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9):70-70
谁有钱 有3个富人在比谁有钱,一个说:“我家每人一辆宝马!”另一个说:“我家佣人都开宝马!”最后一个说:“我天天扶老奶奶过马路。”其他两个人异口同声:“大哥,还是您有钱呐!”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沉音     
小街上,每日曙光初现时分,总会有一蹒跚老妇,拖着不灵便的腿,吆喝着夹杂有上海腔的普通话:“送奶子了!……送奶子了……”每逢这时,总有各色腔调的回应:“刘大妈,来了!”“刘大姐,你慢着点!”“刘奶奶,走好!”说到刘奶奶的身世,小街知情人无不潸然泪下。刘奶奶大名刘阿囡,出生于上海一个个体小业主家庭,幼时患小儿麻痹,左腿落下了残疾。16岁时,父母因病在一年之内先后去世。孑然一身的她孤苦无依,无奈之下,刚刚高中毕业的她便在60年代初。千里迢迢投奔支边到新疆兵团的一个远房  相似文献   

3.
买来的灾难     
《理论与当代》2008,(4):52-52
黄小平在2月23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富翁掉进了湖里,高喊救命。一位年轻人划船去救,富翁挣扎着喊:“如果你把我救上来,我给你1万元!”一会儿后,富翁呛了一口水,更是恐慌:“快点,你只要把我救上去,我给你5万元!”年轻人一听,反而把船划得更慢了。而在水中拼命挣扎的富翁,不断开出更高的价位:10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雨后,小男孩在小路上发现一只蜗牛,他蹲下来捡起它,轻轻放进了草丛里。“别乱跑!”奶奶喊他。男孩扬起小脸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救蜗牛。它在马路中间爬啊爬,太危险了,我把它送回家了。”奶奶觉得无趣:“蜗牛知道你救了它吗?”小男孩想了想,说:“它不一定知道。”奶奶问:“那你这好事不是白做了吗?谁会知道你救了这只蜗牛啊?”男孩立刻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救了一只蜗牛,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5.
一天,爸爸问奶奶:“我去医院看病,您哪儿不舒服?”儿子不解地问:“爸爸,奶奶有病,干嘛自己不上医院呀?”妈妈在一旁解释说:“傻孩子,爸爸是公费医疗!”  相似文献   

6.
生日吃面     
在某大饭庄的雅座上,爸爸、妈妈正在给女儿做生日。“小玲,今天是你上大学后过的头一个生日,我们给你祝贺一下。你可要懂得当父母的一片苦心,不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啊!”妈妈激动得说起话来还带点颤音。“好,为我们的大学生干杯!”爸爸举杯说。小玲并不动酒杯,却问:“爸,奶奶怎么还没来?”爸爸欲言又止。“噢,奶奶嘛,看电影去了,是她老人家最爱看的戏曲片,特意给她买的票。”妈妈看了爸爸一眼,赶紧解释说。“干嘛偏买今天的票!我去把奶奶接来吃饭。”小玲说着要走。  相似文献   

7.
《前线》1992,(10)
爱心小婷婷跑着跳着,手里的语文和数学篇子被她的小手攥得有些潮湿。婷婷一边跑嘴里还不住地念叨,95、95……,没等跨进门坎她一声大喊:“奶奶……!”吓了屋里人一大跳。当婷婷把考试成绩拿给奶奶看时,李郁秋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多么好的孩子啊!婷婷今年已10  相似文献   

8.
“是‘干妈’陈茂珍让我享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快乐!”彭小露今年12岁,是云阳县凤鸣小学的学生。1岁半时,她的爸爸、妈妈就双双南下打工去了,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父母每隔两三年才回来一次。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我已是七台河市第六小学三年级学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与人为善的道理。“妈妈,我帮您刷碗吧!”做完功课,我会主动帮家里分担家务。“奶奶,您坐我这儿吧!”在公交车上,我会主动给老人让座。“小同学,我扶你起来吧!”在校园里,看到跌倒的低年级同学,我会主动上前帮助。……“互助友爱”是爸爸妈妈常和我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0.
"快跑!快跑啊!……""救命,救命啊!……"随着一声声歇斯底里的惊呼,一时间,整个汶川县城山体崩塌、尘烟滚滚、昏天黑地、飞沙走石、瓦砾满地,喊声、哭声、呼救声,夹杂着轰隆的山崩地裂声响彻汶川县城上空。  相似文献   

