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按照传统的观点,男人"男性化"和女人"女性化"是最为理想的,即男人要象个"男人"——粗犷、豪放、自信、武断、竞争心强、坚实沉稳、勇猛刚烈、情感隐蔽;女人应象个"女人"——柔顺、依赖、轻信、自卑、直觉性强、情感丰富.然而,心理学家弗吉尼尔·伍尔夫却指出:"一个人如果是个纯粹的男人或是个纯粹的女人,那将是天大的不幸.无论何人,都应当是一个具有女人味的男人或具有男人味的女人."这里,就涉及到了"双性气质"问题.双性气质是一种两性心理特点兼备的人格类型,其意指一个人同时具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种心理特点.通俗地说,它是传统的"男人"形象与传统的"女人"形象的混合.双性气质是否优越?具备这一心理特征的人是否更有吸引力?在当代青年的婚恋心态中它究竟有多大程度的表露?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部分征婚启事作了一次较为详尽的分析与调查.  相似文献   

2.
中国审美文化的气质特征仪平策在《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2期《母性崇拜与审美文化--中国美学溯源研究述略》一文中指出:从总体上看,特别是同西方比较,中国审美文化的气质特征大致可用“女性化”来描述。其一,在审美文化的理想形态上,同西方较多阳刚和崇高之...  相似文献   

3.
对领导者进行性别角色、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绩效的调查,结果显示领导者中的双性化和女性化比例较高。双性化领导者的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均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的领导者。感性重情和理性有力是预测工作绩效贡献率最大的两个性别角色因子,感性重情的女性化气质有利于人际促进,理性有力的男性化气质有利于任务绩效。基于中国以和为贵、重视人际关系的集体主义传统文化下的领导者,需要改变领导者的男性化刻板印象,男性领导者需要重视自身女性化特质的培养,女性领导者在提升自身男性特质的同时,需要保持自身女性化特质的优势;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中要减少未分化类型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虽男性首饰:富有与成就的象征 说有人考证,传统上中国男人就有戴戒指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一般人的眼里,珠宝首饰永远是女性的“专利”。可现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男人们戴戒指已经非常普遍,并已形成一种潮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开放意识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关。我们还依稀可记,改革开放之初,那些浙江温州的生意男人手上一般都有戒指,而且又宽又大,有时甚至戴好几个。他们在谈生意签合同时,刻有名字的戒指便可当作印章用,而手指上戴的另几个戒便可当作礼品送人。 如果说女性戴首饰是为了显示美貌、个性、气质的话,那么对于男性来说,风度往往比时髦更为重  相似文献   

5.
现代男士女性化与魏晋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男士女性化的风俗,这被认为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一种高雅的表现。现代男士不一定懂得什么是魏晋风度,但在美容上却是千古同心。在男士女性化阶层中,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的根本性的东西是自然本色,而这些恰恰在人们追逐仪表化妆时丢失了。因此,评价一个人不是看其外表衣着打扮是否美,而是看其能否拥有较为充实的精神生活。男士们在追求仪容美的新潮中千万别失去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花菜怎么卖呀?”“蘑菇多少钱一斤?”从我旁边发出来很熟练的讨价还价的声音,但这声音并木是一个女人的而是一个很帅的男子汉的。当时我感到很新奇,不禁叹出了一声:“哎哟,中国男人真了不得,还会买菜呢!”跟我一块去买菜的中国朋友看我那么大惊小怪,便对我说:“这是很普通的,中国男人不只会买菜,而且他们还会做菜做家务呢!”这真不可思议!因为在越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敬佩中国男人,但我更敬佩的是中国女人,因为她们能够培养出来这么有本事的男人。俗话说得好:“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看着男人们带着小小的…  相似文献   

