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足迹曾踏遍建宁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红色趣闻。巧捉鱼在建宁期间,一天傍晚,毛泽东路过濉溪码头,看见几个战士正在河边洗衣服,便走到战士们身旁,和他们聊起天来。突然,他发现河里有许多小鱼,顿时心头一亮:如果能捉些小鱼,让炊事员加工一下,不是很好的菜吗?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并同战士们研究起捉鱼的办法来。毛泽东让几个战士分头找来了竹竿、篾片和一块两尺见方的纱  相似文献   

2.
正明月曾照见长征路上红军的苦痛与牺牲,也曾照见他们的喜悦与胜利。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秘密渡过于都河,踏上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其间红军战士们度过了两个中秋节。在紧张的行军过程中,他们在中秋节这天做了些什么?他们是否曾抬头望见那一轮高悬天际的圆月?借由红军战士们当年写下的长征日记,我们可以具体而  相似文献   

3.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四月的北京暖意融融。但更让人温暖的是北京武警总队"雷锋班"战士们在社区服务的一幕幕。周六一大早,北京武警总队七支队九中队六班的战士们已经在木樨地社区摆好了桌子、工具,开始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了。社区宣传栏旁,是战士们为给社区居民测量血压而支起的桌  相似文献   

4.
正在关于红军长征的众多故事当中,有一个红军战士们用茅台酒洗脚的"故事"流传甚广,以至于成为茅台酒的神秘传闻。那么,红军战士究竟有没有用茅台酒洗过脚呢?朱笠夫编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写道:"开始发现这酒坊的士兵,以为‘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可惜数缸美酒,已成为脚汤。"读罢这段文字,似乎红军战士用茅台酒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从事韦杰中将传的采访、撰写,在领略了他在战争年代里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战将风采时,不禁为他那种对党忠心耿耿,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又总是一丝不苟的博大胸怀深深震撼。从他下连队当兵那段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中,可见一斑。 那是1958年初夏,韦杰刚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不久,就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将军下连队当兵”的号召,来到驻重庆某团“红二连”当兵。 在他下到连队不久,连队战士要求与他合影留念,于是请来团里的新闻干事照相。这天,战士们高高兴兴地挤到韦杰身边。 “不要挤,先等一下再照。”韦杰招呼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呀?我们着装上有什么不符合上级规定的?” 韦杰的话,令战士们面面相觑。尽管炎炎夏日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名垂青史的渡口选在了吴堡县的川口村。战士们只知道“旅长”要过河。“什么旅长那么大气派呀?”明知道是为了保密,调皮的战士偏要去问。 举目黄土地,毛泽东无限感慨:“陕北的小米吃了十三年,实在不愿意离开呀!”大青马仿佛知道主人的心思,跃入滔滔黄河,游回西岸。毛泽东却再也没有回到这里,尽管他一再想回来。  相似文献   

7.
1928年深秋的一天.一支20余人的红军特务队行进在大别山南麓的羊肠小道上.队伍中有位看上去乳气未干的小孩,不时瞻前望后,模仿着战士们的姿式,抬头挺胸,大步前进,稚嫩的脸蛋上透出几分威严.“小家伙,今年多大了?”一个高个子战士拍着小孩的肩膀问.“13岁.”“这么小,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富人欺负我,没地方去!”  相似文献   

8.
22、风趣而真诚的爸爸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段往事:当年,爸爸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同战士们在一起,与他们接触,和他们谈话拉家常。他一会儿问这个战士是什么地方的人,一会儿问那个战士是什么时候参加队伍的,再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和战士们说得贴心、打得火热。因为爸爸那时常爱穿便服,人们都觉得爸爸随和,有的战士看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有力气,又不认识他,便认为爸爸是个老百姓,是个民伫。一次行军,他走在战士们中间,有一个战士走累了,就对爸爸说:“你帮我扛会儿枪吧”爸爸冲他笑笑答应了。把战…  相似文献   

9.
正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战士们经常吃不上饭。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一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他的黑骡子身上。这匹骡子驮物资、背伤员,立下大功,彭德怀视它如战友,可眼下,战士们一个个体力不支,彭德怀决定杀了骡子以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0.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四月的北京暖意融融。但更让人温暖的是北京武警总队"雷锋班"战士们在社区服务的一幕幕。周六一大早,北京武警总队七支队九中队六班的战士们已经在木樨地社区摆好了桌子、工具,开始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了。  相似文献   

11.
创建珠河东北抗日游击队,率领抗日部队从事英勇的抗日游击战,在开辟游击区、根据地过程中,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与广大战士、群众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受到了战士和群众的称赞和爱戴。赵尚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1948年阳春三月,中原大地春意盎然,麦苗青青,花香四溢。华东野战军正在河南濮阳进行整训。 一天,朱德总司令在陈毅司令员的陪同下,来到十六师六十八团视察。朱总司令来到伙房,询问战士们:“你们的伙食好不好?” 战士们齐声回答:“好!” “你们的连长好不好?”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一位战士大声地说:“连长打仗很勇敢,就是很会骂人!” 朱总司令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十六师是陈毅的老部队,是在江西信丰油山红军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六十八团指战员一看朱总司令和陈毅司令员来了,纷纷围拢过来。大家都想看看朱总司令的风采。 为了满足指战员们的心愿,朱总司令决定举行一场报告会。 当天晚上,在濮阳城东北部的一片草滩上,搭了一个临时戏台,专门用一部汽车起动发电机发电,戏台上挂着一个又大又亮的灯泡。十六师、十七师、十八师每个连队选出30名代表到会聆听朱总司令的讲话。 草滩上黑压压地坐着3000余人。大家都以激  相似文献   