11.
"快跑!快跑啊!……""救命,救命啊!……"随着一声声歇斯底里的惊呼,一时间,整个汶川县城山体崩塌、尘烟滚滚、昏天黑地、飞沙走石、瓦砾满地,喊声、哭声、呼救声,夹杂着轰隆的山崩地裂声响彻汶川县城上空.  相似文献   

12.
71岁的老婆婆得的是中风,弥留时比病时灵醒,且爱忆说往事,絮絮叨叨,最强烈的要求是想见见儿媳姚玲芳。这要求为难了玲芳的爱人曹明远,急得在屋外踱步、搓手,他隔窗望着手拿电话筒的儿子,儿子就等老爸发话,打不打?小孩子憋红脸蛋。“打吧,奶奶要见妈呀!”老曹瞪眼儿子,压低音,“你妈昨黑地才走,咋回哩!”老妈已枯瘦的手,无力地拍打床沿,固执地要见玲芳!曹明远其实已和姚玲芳通过话,妻子在电话里沉默、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6,(11):F0003-F0003
中新药业天津第六中药厂以生产现代中药滴丸制剂而闻名业界,享有“现代中药、滴丸专家”的美誉。拳头产品速效救心丸享誉中外,二十余年来畅销不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亲切地誉为“救命丸”。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06,(9):F0003-F0003
中新药业天津第六中药厂以生产现代中药滴丸制剂而闻名业界,享有“现代中药、滴丸专家”的美誉。拳头产品速效救心丸享誉中外,二十余年来畅销不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亲切地誉为“救命丸”。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6,(9):F0003-F0003
中新药业天津第六中药厂以生产现代中药滴丸制剂而闻名业界.享有“现代中药、滴丸专家”的美誉。拳头产品速效救心丸享誉中外,二十余年来畅销不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亲切地誉为“救命力”。  相似文献   

17.
党在我心中     
小时候,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奶奶经常在我耳边唠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得感谢党啊!那时,党在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模糊的影子。好像是一个人,又好像不是。  相似文献   

18.
冰心——我魂牵梦萦、由衷钦敬的文学家和爱国老人! 去年10月4日,正值她老人家100周岁诞辰(10月5日)前夕,我在福州鼓屏路玲珑鲜花店,订做了一个用100支红玫瑰编成的花篮,冒着阵雨,驱车30公里,赶到她的故乡长乐市的冰心文学馆,如愿以偿地献给了这位中国文坛的“祖母”。 4日上午9点,我在鲜花店订做红玫瑰花篮时,先在鲜红的绸带上写上挽联:“冰心老人万古长青。”店主林小姐看到挽联,惊喜地说:“花篮是送给冰心奶奶的,真是太好了!我在初中的课本上读过她的《小桔灯》、《再寄小读者》……”我问她:“你怎么看冰心老人?”林小姐说:“冰心奶奶心地善良,就像我的外婆。她爱我们,我们也爱  相似文献   

19.
在长治市,随处都能听到市委书记阎爱英关心、救助苦孩子的故事。小高华搂着她的脖子亲昵地叫着“奶奶、奶奶”1995年“三八”妇女节,当时还是市委常务副书记的阎爱英,专程来到长治市社会福利院,看望患有残疾的孩子们。一个叫党高华的女孩引起了她的关注。这个女孩...  相似文献   

20.
被高岗拉去跳舞的陈赓大喊“救命” 1950年11月1日,陈赓从越南高平启程回国。不久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战场。回国途中的陈赓为此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