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想认识是决策和行动的先导。在当前海南经济社会进入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慎提加快速度”,“重视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项目就可忽视中小企业”,“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就是要放慢国有经济发展”等,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推进海南长远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必须要尽快加以澄清,统一广大干群的思想和行动,形成在创新中加快海南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2.
周国平 《创造》2002,(9):36-3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逐渐深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特别是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对于我国工人阶级先进性、阶级地位以及历史使命的影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尽管不是主流,但其危害却十分严重。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澄清。误区之一:高新技术才是当今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掌握着高新技术的知识分子,以及利用高新技术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会不断遇到一些思想认识问题,需要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加以解决。一些读者给我们来信,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也提到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这里,我们针对几个认识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5.
郑功成 《乡音》2013,(6):34-35
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与重塑中国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保障制度从长期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条件下,针对城乡居民持续高涨的社会福利诉求,急切需要澄清一些理论上的认识误区。从现实情形出发,关键在于澄清如下一些认识误区:福利恐惧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对计戈经济时代"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否定,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被戴上了有色眼镜,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在一些场合几乎等同于"福利病",进而患上了一种"福利恐惧症"。一些人将社会  相似文献   

6.
企业改革一直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又是矛盾最多、困难最集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减轻负担,轻装前进。与此同时,有些人对中央的政策认识不清,陷入误区,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误区之一:国有企业欠搞不治,不可救药。有些同志由于看到不少国有企业困难很多,改革进程不太顺利,因而信心不足,这是没有根据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意义深远、困难重重的事业,改…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简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 ,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 ,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 ,我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高 ,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 ,将来这些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就不会经历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因…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下了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大幅改善,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城乡居民生活正在总体小康基础上奔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呈现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但是,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误区一:有人认为,做大财富蛋糕可以自动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放手让市场自发调节;政府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是对经济发展的不必要干扰,对经  相似文献   

9.
一、不能简单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判别增长方式的优劣 经济增长有三种源泉: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加强微观管理和改善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工作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尊重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进而去伪存真、择善从优,实现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开展,并最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一、不能简单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判别增长方式的优劣经济增长有三种源泉: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加强微观管理和改善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现阶段,“合法性”概念的使用有被“误置”的潜在可能性。本文针对人们对“合法性”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澄清了有关“合法性”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指出“合法性”完全有别于“合法”,“合法性”有特定的运用领域,文章也对“合法性”与“合法化”及“有效性”与“合法性”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互相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然而,目前仍有些人存在认识误区、糊涂观念,亟待澄清纠正。一、"四个伟大"不是空穴来风现阶段,有些人认为"四个伟大"是空穴来风,也有人认为"四个伟大"是"飞来峰",还有人感到"四个伟大"是横空出世。可见,一些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仍然  相似文献   

14.
澄清择业的六个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改革,大学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让当代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近两年来,面对取消“统包统分”的就业分配制度,大学生的心态既有焦虑又有欣喜,既有困惑又有兴奋,既有迷茫又有清醒,既有无奈更有一份从容。不少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新的就业分配制度比较认同,也比较赞成。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大学生择业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各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尚处于或缺少、或敷衍、或蜻蜓点水、或只是初步探索的阶段,因而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四月間,中國在首都北京召開的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主題是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這一合乎國情、順乎民心的决策,已成為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强大動力。國力增强一九七九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中國人民在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進程中,取得了舉世瞩目的成就,開創了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發展最旺盛、國力增强最快、人民得到實惠最多、對外開放取得最大發展的新時期。十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生在泰国、乌克兰等国的政治动荡,以及此前"阿拉伯之春"不尽人意的效果,让很多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少了一份浪漫,多了一份现实。应该说,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在理解"民主"这个概念时存在着深刻的误区;很多人变成民主的坚定拥护者,恰恰也是由于掉入误区所致。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民主的价值维度和其制度维度之间的张力,来进一步澄清当下流行的民主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长期以来围绕儒学与民主关系的种种争论所存在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7.
本刊第15期《别一番见解 另一些说法》一文,对于端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说了一些颇有真知灼见的话。当前,在如何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问题上,必须分清是非。下面,笔者也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大政工”的提法不可取。大是对小而言,意即过去搞的是“小政工”,是少数人的行为,这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容易起到否定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实际操作起来,“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阐述的新观点之一。他在作为该卷的纲领和主题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①十四大政治报告不仅肯定了这一论断,而且进一步具体地指出:“‘左’带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吓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从一九五七年起的二十年间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左’。改革开放要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观念,阻力主要来自‘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只有深刻认识“左”的性质和危害,破除长期以来束缚  相似文献   

19.
近期,《人民论坛》和《探索与争鸣》先后开设专栏探讨特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对于什么是特权,无论理论界还是民间社会都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甚至是在澄清误区的同时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将理论的纵深度与实践的广涵度相结合以阐明特权的准确涵义,进而澄清在特权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为有效地反对和防治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正义的认识主要有忽略知识内在一致性、近代反宗教神学所致流弊、两次世界大战错误归因、盲目崇尚经验认识等误区。学科分裂是影响正义认识的学术原因。近代人们对宗教、独裁、战争的反思不认真彻底甚至过于武断是正义认识缺失的主观原因。经验主义的认识方法是正义认识不彻底的理论原因。回到理性主义的立场,是认识正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