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根本对立。 1 宣称两种制度将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制度”,是“趋同论”的要旨之所在。 西方学者将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说成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趋同论”企图论证两种制度在一切领域出现“趋同”的不可避免性:在经济领域,“趋同论”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本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瑞敏 《前沿》2001,(10):22-23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 ,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石。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 ,从根本上说都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当时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阶级发挥推动历史进步的能动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认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必将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民主问题,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奠立的无产阶级民主理论,把这一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严整的体系。关于民主问题的总概念列宁认为,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他指出,民主“发展的辩证法是这样的: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阶级民主;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列宁把民主的历史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古代民主萌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无产  相似文献   

4.
张友春 《前沿》2004,(7):30-32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论断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这一理论既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也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趋同论”是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广泛传播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认为,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在互相学习和吸取对方的长处,相互靠近、差异减少,逐渐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这样,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消失了,人类进入了极乐的世界。这种论调貌似中庸,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美化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因此,加强对资产阶级“趋同论”的分析批判,进一步肃清其影响,就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认为,迄今为止,任何民主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一个发展过程,民主“发展的辩证法是这样的: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阶级民主;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同样,无产阶级民主本身也是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巴黎公社薪金制(下称薪金制)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然而,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一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相去甚远。我们认为,必须从民主原则和分配原则两个方面看待“薪金制”:作为民主原则,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之后的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分配原则,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一定时期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联,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即为按劳分配原则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由一个多维矛盾系统所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企图得以存在和发展,意识形态都是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力量。革命导师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之所以强大有方而不可战胜的真正原因之一,是有意识形态武器作“向心的攻击”。当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以后,他们的意识形态就发展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存在和向前发展的思想基础。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意识形态的严重挑战。这种挑战来自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问题,包括着意识形态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因  相似文献   

9.
徐晨光  黄殿中 《湖湘论坛》2001,14(5):23-24,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杜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剥剥劳动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必然”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形成,而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之后,却遭受了历史性的挫折。如何正确地认识今天的现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1.
张新光 《理论月刊》2007,4(4):43-45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反映无产阶级的执政本质和神圣使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消除国家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新彭 《理论月刊》2010,(1):38-40,63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时代的局限,无法预见社会主义也能够以商品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现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成功表明,必须在理论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方位问题。本文认为,在时代的视阈上认识问题,是我们正确把握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武器。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类社会通往理想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科学体系以来,已经历了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历史科学和实验科学两大发展阶段。中国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陈云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客观上推动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实验科学阶段向纵深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大突出贡献。一、政治经济学从历史科学向实验科学的转变(一)历史科学的提法及原由早在187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共同认为:包括他们的经济学说在内,“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①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认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推动世界历史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提出了“两个联合”的思想,即阶级联合和自由人的联合的思想。“两个联合”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辩证统一起来,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孤立、割裂地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联合”思想,阶级联合思想被看作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的鲜明符号,自由人的联合思想则被看作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最终形式,这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囿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一特定历史时段的真理性认识,导致自由人的联合的价值目标在各种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残酷现实面前表现为一种乌托邦。事实上,“两个联合”分别代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现实要求和必然归宿,是一个逻辑统一的整体。对二者辩证关系的认识,有利于为当前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理论定位、历史定位和价值定位提供新的思维理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意蕴 ,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辨识上 ,人类社会所处的历史大进程不等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 ,决定着现实的、具体的革命纲领有国家的、民族的特色。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正确的辨识 ,是一个不断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历史意蕴还聚焦在无产阶级政党对历史使命的肩承上。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把握历史的未来走向 ,而且必须契合社会的发展 ,不断地揭示和承担起现实的历史使命。两个纲领统一的历史意蕴更进一步地展现在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把握上 ,这是避免“左”倾和右倾错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列宁先进文化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创举。列宁领导建设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论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列宁先进文化的特点。注重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经验、方案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长期探索。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与西欧国家不同,它是个并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怎样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7.
一、做先进社会生产力代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建党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论述,是深入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创新的理论概括。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突出了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马克思面临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此,在马克思的建党学说中,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是通过革命理论的宣传,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为无产阶级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它把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从而准确地、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及其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党性,主要体现在它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党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本身具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它们之间是一致的,并且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但是,我们在历史科学研究中往往容易出现忽“左”忽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词,是共产党执政的关键词;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解读,就是对当代中国政治之本质的解读。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对利益的追求形成人们活动的动机,推动着生产的扩大、文明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理论上说,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发展进步。列宁讲过,无产阶级的利益很重要,比无产阶级利益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利益。这一点非常深刻。邓小平在历史新时期曾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这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能不能在这场挑战面前经受住考验,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或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都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在挑战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勇敢地起来应战。不过在迎接挑战的时候,首先有必要弄清楚它究竟来自何方。我认为,有来自不同方面的两种不同的挑战,应该加以区别。前一种挑战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论敌和“批评者”,他们现在正以超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