13.
黄鹤 《廉政瞭望》2013,(10):67-67
1956年,卡斯特罗带兵在古巴东部山区建立根据地。根据地条件极其艰苦,手术刀用完了,军医只能用刮胡刀片为伤员做手术。不久,刮胡刀片也所剩无几,卡斯特罗就带头蓄起胡须,并下令战士们也要如此,好留下刀片做急用。可一周后,卡斯特罗发现大家都没有执行命令。他把战士们召集起来,指着自己的胡子说:“如果哪个人的胡子跟我一样长.就可以领到10块钱奖金。”可半个月过去了,没人来领赏。卡斯特罗不得已,又对战士们说:“如果你们的胡子不见长,就交10块钱罚金!”几天后,战士们都主动来交罚金。“胡子再不长,今后定期交钱。”卡斯特罗大声吼道,准备带罚金离开。  相似文献   

14.
行军路上     
1931年4月底,武夷山区春色正浓.远近峰峦叠翠,漫山的杜鹃花.一丛丛、一簇簇,那么火红,那么鲜艳……崎岖的山道上,红十军队伍正由赣东北向闽北急速地行进着.战士们身穿蓝灰色军服,手持枪械,背着简单的行羹,肩上还斜挎着一个十来斤重的米袋.连日来,战士们跋山涉水,日行军百余里,但个个精神抖擞.傍晚,红十军第三团二营四连在闽赣交界的司前附近一个小村里歇脚.“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按惯例,各排在一块空场地上整队点名、清点人数.“报告连长,三排战士陈天佑失踪,下落不明……”听到三排长紧张地报告,吃惊不小.这时,场地上也有些骚动,战士们议论纷纷.“莫非陈天佑开小差了?这可是咱四连从未有过的事啊!”“别看他平日嘴硬,今朝到闽北,敌人还没有露面,就溜得没影了!”还是班长细心,考虑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他说:“大家先别瞎嚷!好好想想看,小陈是在哪里掉队的?”“小陈虽说是新战士,可打仗并不怕死.他这个人平时有点恋家,下午行军时,我看他情绪不是很高,象是有什么心事似的,总拉在后面,一句言语也没有.部队离开石塘向桐本关进发,就等于离开了赣东北,他会不会中途返回……”一个战士轻声嗫嚅着,不太有把握地向班长提供情况.  相似文献   

15.
孙明沁 《党的建设》2007,(12):40-41
早在战争年代,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以"兄弟"相称。在一次庆功会上,战士们等待坐官轿、骑大马的朱德到来,谁知他却步行来到会场,自我介绍:"兄弟便是朱德。"此事在  相似文献   

16.
一个战士们喜欢的英雄 金敬迈,1930年生,南京人。1949年6月,他在武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金敬迈长得机灵,记性又好,被挑进了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  相似文献   

17.
一位师政委下连当兵,毛泽东向全军推广1958年《解放军报》、《国防战士》、《云南日报》相继发表了一篇通讯,报道一位老红军战士下连当兵的事迹。报道说,这年2月,解放军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政委何云峰(后曾任成都军区、福州军区副政委),身穿战士服装,佩戴列兵军衔,来到“红军团”第八连第一班当兵。何云峰一到连队,完全按照一个战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连队纪律,不论是外出开会或到服务社买东西,他都要向班长请假、销假。早上争着打水扫地刷厕所。有时开会回来晚了,战士们都已入睡,他就悄悄地查铺,帮战士们盖好被子,然后才上床睡觉。班…  相似文献   

18.
新兵们望着眼前这个人:扣子少了几个,棉袄漏出了白花,鞋子上还打着补丁——这是毛主席吗?没准是化装的吧! 倒是富农的儿媳认出来了。“这不是毛主席吗。”“哪是毛主席,他叫李得胜。”“你骗人,我家挂着他的像哩!” 毛泽东侃侃而谈,战士们听得入了迷。他们这才知道毛泽东就是毛泽东,谁也装不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印边境的几次较大的反击战中,印军被我军打得溃不成军。父亲所在的六连在追击印军时,已深入对方边境,追着追着,印军已四散奔逃,很快不见了踪影。当时连长命令大家等待上级指示,就地扎营。 第二天,忽然下起了大雨,战士们没有带雨具,连长命令大家,准备返回大本营。战士们冒着大雨,踏着泥泞返回,有的战士还开玩笑说:“别看印军打仗不成,他们国家的雨还真厉害。”大家都笑了。当时,雨越下越大,十几米外已看不清人。部队正前进着,最前面的战士忽然大叫:“有敌军!”大家马上端起枪,最前面的战士已扣动扳机。对面的印军也已发现  相似文献   

20.
“好”站长     
共产党员郝崇民,是武警延边边防支队广坪边境工作站站长,带领20多名战士驻守在荒无人烟的边境线上。他爱岗爱兵,身先士卒,战士们称赞他是名副其实的“好”站长。 这个站驻地海拔900多米,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25公里,长年吃不上新鲜蔬菜。1995年3月,郝崇民到任后,决心为战士们解决“吃菜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