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片故事     
《干部人事月报》2011,(7):67-67
50.3% 相关数据显示,50.3%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坚持不到1年就开始跳槽,成为"跳蚤一族"。对于"跳蚤一族"越来越多的原因,27.2%的受访者认为是"第一份工作找得太随便",31.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摆正心态,难在一个岗位踏实工作"。60%7月1日起,我国将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跳槽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37名在广州市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跳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59.19%的毕业生曾经跳槽,且31.91%是在第一年内跳槽;跳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前途和工资收入太低;跳槽后大部分收入有所增加;跳槽情况与毕业生的性别、学历、专业以及职业与专业的相关性情况有关.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毕业生、企业和高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常常发牢骚,抱怨自己工作环境不好。有的毕业生到一个工作岗位没多久就跳槽,有的甚至一年之内跳几次槽,到哪个单位都感到不顺心。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一部分大学生将职业满足感和好工作联系在一起。可是,是否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更为重要的因  相似文献   

4.
迎来送往,又到了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然而,作为职场"新生军"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后的状况可谓是千人百相:频繁跳槽者有之,扎根企业者有之;自视清高者有之,虚心求学者有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除了应届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外,不同的企业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罗宝益 《当代广西》2012,(13):54-5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力开展"阳光惠农"工作,以各种公开、公示、透明运作的方式,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创新载体以点带面去年9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大才乡为试点,以"十五个一"为载体,  相似文献   

6.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制度之后,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成为很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记者会上指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12,(1):85-86
近两年,福建企业高管跳槽事件频发。2011年,七匹狼电子商务、特步电子商务负责人纷纷跳槽。麦斯特人才机构的一组数据显示,近两年,厦门上市企业CEO流失率超过15%,入闽企的台湾人才流失率更高达75%。专家指出,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已成为人才跳槽"多发期",到这个节点,许多企业主心存不安。他们感到纳闷,虽然开出高薪,依然挽留不住合作多年的高管,职业经理人跳槽是为转岗、转行,还是不安分?如何提高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也成了横在企业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0,(6):16-17
"五四"青年节这天,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升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9.
一名有几年工作经历的求职者,跳过几次槽。在两个周末的招聘会,他都在其中寻找新的机会,应聘了几家公司,发现一个问题:招聘方非常注意我工作经历中的跳槽经历,有的甚至会询问我每次跳槽的原因。也看到不少的报道,说是用人单位比较忌讳频繁跳槽者,但频繁跳槽究竟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样的跳槽理由才是招聘方能接受的呢?  相似文献   

10.
偶然在论坛上看到一篇《HR经理工作日志》,《日志》的作者在大学毕业后,只工作了一年半就跳槽到一家700人的集团企业做HR经理。干了半年,又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于是他把自己的工作经历用日志的形式全部记录了下来。引来无数看客,鼓掌者有之、羡慕者有之、感慨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各种心态充斥在跟帖中。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年求职季。据媒体报道,2010年,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学生"村官"列入了职业备选项。各地大学生"村官"报名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在网上,讨论大学生"村官"考试的帖子总是能带来超高的点击率。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  相似文献   

12.
海云 《今日广西》2008,(23):12-12
一般来讲,职场上的劣势主要是指:频繁跳槽或更换行业、毕业生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太少、没有学位或学历太低等。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与保障》2014,(7):21-21
2014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日前,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闽籍毕业生总数达到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超过40万人,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福建省政府于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并从提高省级项目补贴、鼓励基层一线就业、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关于选聘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这是党中央从培养干部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工程。为了实施好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程,中组部组织局特向本刊推荐本文,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驰骋千里?连续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会让他们对就业有什么样的期待?2014,迈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跳槽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非理性的频繁跳槽则有可能损害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方的利益。从大学到职场,事实上是个体继续社会化或再社会化的过程。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自我、认识"工作",帮助大学生度过职业适应期,顺利完成从大学到职场的再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又到金秋,又见人才市场招聘忙。媒体传达的一个新态势是,不仅高校毕业生开始奔波于各大名企面试,还有不少在职员工向中意的企业暗送秋波。其中以80后最为活跃,有62.3%的80后职场人士已经跳槽或正在酝酿跳槽。(据《(解放日报》陈玺撼报道)  相似文献   

19.
吴舒峰 《今日浙江》2009,(10):58-58
诸暨市从2006年开始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目前全市已累计招聘443名高校毕业生。在前两届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经公开招考录用为公务员的2人,录用为事业人员的20人,经过"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被录用为镇乡团委和妇联负责人10人,因个人原因辞职的12人,目前仍在岗399人。  相似文献   

20.
如今有些人特别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找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跳一个地方,明天跳一个地方,结果是越跳越找不到满意的岗位。那么对于跳槽者来说,怎样才能越跳越高越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呢?笔者有以下三点忠告:一是不要轻易决定跳槽。在一些正规公司招聘人才时,一般对应聘者的经历、背景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用人单位不喜欢有着频繁跳槽史的应聘者,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应聘者不可靠。很多人的跳槽都是盲目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也不甚了解,往往是出于意气用事,结果是越跳越差,每况愈下。跳槽虽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