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千方百计促使农民增收,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级党组织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组织,千方百计唱好这出“重头戏”。  相似文献   

2.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收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县一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朱总理的讲话精神,必须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效益引导和行政推动力度,通过结  相似文献   

3.
怀化是个农业大市,但农业大而不强。要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结构调整,在“创特色、上规模、树品牌”上不断探索新思路,取得新突破。一、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创特色。一是要从加强种苗工程建设入手,发展特色产品,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通过多年来的种苗工程建设,怀化农业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品种资源库,水果业的脐橙、冰糖橙、辰州香柚、金秋梨、靖州杨梅,畜牧业的雪峰乌骨鸡、武雪山羊、通道黄牛、辰州麻鸭、溆浦鹅,中药材业的茯苓、天麻、紫珠、黄姜等,都是具有怀化山区特色的品种,要集…  相似文献   

4.
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丽建 《求是》2005,(1):40-41
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近年来,济宁市牢牢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地拉动了农民增收。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178元,比上年增加205元,增长 6.9%,为近 6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实践说明,结构调整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挥比较优势抓调整、促增收农业的比较优势,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利 用 地域、区位、生 态、资 源、资本 、劳 动力、种 养习 惯等特点,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集中发 展具有明 显特色的 …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农民增收难也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一号文件”对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产业所所长马晓河认为——  相似文献   

6.
李嵘 《奋斗》2004,(4):30-31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全省大力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自1998年农业进入新阶段以来的最好时期。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制定了促  相似文献   

7.
沈平 《理论研究》2002,(4):28-30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一个关系农民与城市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性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影响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不合理的农业内部结构、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不稳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有步骤、有重点地对三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三农"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最终要反映在农民利益问题上,说到底也就是农民增收问题。1、农民增收关系到城乡差距缩小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呈不断上升趋势,1978年到1984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阶段,年均增长率高达15.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从1978年的2.6缩小到1984年的1.8,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之后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但随即又迅速趋缓。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达到改革以来的最大值3.1。而有的专家估计,如果算入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9.
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是中央1号文件的关键词之一,是2004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中央1号文件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将它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陈士奎 《实践》2002,(4):19-20
一、云南具有把畜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优越条件   白恩培同志在省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要“努力把畜牧业培育成一个大支柱产业.“这是从我省实际出发而作出的科学抉择,是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所谓支柱产业,一般是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而加快发展的那些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能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产品.我省的畜牧业就是具备上述特征可以培育成为大支柱产业的产业.   ……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新农村涉及方方面面,但最关健的一条必须围绕农民增收这个重点,寻找致富门路,才能更好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使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政绩不在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有多高,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而在于这一切是否能够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地增加收入、不断地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     
“中国是欧洲和非洲的混合物:4亿人和我们差不多,9亿人跟非洲差不多。”瑞士驻华大使在谈及中国城乡差距时曾这样说。直到今天,农民收入问题仍然是决策者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农民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对于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农民整体增收仍然乏力,不得不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其深层原因。笔者通过对农民增收实践的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致命因素,是农民素质的普遍低下。这里讲的农民素质是指农民能够满足增收需要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对农民增收而言,最关键的素质是能力素质。具体讲就是农民是否具备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把握和自觉运用能力;是否具备接受和把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是否具备摆脱封…  相似文献   

15.
章毅  刘春茂  周边疆 《求实》2001,(8):49-51
本文通过对我省 2 0 0 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 95 0户样本农户调查分析 ,认为农民收入差异实质上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差异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差异的拉大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差异的拉大 ,因此 ,要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海东地区现有总人口154万,其中农村人口132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5%;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67.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51.2%。面对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实际,近年来,海东地区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力度,劳务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政绩观的不同角度.比较充分地论证了促进农民增收是个重大政治问题的观点,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三农”工作必须为、大有为的思想,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村综合发展和农民身份变迁问题,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实现农村综合发展和农民到市民身份的变迁,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为了让老百姓口袋中钱增多,必须着力推进非农化和城镇化,这是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推进非农化,以减少农村劳动人口和农业劳动者为主。在县域经济的构成中,农村经济份额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推进非农化,首先应不断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是一个重点;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光 《新长征》2006,(1):47-4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难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和集中体现。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矛盾,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结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省各地先后隆重表彰了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本刊也连续选登了12位受到各地表彰的优秀乡镇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这些被老百姓称为"爱民书记"的基层干部虽然工作的条件各不相同,他们的先进事迹也各具风采,而他们之所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实实在在为当地农民群众谋得了利益.应该说,这些在基层天天和农民打交道的乡镇党委书记不仅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回答了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同时也以他们在农民增收上的突出业绩为基层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