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人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这里试图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悖论以及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演进历程,并且进一步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照,比较分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流变,以此为我们今天的思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演化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期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统治英美的古典自由经济思想在当代的翻版。大约从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新的“干预主义”取代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地位。与此同时,人们普  相似文献   

4.
江轶 《湖湘论坛》2009,22(5):118-121
中国近代改良派早期维新思想是指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以开明封建士大夫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上层的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他们的思想对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开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知识分子凋零的时代十年前,专门研究近代知识分子凋零现象,并以《最后的知识分子们》一书奠定地位的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ecoby)在《乌托邦的终结: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一书里,重提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华兹华斯的一段轶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及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热情参与政治论争,形成了以《独立评论》等刊物为中心的论政场所,完成了由学术到政治的转变,并实现了与政府的人事结合。此举加快了国民政府独裁体制的形成,给国民政府行政院的施政方式带来一些新变化。但是自由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由于受制于国民政府政治制度大环境之局限,注定其殊难施展宏图。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学术思想的继续,是先进知识分子前仆后继向西方学习真理的继续,而学术思想领域的“革命”成为时代思潮,体现了时代精神。这期间,西方各种思潮、学说纷纷传入中国,学术思想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等。而就中国学术理论思维形态的发展而言,正经历着创新和转生,这是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胡适是始于“五四”的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使西方自由主义在“五四”时期,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信仰自由主义的胡适,在三十年代却转向了对专制独裁的政治依附,这也是历史事实。八十年代的胡适研究,侧重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对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观,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向明 《思想战线》2004,30(5):110-114
"五·四"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高潮时期。"五·四"背景下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流转情况,"五·四"知识分子是在何种程度上领会自由主义,有无中国式的创造转化等问题都是耐人寻思的;从"五·四"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不同侧重与选择,可以洞察到"五·四"文学由反传统文学、建立人的文学急促向阶级文学、革命文学流变的内在原因;从而对自由主义在"五·四"文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又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长期延续着经验型的传统农业化。从19世纪后期起,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实验农学伴随着西洋人的纷纷来华而传入中国。19世纪末,中国开始效法欧美各国和日本,兴办农业教育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附设农事试验机构,将近代农业科学知识、农业科研成果介绍给广大农民,从而推进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不要曲解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与萧功秦先生商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刘剑君萧功秦先生在《走向新现实主义: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刊于《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3期,以下简称萧文)一文,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观点。自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患有“理念崇拜”...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新文化运动是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形成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深刻转变。然而,新文化运动因其特殊背景存在深刻悖论。近代民族危机使新文化运动具有强烈的文化工具主义特性,与救国图强相关联的"民主、科学"价值得到彰显,而更为重要的"自由、人权"等价值被忽略;民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观诠释中具有乌托邦特征;新文化运动主流在  相似文献   

13.
谭会乐 《传承》2010,(12):68-69
《观察》周刊(1946-1948)产生于抗战胜利后各社会阶层纷纷介入政治、议政参政的高潮时期。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此发表言论,呼吁和平建国、鼓吹自由民主、批评时政,又不忘进言献策,起到了启发民众觉醒和推动自由主义运动的作用。由于战争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对自由知识分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经济上使之破产,政治上使之分化和对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重建社会重心"的努力终于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二十多年来 ,美国新自由主义在本国主宰了经济政策的制定 ,英国新自由主义也对西欧大陆和日本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尽管美国对外不断地把自由主义强加他国 ,但自由主义仍遭遇了强有力的抵抗 ,从而削弱了影响。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转型国家 (除中国外 ) ,美国要么间接通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世界银行 ,要么直接向它们施压 ,成功地逼其就范。新自由主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前统治英美的古典自由经济思想在当代的翻版。大约从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 ,新的“干预主义”取代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地位。与此同时 ,人们普遍认识…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思潮在欧洲各自代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而斗争.20世纪初这两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后,自由主义愈益衰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主义重新在中国抬头,人们对自由主义有三种不同态度.斥责自由主义与倒向自由主义均为极端,理应既借鉴又超越自由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华民族处在空前的生死存亡关头。其时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经过深刻反思,认识到中国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向西方人学习近代科学技术。而要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真正学到手,首先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体制、内容、形式等进行彻底的变革,即大力推行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肖高华 《求索》2010,(1):204-207
代议制是一种根源于欧洲政治文化传统的近代政治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中国思想界构建现代国家的主旋律。然而,到五四前后,代议制移植出现了重重危机,是存是废,思想界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分别提出了议会主义改造方案和非议会主义取代方案。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并略陈己见,以补以往该课题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主义并非中国土生土长。在西方殖民主义一步一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并成为中国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天性豁达的包容性没能挽住自由主义失败的历史命运。近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没有化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没有吞噬自由主义的结局为我们重新理解、阐释自由主义的原则和内容,重估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影响留下充足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常慧林 《求索》2012,(6):63-65
在漫长的以"革命"为历史主题的20世纪,以质疑乃至否定知识分子及知识价值为表征的反智主义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发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自五四新文学对"劳工神圣"这一口号接纳起,在之后的"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乃至"十七年"部分红色经典中皆可见其踪迹。甚而,在某些自由主义作家的某些作品中也不乏对此思潮的呼应。换言之,在新文学开创的现代知识分子叙事传统内,对知识分子价值进行解构的反智性书写业已形成线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鄢烈山 《同舟共进》2011,(11):10-11
历史的惯性 2011年中秋节前夕,在《新快报》上读到殷海光的名篇《赶快收拾人心》之节选。我的湖北老乡殷海光(1919-1969),是中国著名的自由主义者,李敖称之为“五四之后中国最后一个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