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北京人口规模飞速膨胀,2009年底,常住人口1972万,不但远超北京“十一五”规划末1625万人的目标,也早就突破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1800万人的目标。同样,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也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扩张,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困扰,出现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以及入学难、就医难和公共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规模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日趋紧张。截至200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已达到175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60万人,已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常住人口达50万人以上。专家预计,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常住人口有望突破1800万。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已经成为摆在北京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对此,人口问题专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并不能解决北京城市资源紧缺等问题,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应该采用"加减法"的概念,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对人口结构和分布进行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在逐步扩大,总人口由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276.8万人激增到2003年的145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由1991的84.9万人攀升至2001年的262.8万人,而人口密度则由1982年的547人/平方公里发展到2003年的888人/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人口密度高达万人甚至几万人以上。在新世纪里,北京人口发展已经呈现出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2[2]的新特点和新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人口与发展进程的新问题、新矛盾,因此在制定“十一五”人口规划时,需要关注这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07,(1):37-37
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538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174.4万人,“人口压力”已经是北京城市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难题。前不久,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份统计报告对本市人口现状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户分离”是指人口居住地和户籍登记地不一致的现象。根据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已有“人户分离”人口163.92万人,占本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1.9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购买、置换房屋的市民将愈来愈多;在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中心城区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由此引起的“人户分离”现象的增多,使人口流动的现实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更加明显,给公安机关和其他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超大城市发生全域性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发挥基层社区治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志愿者队伍”力量体系的作用,将蕴藏在千千万万市民身上和内心深处的友爱良善之光与社区共同体情怀充分激发出来,是共克时艰的不二良方常住人口规模超过千万的城市,在中国被称为“超大城市”,而像上海、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常住人口更是达到了2000多万。高度聚居的海量人口与流动性相互叠加和彼此催化,容易引发大量不确定性与风险性问题,给超大城市的“生产、生活、生存、生态、生命”“五生共同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和伤害。因此,重视包括公共卫生、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的人口膨胀,现在已经到了饮水资源、交通、能源和环保全面告急的地步,为了防止更加恶化的形势,2005年中央批准的北京市2010年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了把北京市总人口控制在不超过1800万的总目标.这个目标的落实意味着今后十年间,北京市平均每年要削减至少2万常住人口,但是根据截至2005年公布的人口统计显示,北京市的人口正在呈现加速膨胀的趋势,2005年的新增常住人口已经超过50万,如果不加控制,今后的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大.北京市人口膨胀的基本特征是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主要原因是人口管理不能适应首都城市的需要,高校无限制扩招,以及土地管理失控和产业政策失误.了解这些原因的变化是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克服人口膨胀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1977~2005年的北京人口统计,户籍人口增加551万,达到1181万,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增加641万,达到1558万。其中1978~1990年新增户籍人口185万,新增常住人口189万,15年间二者只差6万,十分接近,显示非户籍的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到5000人。但是1990~2000年的人口增长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户籍人口75万,年均7.5万,与80年代持平,新增常住人口277万,年均27.7万,大幅度超过新增户籍人口,反映出传统的户籍人口管理制度对人口总量的约束已经很困难了。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结构一边老龄化、一边少子化问题越来越严重,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低于总和生育率警戒线1.5,与人口自然更替率2.1尚有较大距离,说明我国人口形势正进入高龄少子化阶段。而在江苏,常住人口8505.4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1449.6万人,占比达到17%,不仅超过14%这根线,  相似文献   

10.
蒋惠华  李海峰 《今日浙江》2006,(11):66-66,F0003
舟山市普陀区辖6镇4乡3个街道、30个社区(居委会)、41个渔农村新社区、173个行政村。现有常住人口31.64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7.48万人。“十五”期间,全区常住人口出生9016人,年平均人口出生率5.66‰,人口自增率-0.99‰,计划生育率99.41%,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圆满完成了“十五”人口计划。普陀区已连续8年实现人口自然负增长。2001年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区,2003年被评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2004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药具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  相似文献   

11.
店口镇位于诸暨市北部,素有“五金之乡”的称誉,总面积10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万,外来人口5万多,辖69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近年来,镇里坚持“提升工业化,融人国际化,推进城市化,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2003年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镇乡第6位,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近8平方公里,人口5万,是浙江省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曹伟 《小康》2013,(10):52-55
人如何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绕不开的问题。当中国流动人口从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时,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研究人口迁移规律,调整我们的国家家庭政策7年时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530多万!2013年的中秋节前夕,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了2069万人,而在2005年,这一数据则是1538万。不仅是北京,上海在去年的人口达2347.46万。以此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行推算,也许经过十几年之后,分别代表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最高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期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完善首都人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看到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在首都人口管理方面初显工作成效. 但同时感到,“十三五”期间,北京要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总量比2014年下降15%的硬目标,任务繁重.在人口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存在“上下联动不畅,左右协同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决定一个城市规模的关键因素,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常住人口从1000多万到现在的2100多万,主要是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其劳动人口有力支撑了北京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但人口的过快涌入和高度集中,也给城市运行带来了困扰.北京作为一个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城市,摊大饼似的发展,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城市病”愈益严重,资源和环境的负担日益沉重,人居环境逐渐恶劣.事实证明,一个城市的规模有一个边际效应,因此对人口规模予以有效调控,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号称“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东莞,常住人口8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180万人,640多万的非户籍人口中,绝大部分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相似文献   

16.
城市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北京流动人口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流动人口及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直接关系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从而推动首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几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势头有增无减。据市年度统计公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2005年市常住人口数由2000年的1363.6万人,增加至1538万人,净增174.4万人。在京居住半…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11,(6):51-51
常住人口5442.69万人最近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2010年,我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人口呈现出省外流入人口大幅增加、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增长16.37%,年均增长率为1.53%,是中国大陆人口年均增长率0.57%的2.68倍。省外流入人口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8.
白沟,是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辖的一个副县级建制镇,全镇总面积54.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辖5街28村,人口 7.4万(常住人口4.3万,暂住人口3.1万)。几年来,白沟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位列“全国百强市场”,并被联合国确定为“可持续发展小城镇”。 从百年商镇到现代的名城,今日白沟已拥有以箱包交易城和白芙蓉小商品市场为主的十大专业市场。箱包市场规模宏人,名牌荟萃,驰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19.
杨旭 《北京观察》2023,(4):22-23
<正>超大城市因人口和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的共性,具有一定共性的治理规律;也因自然禀赋和社会功能不同而具有个性治理特点。超大城市首先是个人口数量划分标准的概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与2010年(六普数据)的1961.2万人相比,十年增加22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2.8万人,年平均增长1.1%。  相似文献   

20.
数据浙江     
我省农民数量万781从人口统计的角度来说,“农民”的表述涉及以下几个指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从农产业人口、农业人口。1.农村人口: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也称农村居民,按常住口径统计。2003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67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199.4万人,占47%。2.农村劳动力资源: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按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为1785.2万人。3.农村劳动力: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16周岁及以上的就业人口。按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浙江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