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自八十年代以来,经历了两个高峰,即1984年和1990—1991年,而按市场价格计算出的农民收入,1984年比1983年低5.1%,比1985年低4.2%,1990年比1989年低14.3%。在1989年至1992年期间,粮、棉、油单产平均增长分别为3.3%、-4%和4.3%,总产量年均分别增长2.8%、6%和8.2%,但1992年农产品收购价比1989年下降1.3%,使农民少收入56个亿。为什么会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呢?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计划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农民生产的产量越多,其出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就越多,即产量与收入的变动是同向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动不断变化的,当农产品的供给量(产量)增加时,则其价格将下降,如果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产量增加的幅度,就会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在这里,农民是否能在增产的同时达到增收的目的,取决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所胃需求的价格弹性,亦叫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根据需求弹性的原理,如果需求弹性大(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则产量增加时,收入也会随之增加;如果需求弹性小(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日本以独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稳定物价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价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其稳定物价的成功做法:一是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以蔬菜为例,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状况极易受气候影响,价格波动的频度和幅度远大于其他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农民负担农民负担,是指农民除自己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和其他自身消费之外的一切支出。根据其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税收负担、价格负担;公开性负担和隐蔽性负担;合理性负担和不合理性负担。税收负担指国家的各种税收,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教育附加等;价格负担主要是指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两方面牌市差价的负担,也就是国家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方式,农民少收入,而购买高价农药、化  相似文献   

4.
徐祥临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增收渠道基本有三条:一是发展商品性农业,商品性农产品大大增加,农产品价格放开并大幅度提高;二是兴办乡镇企业,农民从非农产品中获得了大量收入;三是进城务工,在农村以外获得了大量收入。但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幅度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其基本原因是上述三条农民增收渠道中的供求关系,都在发生不利于农民的变化。目前,很多人寄予希望的农民增收渠道,主要有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的城市化。就农业结构调整而言,面对目前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乡镇企业是加速农村城市化的主体力量,但供过于求的宏观经济形势制约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在于寻找新的增收渠道。如果我  相似文献   

5.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这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7个方面。 (一)农产品顺畅销售及价格支持机制。农产品销售收入是农民的最基本收入,在粮食主产区甚至是不少农民的主要收入。保证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笔者认为,因为只有大力发展小城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由来已久,目前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也较低,农业产品涨价的空间缩小。一些农业产品,比如小麦,价格甚至超过进口到岸价,通过涨价来增加收益的可能性较小。而农产品中活劳动成本,由于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养老、教育、医疗等费用提高,…  相似文献   

7.
曾建民 《学习月刊》2012,(19):40-41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消费者承受"买农产品价格高"之重,农民"卖农产品价格低"却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这种农产品价格的"一低一高"现象表明,农产品流通体系已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两难并存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的运行绩效。一、相对落后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只能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制约了农产品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比较利益与农民增收自1996年以来,农产品销售不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呈低落之势,导致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减速,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1999年与1996年相比较,国内物价总指数跌幅为8.5%,而粮食与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则分别下降了24%和23%,跌幅明显大于国内物价总指数跌幅。估计同期非农产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实际上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目前就是增收的问题。农民增收的意义,我们是十分清楚的,然而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却并不是简单的。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罗源 《共产党人》2005,(22):43-4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状况大体经历了“三增一减”的四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多,使农民的收入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潮。从1990年至1996年,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逐年递增,而农产品的价格未变,致使农民收入下降;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民进入市场的障碍主要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现行的农产品价格体制特别是粮食价格体制不合理 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中,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决定了我国农民的绝大多数要以出售粮食产品的方式进入市场,但现行的粮食产品价格体制却并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在粮食价格的形成上,基本上是以国家定价为主,市场因素对价格的形成影响不大。近两年提出对合同定购粮实行“保量放价”政策,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落实。即使是纯粹通过市场定价出售给其它私营粮食经营者的这一小部分粮食,其价格往往也受国家收购价格的影响。这种主要由国家定价而不是由市场形成的粮食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增值妙法有些农产品,本身质量很高,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但由于销售手段或包装跟不上,往往卖不出好价钱。下面介绍几种投资不大,但能使农产品增值的方法。加工再售。初级农产品因“卖相”差难以占领市场,价格也不会太高,进行粗加工、精加工之后,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增强,往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葵花籽,卖生的一公斤价格约为2.4元,而炒成五香瓜子一公斤价格变为8元。包装后再售。长期以来,农民习惯出售原始产品,地里收打下的产品,原本照样拿到集市卖,价格根本上不去。其实,“货卖一张皮”,好产品还得配上好包装。如果对农产品进…  相似文献   

1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何如此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迅即拉大,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国执行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再加上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不景气,并且由于农产品成本的提高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低下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今天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松滋市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130元,比上年增长 2 4%,在三年遭受“两涝一旱”大灾的情况下,有这样的增长十分不易。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幅还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滞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通过对该市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增收主要是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农产品提价。由于城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乡镇企业全面改造升级,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相应下降,农民外出打工、从非农产业增收渠道变窄;粮食、棉花、生猪、水果等主导农产品价格提升的趋势不很明显,完成今年农民增收目标难度很大。对此,…  相似文献   

15.
11月19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今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  相似文献   

16.
省外发展潮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郊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68.6元,同比增加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96.7元,同比增长9.2%。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今年一季度北京农民收入增长快,亮点多。一是生产性增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家庭经营增长突出。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性收入达2160元,同比增加222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9%。二是农产品价格上升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收入达219元,人均增收27元。三是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58元,同比增长12.8%;家庭经营第…  相似文献   

17.
《理论导报》2010,(10):2-2
<正>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为正厅级机构,内设17个处室,在全省11个设区市设置正县处级调查队、38个县(市、区)设置正科局级调查队。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城乡居民收入、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品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农产品价格、房地产价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景气、采购经理、畜牧业监测、退耕还林监测、农村贫困监测、农民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9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今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我国当前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增收是影响整个社会收入倍增计划的短板,要使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关键。根据云南地方经济特色,必须从农产品流通的角度,探索发展现代物流以提高农产品增值服务,进而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探索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2010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提高0.03元,稻谷最低收购价也相应提高,并力争在春播前公布。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规模,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分享产业链各环节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