(市),300多万人口,按照国家下达脱贫标准相衡量,目前处于贫困状况的县市人口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这些年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工作情况来看,应该肯定各级领导班子和各族干部群众是努力的,贫困面貌在不同的县市乡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也有的地方十几年过…  相似文献   

8.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8.7%。从1994年到2000年七年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9.
农村扶贫战略研究王关区我国是人口众多且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特别是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还较严重,现在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800多个贫困旗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的扶贫工作,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完全解决贫...  相似文献   

10.
张萍 《当代贵州》2005,(3):32-33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成功地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通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还未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已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德江县25度以上坡耕地比例大,全县贫困人口8.09万,占全县人口的21%。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地偏远分散,既无大面积连片土地.亦无工业和林、茶、沙石场可以依托,使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一是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到去年底,全省约剩629万贫困人口。今后四年平均每年必须脱贫157万人以上。二是贫困程度深,攻坚难度大。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中,有一半左右属于极贫人口。三是经济实力不强,自我扶贫能力弱。我省有一半以上的县财政十分困难;有70%左右的村,基本上是“空壳村”。我省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晓司 《支部生活》2004,(2):40-41
近几年来,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省的绝对贫困人口从405万人,下降到了2002年的286万人。但这286万人,却占了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总数的10%;而初步解决温饱的农村低收人人口仍有478万人,占全国的8.2%。贫困人口数量多,比例高,使我省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白恩培提出,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努力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扶贫攻坚中的返贫现象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致力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从而使大批贫困人口脱离了困境,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目前的3000多万,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随着脱贫人口的增加和主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脱贫后又重新返贫的人口越来越多,在现存贫困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返贫现象突出。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返贫,彻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扶贫攻坚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返贫的基本特点与危害 扶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安顺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4.3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2357人,贫困发生率从13.74%降低到3.73%。近年来,安顺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4.3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2357人,贫  相似文献   

15.
消除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政府大规模扶贫成功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反贫困领域的翘楚。我国扶贫目标也从解决温饱到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发展问题,扶贫理念从救济式扶贫到资源开发式扶贫继而转入绿色生态扶贫阶段。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体制改革带动型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和制度化扶贫等阶段。扶贫战备从开发式扶贫向绿色生态扶贫转变。  相似文献   

16.
陈先煌 《求实》2000,(1):31-3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他又在1999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动员起来,夺取八七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扶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对夺取扶贫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显得非常重要。一、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宏伟的长期战略1999年联合国发布…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庄严宣告,用七年时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实际,省政府制定《贵州省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全省1000万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 贵州省是全国重点贫困省区之—,从1986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央机关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扶贫政策,发扬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的“三动”精神,积极探索适合贵州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路子。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由救济式  相似文献   

18.
实现我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富民兴黔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进程。 我省自1986年开展扶贫开发特别是1994年组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发扬“三动”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扶贫攻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锡盟目前尚有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6万多,而且这部分人相对集中在经济实力较弱、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脱贫有一定的难度。按照盟委的要求,今年扶贫攻坚的主攻目标是,年内解决5.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大仆寺旗、正镶白旗、镶黄旗、阿巴嘎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开发区年内整体解决温饱。去年解决温饱的旗县市,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将温饱率稳定在90%以上。要完成这样艰巨的扶贫任务,首先在措施上就得有新招。年初,在全盟扶贫开发会议上,盟委、行署就与各旗县市党政领导形成共识:扶…  相似文献   

20.
各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双学”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党的基本知识水平。到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中央和省里十分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9月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全党全社会动员起来,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今年1月6日的中央各大报及省报发表)。10月23日,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合格问题的决定》。12月下旬,我省继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之后,也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