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焦世界     
《小康》2021,(7)
正《联合早报》去年本地大学生全职就业率下滑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以及新跃社科大学2月19日公布联合毕业生就业调查,11800人参加,约占毕业生总数的79%。结果显示,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整体就业率虽略为提高,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显著冲击,全职就业率下滑11.9个百分点。69.8%的大学毕业生去年在6个月内找到全职工作,远低于前年的81.7%。此外,打兼职工或临时工的毕业生增加了两倍,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值得欣慰的是,去年找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月薪中位数比前年多100新加坡元,达3700新加坡元。人力资源公司仁立国际执行董事梁昌国认为,去年毕业生进入一个较低靡的就业市场,但这是全球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将从今年到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80万以上的大学生实现创业。然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介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373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创业的大学生,66.6%的受访者认为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受访者中,学生占30.8%,家长占15.1%,教育工作者占6.2%。80后青年张海毕业于南昌大学,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家淘宝服装店的全职老板。"我家乡是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而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那么,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该怎么求职?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如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八成左右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但面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前三个月就有差不多1/3的人跳槽了,  相似文献   

5.
新闻事件:据报道,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专业本科生洪刚,一年内先后投递近800份简历,得到了42次面试机会,他参加了23次,平均每两周一次,被同学们称为“面霸”。由于屡求职屡碰壁,他又成了“拒无霸”。据统计,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再加上今年毕业大学生495万,今年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以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生育导致事业停滞不前在过去的四十年中,美国全职妇女人数从1 400万增加到4300万,她们每年为美国的GDP增长贡献约2%。不过,经济学家们发现,美国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在他们毕业后会迅速拉大。数据显示,美国女性刚毕业时的人均年收入为1 1.5万美元,之后九年的人均年收入则为25万美元;然而,美国男性刚毕业时的人均年收入为13万美元,之后九年的人均年收入为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白云中国每年毕业六七十万大学生,今年有近九十万大学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其工作的艰巨性可想而知。对每个大学毕业生而言,不是担心失业,而是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比以前更加务实。他们最希望去的是沿海特区...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年轻人高中毕业以后是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或是失业?他们的心态如何?他们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征?他们是如何找到工作的?失业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本文将作简要的介绍.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据80年代英格兰与威尔斯847所国立中学125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2%的学生继续升入高等学校深造,29%的学生开始工作,17%的学生在青年培训规划中接受职业培训,15%的学生失业.虽然,继续深造是最受欢迎的选择,这种选择在16岁的女孩中最明显地显示出来.对每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要作出选择是比较困难的.各种各样的人都对学生在作这一选择时施加他们的影响.影响大小的排例顺序是:家庭、学校教师、专业教师、人事部门的官员.但不论谁提出建议,一般趋向都是认为继续受教育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华工6000多学子参与的调研报告显示:毕业五年内买房者,多数是啃老 大学生毕业5年内的生存现状如何?“毕婚族”(一毕业就结婚)究竟多不多?多少大学生能不啃老就买得起房?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捧回第12届“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其获奖作品《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分析》显示:三成大学毕业生(毕业五年内,下同)买房靠父母,超过七成毕业生会在毕业5年内结婚,同时大学生道德素质滑坡惹来用人单位不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而一毕业就找到薪水满意的工作更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1.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4,(10):44-44
安妮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孟加拉血统女郎。她从伦敦大学MBA毕业后,就顺利地在一家日本银行做了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她失去了工作。很快,她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三个月的考察期一到,她又失去了工作.在两年之内,她被解雇了  相似文献   

12.
话说"寝室群体"成才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一时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警报和重重危机的大环境下,仍掩盖不了一些寝室的“集体出彩”。据报载,湘潭大学N2 -211寝室的“10朵金花”,8人考取研究生,另外两人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湖北农学院同一寝室的“七朵金花”和武汉理工大学同一寝室的“五兄弟”,全部考上研究生;武汉科技大学同一寝室的“五兄弟”,因成绩好、身体棒都被军队单位相中。之所以这些寝室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浮出水面”,我们认为是在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辩证作用下,主观与客观、社会要求与自我实现等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务院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加上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1998年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1999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自2003年始,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212万人、2004年的280万人、2005年的350万人,到2006年已经超过410万人,2007年预计毕业生人数495万人。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70%,虽然国家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但仍有30%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找到相应的工作,于是,大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来自于就业的心理压力。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心理压力,是指当外在要求超过个体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8万,2009年为610万。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4万人,2005年增至79万人,2007年与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如果2007年与2008年的未就业学生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这个数字将高达860万。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佣年龄歧视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学者廉思将这个群体形象的定名为“蚁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亟需《反就业歧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佣年龄歧视法》?  相似文献   

19.
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驰骋千里?连续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会让他们对就业有什么样的期待?2014,迈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毕业时,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难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然而,来自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消息则让人为之振奋:该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而往届毕业生就业率也高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