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肉搜索”刑事规制正当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经过去的2008年是中国法治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网络文化急剧发展的一年,"人肉搜索"引擎响彻中国。而全国人大代表要求"人肉搜索"入刑化的呼声也惊醒了国人,人们开始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反思,以确保其健康、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机制,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近年来,“人肉搜索”虽然在促进言论自由、信息交流和媒体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此,对“人肉搜索”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刑法体系下对其加以规制,更好地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作为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产物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人肉搜索有其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强大威力,但是又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被搜索者的隐私权与搜索者言论自由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自产生以来,就以其非凡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震撼着世人。一时间,大家纷纷加入人肉行列,对自己所希望窥探的信息予以"人肉",似乎整个社会陷入了毫无隐私的透明状态,这让许多人不禁恐慌起来。于是,人们开始审视"人肉搜索"的是与非,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问题又再次将人"肉搜索"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道德审判还是网络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可以在第一时间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但是在道德批判的旗帜下,隐私常被不留余地的曝光,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往往被突破。应让日益完善的各种制度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兴的网络行为模式,"人肉搜索"在受到广大网民追捧的同时,也遭到了各界的批评和指责。本文将从"人肉搜索"的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说对"隐私权""名誉权"的一般理解,分析、界定"人肉搜索"可能侵犯的隐私权,名誉权,并提出相关的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让资讯传播快捷高效。一种借助互联网的人工参与搜索方式一人肉搜索,让人欢喜让人忧。人肉搜索这把双刃剑在伸张现实正义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权利侵害甚至网络暴力,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规范人肉搜索行为,使其既能发挥舆论监督、弘扬正气的作用,同时叉要切实保护被搜索人的合法权利,以扬长避短,实现法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人肉搜索”的道德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既唤醒道德良知弘扬网络正义,又侵犯隐私引发道德问题,甚至蜕变为“网络骚乱”。加强正面引导和法律规范,充分发挥其价值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助推中国道德和法治文明提升。  相似文献   

9.
由"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舆论暴力"愈来愈成为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意识形态的根源,体现了在网络世界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以及单向度性.为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意识形态为引导,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开展网络伦理教育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真论在监督社会、维护公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化解网络舆论可能引发的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是网上侦查的有力工具,但也存在着暴露个人隐私之类的侵权行为。网络表达推动着民主建设的同时,也凸现出了网探的群众基础与法律盲点。公安在运用网络侦查时也有法律障碍。警方发帖让网友提供线索是否侵权,网侦中的群众路线如何体现,等等,都需要在案侦实践和法治建设中找到答案。网上调查只是司法调查的补充,不能回避“人肉搜索”用于网侦的局限与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的入罪化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人肉搜索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性质,是否具有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加以思索并提出合理应对的措施。文章着重于人肉搜索入罪化的价值选择和路径分析,以期在理论上对应人肉搜索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不断发生的“人肉搜索”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新兴事物很多思考。“人肉搜索”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良社会效应,很多事件表明,如果不对“人肉搜索”加以合理的引导与规范,“人肉搜索”会突破理性与法律的界限,成为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的强大工具。  相似文献   

13.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肉搜索”行为在网络中的双重角色扮演体现了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现实中话语权的缺失和对网络言论自由限制的缺位是导致“人肉搜索”被滥用的深层次原因。在相对保障模式下,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认为规制“人肉搜索”滥用的关键在于完善合理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立法。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在发起"人肉搜索"的情形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有了新的特点:公民受保护的隐私权范围更广,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影响面更大,公民寻求救济的难度更高。在"人肉搜索"下保护公民隐私权,应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明确隐私权的法律地位,制订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明确网络隐私侵权的举证责任承担,明确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确保诉讼法能真正地保护实体权益。同时公民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宪法视野中的刑事搜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行使侦查权的重要方面,但在其实行过程当中时有发生的侵害公民人身和财产等宪法权利的事件,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刑事搜查及其制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在不违背宪法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刑事搜查在追诉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刑事诉讼中,搜查是一项常见的侦查行为,具有行为的强制性、程序的严格性、结果的双重性等特征。因此,搜查应被慎重适用。而有关搜查的适用条件,则可以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17.
涉及"网络言论自由"的案件如今已屡见不鲜,纵观我国现行立法,在有关网络诽谤犯罪的预防与惩治过程中暴露出理论研究滞后、司法实践尺度混乱、司法解释缺失以及监管秩序不完善等漏洞。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互联网犯罪日益猖獗的现象使人束手无策,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及时介入、充分保障网络环境有序发展,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