7.
虽然辛亥革命是一次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大事件,但这一推倒皇帝、剪掉男人长辫的变革,显然给当了2000多年“臣民”的百姓和他们身处的社会形态带去了深刻的影响与变化。中国这100年的社会变迂在世界史上实在是无与伦比,足以令每一个阅读者眼花缭乱。不了解这段变迁,就无法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村级女干部去女性化的现象进行反思,在为什么村级女干部会‘去女性化’?的问题导向下,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选取领导力(leadership)为切入点,提出假设:是不是因为女性的领导力低于男性,所以才会出现去女性化?通过借鉴国外对领导方式的2T分析框架,探讨村级女干部参与治理的应然和实然,即从应然上说,没有领导力效率的性别高低之分,只有工作类型的合适与否。从实然上分析,存在村级女干部去女性化的原因是观念、制度和现实的共谋。结论是在村级治理中,对男性化和女性化进行优势叠加的中性化是村级女干部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生丰富多彩,而女人的一生比起男人来,无论在外表装束,还是在内在气质上,无一不显示出浓烈的色彩性。用音乐的色彩来熏陶和增强女性的美丽,是一种高雅而舒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语     
《小康》2010,(4):24-24
这是一个彻底颠覆传统交友模式的时代。“淘”在新华字典里解释为:去除杂质、挖掘,选出。如今“淘”已经成为体现都市女性IN的代名词,淘宝、淘金、淘车……爱淘的女人一定是精明、懂得生活的女人。好东西一定是淘出来的,男人也不例外。很多人认为,“淘男”的出现,是女人挑选男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晚清没有步入资本主义,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实行“数目字”管理,中央政府缺乏可靠的财政田赋数据的统计。这是近年在中国大陆学界广有影响的黄仁宇反复再三强调的观点。能否用数目字管理,是其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宇秀 《中国减灾》2010,(1):38-38
三十五岁的单身朋友英丽不幸生了场大病,弄得牙齿掉光、头发脱落。她很清楚自己这样的年纪,又得过要命的大病,在中国八成是要把单身进行到底了。不过,幸好西方的男人在婚姻上不像中国男人那么在意年龄、容貌等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护理职业的女性化并非仅是女性本能的自然体现,而是在西方护理职业化过程中,护理先驱者与社会、与医生群体关于女性气质与护理的专业特性及专业位置进行互动协商的结果,因此,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个过程既具有女性解放的进步意义,又体现了对性别规范的妥协。  相似文献   

14.
村庄女性化格局下妇女政治参与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翠莲 《长白学刊》2013,(6):125-130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渐趋加快,我国农村村庄呈现女性化由趋势逐渐演变为格局。农村公共领域对妇女的有限开放和女性参与村级治理的制度安排,使妇女进村“两委”数量有所提高,但在村级治理的政治资源分配中仍居于最弱势地位。在村庄女性化这一特定背景和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制度整合和文化形塑,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环境,疏通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优化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以消解村庄女性化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谈歌 《人民公安》2009,(14):41-41
换个思考方向,顽固是坚持的另外一种说法。从这个方向去讨论,顽固应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品质。常常想起项羽。这是中国男人中一个极品,有朋友说,从那时候起,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那样绝顶顽固的男人。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春秋时代的人短命,所以孔子要求“三十而立”,今天的中国把成功的期限仁慈地延后到了35岁。男人到了这个年龄必须有个交代:挣到很多的钱(没有人太关心你是否不择手段);或者有一个科级以上的官位;要不就是取得了硕士以上的学位;再不然就是有一点名人的态势,很多人觉得你脸熟;至少也得到国外去洗盘子挣美金。这些条件按说并不苛刻,再也想不出什么理由让一个毫无起色的男人到了35岁以后还活在世上。虽说幸福制高点已经被名流或者美女独占,但至少有自己的立足之处才不会被社会全然抛弃。而不妙的是,几乎成千上万的男人在过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的女性母题及其现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身份的转变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着力探讨了中国电影所表现的这一身份转变,以及在这一转变中女性角色、女性精神气质的变化,试图揭示中国现代化与女性角色、女性精神气质嬗变的内在关联:女性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中心感应区.  相似文献   

18.
贾云竹 《中国妇运》2014,(10):26-2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持续提升,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9.7%。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急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呈现出显著的女性化特点,即老年妇女的规模显著超过男性,且越到高龄,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越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妇女占老年人口的51.9%,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高达58.2%,在未来的数十年间,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三个平等”的重要思想为认识新时期老年妇女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性别平等的老年政策及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认识赵东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两次画展后,领略这位生于呼和浩特的蒙古族男人生性豪爽,诙谐幽默,犹如草原奔驰的骏马。然而,品读赵东的画,特别是对女性柔美气质的刻画,感觉作者不是赵东,而是一位幽幽哀婉的弱女子。阳刚和柔美在赵东身上有着较为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20.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行进的50万游行队伍中,17支徒步受阅的军队方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飒爽英姿的步伐通过主席台,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礼,向共和国敬礼,向全国的父老乡亲们敬礼!队伍的横面、纵面、斜面面面似线,如刀削斧砍一般;挺胸、摆臂、踢腿、用头,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这壮丽场面背后有着很多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北京郊区的沙河阅兵村。标准军姿来之不易军姿训练是基本功,也是气质、力量、美感的完美结合。它要求提臀收腹、腰背挺拔、两眼有神、纹丝不动。教官在你的脖领土插上大头针,颈部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