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多党合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建设中,列宁不仅提出了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合作建国思想,也提出了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谈判合作的策略。列宁的多党合作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然而,该制度理论并非中国共产党人首创,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就是列宁的多党合作思想.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中,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出发,阐发了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中实行多党派合作的一系列光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理论,并对多党合作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特别是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多党联合政府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合作的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它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多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原理,根据当时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科学地判断民主党派的性质及历史地位,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多元并存的经济结构、多党林立的政治生态、巩固新生革命政权的现实需要以及列宁关于政权建设的指导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多党合作制度在苏俄的确立。布尔什维克在短暂的时间内主要与"左派"社会革命党建立了多党联合政府,双方在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争取农民支持、解散立宪会议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但是最终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妥协性导致双方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德和约等问题上的矛盾和对立日益深化,合作关系最终走向破裂。苏俄早期多党合作的历史虽然短暂,却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多党合作制度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实践于德林关于共产党必须同“民主政党”合作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在马克思时代首先明确提出并付诸实践。到列宁时代有所发展。十月革命前后,执政的共产党对其他政党(包括资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思想,主张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表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其统一战线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与创新,并由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在"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已经开始早期协商民主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直接来源于西方对其传统直接民主与选举民主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和多党合作思想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同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理论上科学论述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要正确处理多党合作制中共产党与非党人士的关系,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组织形式也作了系统具体的论述,为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他率先垂范,领导和推动多党合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外人士的信赖和敬重,并保证了多党合作制度在曲折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共三代领导人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创立了多党合作制度;邓小平使多党合作规范化、制度化;江泽民将多党合作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多党合作的具体措施,使多党合作制度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多党合作思想。他主张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对实行多党合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多党合作的途径进行了论述,为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多党合作思想。他提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证,阐释了多党合作的原则,说明了多党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并对如何在政权建设中实现多党合作进行了论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族危亡之际,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重庆成为多党合作的舞台中心,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新中国政治格局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方局在重庆的统战工作实践为多党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中共在重庆谈判时期的统战活动使多党合作思想深入人心,中共积极促成民主党派在重庆建立为多党合作奠定了组织基础,政协会议在重庆的实践开创了多党合作的重要形式。研究重庆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中的历史作用,有助于为巩固和完善新时期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坚持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之所以不断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使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与理论与时俱进,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党合作也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多党合作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变化的分析,说明了多党合作的必要性,明确了多党合作不断巩固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党合作的适应性、党际关系和制度化建设方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多党合作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党合作制度发展过程,也是多党合作制度功能定位的演进过程。从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来看,多党合作制度功能定位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这一时期,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定位,是通过各党派平等协商,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第二阶段: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这一时期多党合作制度功能定位由建国初期的以协商建国、参加联合政府为主的功能转变为党际之间的监督功能。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定位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明确了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性质和作用;二是明确了多党合作的功能定位,加强了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第四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即在继续完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功能的基础上,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文章论述了它的五个特色,其一,接受马克思主义列宁理论的指导;其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其四,坚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加强自身建设;其五,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不断保持和发扬参政党的中国特色,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状况 ,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情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点以及对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民主监督和民主安排方面的几点思考进行了浅显的论述 ,以求对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多党合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开始进行多党合作的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是在深入实践多党合作成熟阶段;解放战争时期是多党合作进一步发展阶段。经验启示:多党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结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必须占据领导核心地位;共产党必须制定正确的方针策略;多党合作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