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的批评观是邓小平同志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看法和态度。邓小平提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生活的伟大进步,并身体力行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与人为善的态度,着眼于大处,把握好分寸。  相似文献   

2.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党建立70多年来,自觉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清除自身沾染的政治灰尘,保持了党的肌体的健康,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但是,近年来,在大家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探索搞市场经济的新路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部门、一部分同志忽视和放弃党的优良传统的问题。党内缺乏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民主生活会不触及确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谈希望”。这种现象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更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是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对错误倾向不敢批评,而一批评有人就说是打棍子。现在我们开展批评很不容易,自我批评更不容易。”(《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9页)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武器不能丢“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这是邓小平20多年前针对党内一些同志回避批评、放弃批评的状况而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告诫。当前,在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重温这一告诫,对于我们切实拿起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活跃党内民主生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效方法,“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教学提示:以我党几次大的整风运动为例,详细阐述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中,必须造成一种党内民主式的政治氛围,引导共产党员认真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5.
批评与自我批评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增强党的肌体免疫力和战斗力,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内监督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党的各级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各级干部增强党性原则,提高政治素质的需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正确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  相似文献   

6.
任庆大 《党史文苑》2006,22(3):29-3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中,必须造成一种党内民主式的政治氛围,引导共产党员认真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7.
要使“三讲”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必须发扬我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作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觉整改、自我提高的重要措施,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健康、积极的思想斗争。 要提高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自身矛盾和问题的法宝。在革命斗争年代,批评与自我批评起  相似文献   

8.
邓剑锋 《求实》2005,(9):27-30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继承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准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实意义;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通过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创建和谐的党内生活。  相似文献   

9.
浅议批评难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不会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江泽民同志在讲到“三讲”教育时指出:“用整风的精神解决党内存在问题就是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永远要保持和发扬的光荣传统。而在现实党内生活中,批评难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批评难的主要表现 1、“怕”字当头…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内监督和发扬党内民主的需要。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觉性;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障党员权利,提高党员素质等方面工作,促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认真开展党内批评的若干思考□孙显森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历来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因而在思想建设中,一直倡导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拿起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笔者认为,当前应在...  相似文献   

1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的活力。加强党内团结的重要法宝。在“三讲”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拿起并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切实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于“三讲”教育始终。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一、加强学习,端正认识加强学习,端正认识,提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这是用整风精神搞好“三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批评难、根治“好入病”的前提条件。要针对当前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的现状,紧密联系个…  相似文献   

13.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民主,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江泽民总书记在部署“三讲”教育时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联系当前实际,就批评武器对反腐纠风的功能谈点自己意见。一、党内“批评难”的忧虑近些年来,大家感到在党内开展批评很难,批评武器的功能出现了明显弱化的趋势。在许多单位…  相似文献   

14.
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左琳张华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加强党员修养,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和倡导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5.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要以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要“一靠教育 ,二靠制度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对待自己的正确态度 ,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6.
重视和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不仅反复强调必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且特别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为我们卓有成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3,(10):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他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历史充分证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一大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1])从严治党,必须理直气壮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的现状原因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变形走样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一是不愿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批评搞淡了。一些党员和党的组织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作民主生活会的"专利",平  相似文献   

19.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表现真理必须有的人格力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是责成伟大的改革任务的重要,能不能将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运用在党内生活中,是关系党的健康发展的重大向往必须引起全党的重视。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对于团结全党同志一心搞改革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新泉整训是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批评党内错误思想,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成功典范。本文以新泉整训为例,阐述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文章还论述了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