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舒国增 《政策瞭望》2013,(12):19-21
改革的实质,说到底是一种权力再调整和利益再分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方向选择.于是有了姓“社”与姓“资”、姓“公”与姓“私”的争论,有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姓“社”、姓“资”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推动改  相似文献   

3.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很多解释。开始,人们认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后来,却说成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或者是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还有人对“三个有利于”的具体表述和具体内容提出种种问题。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一)邓小平同志的原意是什么?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1—2月巡视南方的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经济特区理论则是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一整套经济特区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特区理论体系。第一.经济特区的性质性“社”不姓“资”。经济特区的性质是什么?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这是经济特区一成立便索绕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特区,正确地制定特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不搞争论”的主张,并说这是他的“一个发明”,可见,邓小平本人是非常重视这一思想的。时下,“不搞争论”已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有的人将“不搞争论”任意夸大,随意使用,结果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有的人以为“不搞争论”就是不问是非、对错,不问姓“资”姓社,不问姓公姓私,结果在人们思想领域造成了很大混乱;还有的人对“不搞争论”表示不理解。“这么多问题为什么不让争论呢?”“真理愈辩愈明嘛!”如此等等。那么,邓小平为什么提出“不搞争论”呢?究竟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本文所称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世瞩目,适时成功、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深,内涵丰厚,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充满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结合,回答了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工作指针,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为了深化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本刊将组编连载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专题论文,以资广大读者学习和践行、  相似文献   

8.
时事学习     
新生的股票市场猴年春节过去,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催动了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人们陌生的股票市场姓“社”姓“资”的问题迎刃而解,可以大胆地进行试验。今年以来,不少地区在深化企业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时,纷纷发行了股票、债券,把进行股票市场试点作为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股票热”。方兴未艾的中国股市,翻开了我国经济改革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教学难点探讨○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的“不搞争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不搞争论”的主张,并说这是他的“一个发明”,可见,邓小平本人是非常重视这一思想的。时下,“不搞争论”已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有的人将“不搞争论”任意夸大,随意使用,结果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有的人以为“不搞争论”就是不问是非、对错,不问姓“资”姓社,不问姓...  相似文献   

10.
有人写文章说:“三个有利于”“既没有公与私的标准,也没有姓‘社’姓‘资’的标准”。这种观点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都可以干,管它姓“社”姓“资”。一段时期,这种观点相当流行。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之类说法。对这种观点和说法,开始我也有同感。可是认真读一下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就觉得不对了,可以肯定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姓“社”而不姓“资”;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Z1)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特区姓“社”不姓“资”1月19日,邓小平一行来到深圳。他在省市负责同志的陪同下,乘车观光了深圳市容,看到深圳的马路纵横宽广,高耸入云的大厦,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看到这繁荣的景象,邓小平很高兴。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这段谈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思想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月下旬,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在深圳发表重要讲话,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以更快的速度前进。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的思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告诫我们:“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中姓“社”姓“资”的问题,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三个有利于”体现着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有利于”体现着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董德刚(本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四大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使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本文联系宜城县的实际谈点对解放思想的肤浅认识。一、要在姓“资”还是姓“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敢于“冒”的胆识。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不少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不要抽象争论姓“资”姓“社”问题,不少文件,文章也明确写进冲破姓“资”姓“社”困扰,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尽然。比如,有的等待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4):84-84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  相似文献   

17.
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就当前的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发表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意见。他谈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由于诞生于战争与革命年代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共同胜利论”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巨大差距,超越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愈越阶段的“社”,其优越性的发挥不可能在革命刚一胜利就立即呈现出来,而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带有姓“社”姓“资”的性质,但作为二者的具体实现形式,则不可简单冠之以姓“社”姓“资”。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如何认识当代的“社”与“资”,就更应从以往冷战时期只讲它们对立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而应看到二者相通和相同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何小霞  武夷樵 《前沿》2004,3(5):3-5
在改革开放中 ,为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全面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 ,市场经济又强化了单纯经济增长观念的影响。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和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邓小平理论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小康社会建设中 ,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下总的简称“三项标准”或“三个有利于”,分别则简称“生产力标准”、“国力标准”、“生活标准”)关于“三项标准”的性质,现在有三种理解:一是归结为“性‘资’姓‘社’问题的判断标准”,二是归结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三是归结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