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改组经过 1998年3月23日,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宣布解散以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的政府,此前他还下令解除了第一副总理丘拜斯及副总理兼内务部长库利科夫的职务。同日,叶签署命令,任命谢。基里延科为政府第一副总理并委托其代行总理职务,并在电视讲话中说,切尔诺梅尔金不再担任政府总理,委托切为2000年总统选举作政治准备。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12日,叶利钦总统进行了执政8年来的第9次政府改组,斯捷帕申是继叶利钦(兼任)、盖达尔、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之后的第6位总理。现将这次政府改组情况介绍如下。 一、改组经过 5月12日,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宣布解散普里马科夫政府,任命俄第一副总理、内务部长斯捷帕申为俄政府代总理,并提名他为政府总理人选提请国家杜马审议。5月19日,杜马举行的特别会议首轮以301人赞成,55人反对,14人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斯捷帕申为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3.
1998年9月1—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聚首莫斯科,举行了自1997年3月赫尔辛基会晤以来的第1次正式会晤。 一、会晤背景及意图 此次俄美首脑会晤是在俄陷入经济危机、基里延科政府被解散、美国总统绯闻缠身的特殊情况下举行的。 (一)叶利钦谋求借助美的支持渡过金融危机难关,稳定政权。年初以来,俄连遭金融危机重创,并由此引发政治危机,3月和8月叶利钦两次解散政府,政局动荡,俄期盼得到西方的经济援助以渡难关。7月叶利钦请3月被解任的丘拜斯出山,游说美国,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解除了仅工作82天的政府总理斯捷帕申的职务,并任命俄联邦安全局局长、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普京为政府代总理。这是俄自1998年3月以来第4次改组政府,普京是这一期间继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之后的第5位总理。现将这次政府改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独立以来社会犯罪现象严重,叶利钦总统为此于1994年3月22日和4月8日连续签署了《关于追究政府官员责任的命令》和《关于加强同犯罪活动斗争的组织措施的命令》,并成立了有关问题的专门委员会。但是,俄社会犯罪案件仍有增无减,已对俄国家安全构成危害。1994年6月10日,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称,犯罪现象已成了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11月到1991年,在俄联邦先后有6个自由经济区条例草案正式公布.1992年6月4日,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关于建立“自由经济区”的命令.由此可见,俄联邦  相似文献   

7.
1998年3月底至4月初,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阿卡耶夫对政府进行重大改组,总理、副总理和多名部长级官员被撤换,一批新人走马上任。这是吉独立以来的一次最大的人事变动。 一、改组情况 3月24日,阿卡耶夫总统约见朱马古洛夫总理,表示满足他辞去总理职务的要求,签发辞呈,并感谢他“多年来为国操劳”,旋即任命42岁的朱马利耶夫为新总理。 4月4日,阿卡耶夫总统在同新总理磋商后,解除了两名副总理(分别负责社会事务和农业)、6名部长和10名其他政府领导人的职务。任命比什凯克市市长西拉耶夫为第一副总理,原第一副总理纳纳耶夫改任副总理。安全部长库洛夫被解职引人注目,该部第一副部长阿希尔库洛夫升任部长。内务、国防、外交、经济、财政、卫生和环卫等部部长留任原职。  相似文献   

8.
叶利钦自1991年7月10日宣誓就任俄首任总统以来,频频更换执行权力机构(总统办公厅、安全会议、政府)要员,调整机构,先后对政府进行了8次大改组,其主要情况是: 第一次1991年11月 叶就任总统后,开始接受西方为俄设计的“休克疗法”,力图快速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最终实现从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1991年10月底,俄联邦召开非例行的第5次人代会,叶在会上提出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准备实行“休克疗法”和  相似文献   

9.
1996年10月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成立以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主席、总统办公厅主任丘拜斯为副主席的“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国家的税收工作。这是俄罗斯入秋以来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后的一项应急措施。目前,俄工资和社会费用方面的拖欠已超过40万亿卢布,截至9月初,退休金欠款已达10.7万亿卢布。拖欠工资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首先是远东地区的煤炭和电力工人为要求发还拖欠工资而进行大罢工,接着这股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是俄罗斯政局经历了多年起伏迭荡后处于相对平稳的一年,基本实现了叶利钦总统年初提出的“和解与和睦年”的口号。但局势的好转仍存在脆弱的一面,影响政局稳定的基本因素并未消除,这一年依然风波不断,斗争不止,丑闻迭出。 一、执行权力机构内部的斗争 (一)各利益集团为争夺国有财产进行白热化搏斗。总统选举后,随着政局逐步趋稳和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当权派与反对派之间围绕意识形态的斗争已退居次要地位。在此情况下,当权派内部各利益集团开始与商界勾结,把注意力集中到瓜分经济利益的问题上。夏秋之交,丘拜斯、涅姆佐夫等政府官员和安全会议副秘书别列佐夫斯基在拍卖国有资产问题上的争斗就是突出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几年来一直搁浅的军事改革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1997年6月9日,叶利钦总统接见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并批准了国防部提交的有关军事改革及其措施的文件;7月16日,叶利钦又签署了新的军事改革命令。俄罗斯军事改革终于开始蹒跚启动。  相似文献   

12.
1995新年伊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即率总理、副总理等多名政府要员组成庞大代表团出访俄罗斯,与叶利钦总统、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举行了多轮会谈。1月20日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合作的17个文件,包括《哈俄扩大和加强合作宣言》。叶利钦称,这是俄哈两国在一体化道路上“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纳扎尔巴耶夫说,这证明“哈萨克斯坦正在特别信任的、同盟者的立场上与俄罗斯建立关系”。国际舆论认为,哈俄两国首脑会晤及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使两国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叶利钦蝉联总统后的政策走向和面临的问题鲍跃1996年7月3日,叶利钦在第二轮投票中以领先其强劲对手久加诺夫14个百分点卫冕成功。至此,倍受国际关注的俄罗斯总统选举落下帷幕。一、叶利钦当选总统后的政策走向从选举投票结果看,目前俄社会已分裂成了“希望继续...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新外长普里马科夫殳祥娣刘桂玲冯玉军叶利钦总统1月9日任命原对外情报局局长普里马科夫为外长,普立即成了世界关注的风云人物。一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1929年10月29日生于基辅,俄罗斯人,现年66岁。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当前,俄罗斯竞选总统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各派竞选斗争已达白热化阶段。曾宣布参加竞选的有几十人,已正式登记的有11人,但真正有实力的候选人不过四五位,其中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是强有力的人物之一。久加诺夫于2月15日与叶利钦同日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并率先宣布已征集到200万支持者的签名,成为俄中央选举委员会注册的第一位俄罗斯总统候选人。舆论称,俄新一届总统可能将在久加诺夫和叶利钦之间产生。久加诺夫声誉日高,并频频向叶利钦发起挑战,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出惊人之举--签署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令》,任命原联邦税务局局长阿纳托利·爱德华多维奇·谢尔久科夫为国防部长.这项人事变动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舆论将之称为"此次俄政府改组中最具轰动效应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月中旬,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马斯哈多夫改组政府。2月底,又任命多次恐怖事件的制造者巴萨耶夫为政府总理。叶利钦近两三个月来几次表达了访问车臣的愿望,皆因车臣不予合作而迟迟未能成行。这使车臣地位及俄车关系问题再度成为俄罗斯内、外的新闻热点。从俄车关系的现状看,彻底解决矛盾为期尚远。  相似文献   

18.
1996年4月24—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举行高级会晤。这是1992年12月以来叶利钦总统对中国的第二次正式访问。叶利钦称,这次会晤的内容“比以前丰富得多”,气氛“比任何时候更为相互信任”,使中俄友好关系“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9.
一、选举情况 举世瞩目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于1996年6月16日举行,参加投票的选民7574.4万人,占登记选民的69.8%。现总统叶利钦得票率是35.28%,久加诺夫获32.04%,前第14集团军司令列别德14.52%,“亚博卢”联盟领导人亚夫林斯基7.34%,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5.7%,其他候选人得票均未超过1%。此次参加投票人数符合法定人数(50%),选举有效。但因无任何候选人得票超过50%,故定:于7月3日进行第二轮选举,由得票最多的前两人,即叶利钦和久加诺夫角逐。在第二轮选举中参加投票的选民达68.89%,叶利钦最终以53.8%对40.3%的得票率击败久加诺夫蝉联俄罗斯总统。  相似文献   

20.
一、改组经过 1998年8月23日,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宣布解散基里延科政府,由切尔诺梅尔金临时代理政府总理职务。8月24日,叶致函国家杜马,任命切为政府新总理,并提请杜马讨论通过。杜马对叶任命切为总理的提名先后进行了2轮表决;8月31日第一次表决结果为:252票反对,94票赞成;9,月7日第二次表决结果为:273票反对,138票赞成,1票弃权。在切两次落败的情况下,9月10日,叶与切尔诺梅尔金、代理外长普里马科夫以及左翼党派推举的总理人选俄共议员马斯柳科夫举行紧急会晤和磋商,最后宣布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人选。9月1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