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守贵 《工友》2010,(9):24-26
荆州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自成立以来,本着"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宗旨,倡导"以非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调解人员以"五心"为标准,即对待当事人要爱心、对待调解工作要诚心、接待当事人要热心、调解案件要耐心、提供法律咨询要细心,认真受理和调解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筑起了劳动争议调解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
龚万和 《工友》2009,(5):18-19
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一般群体事件较多,发生事件速度快,容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区总工会建立了以职工法律维护中心为主体,街、乡、开发区职工法律维护工作站为支撑的调解劳动争议的工作体系。哪个街道发生农民工劳动争议,就由街道、社区工会维权站联合出动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3.
李达明  林龙婷 《工友》2009,(5):50-51
为依法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4月14日,宜昌市总工会、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联手成立宜昌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这是湖北省首家地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09,(9):57-57
江苏南通市总工会李仕春、汪俊来稿,介绍了该市总工会积极参与建立专业化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努力构建社会化“大调解”格局的做法。一是精心谋划,合理设置。市总工会指导县(市)区工会与当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设立专业性的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并出台了相关运行规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2,(7):32-33
针对企业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薄弱、区域性和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不平衡及劳动争议案件特别是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快速增长等问题,成都市总工会创新思路,借鉴网络理念。在全市推出了“方便职工维权网络”,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和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下半年,河北省总工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劳动争议调处情况调研活动。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了近4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数据;实地走访调查了80家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30家,非公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50家);现场查看了市、县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档案:召开了33个有市县两级人社、司法行政、法院、工会、信访等部门负责同志及企业职工、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8年2月,唐山市某商贸公司在实行股份合作制中,强迫职工入股,对不愿入股的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不退已交的风险抵押金,引起职工不满。2月27日,10名当事职工到唐山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唐山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受理了这件争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6,(10):23-23
青岛市:法院委托工会调解劳动争议案件,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新机制2006年3月20日,青岛市总工会和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委托工会组织调解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实施以来,4家试点法院共委托工会组织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3件,已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8,(3):57-58
介绍了该市总工会从社区工会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社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拓宽劳动争议调解渠道,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原则,积极预防和及时调解各类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0.
宜昌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堪称"便捷高效"2009年6月3日,在宜昌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白池村三组25岁农民工张某,坐在轮椅上含泪收到伤残赔偿金79.0632万元。此案从接案到调解协议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劳动争议处理体系中,调解是重要一环,是工会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处于基础地位,被称为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但现实中我国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在争议解决中的作用日益弱化,当事人对仲裁和诉讼的偏好进一步增强,使专门调解组织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市永川区工会尝试建构"区域性专业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取得了由总工会组织领导、以律师事务所为平台、与法院联动的创新经验,并大胆提出进一步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2.
余明忠  邱衍喻 《工友》2007,(4):15-17
近年来,武昌区总工会顺应时代的要求,把工作重心牢牢地定位在“维权”,先后建立了武昌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和四个分站,以及农民工维权中心,建立了区政府劳动部门、工会、企业家协会三方协商机制,健全了区、街和116个规模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尽职尽责做好稳定工作,促进了武昌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劳动争议及调解工作的情况,江苏省盐城市总工会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劳动仲裁委的协助下,重点调查了全市人民法院2006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的数量、分布、诉讼原因、审理结果。同时还对20家企事业、12家区域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和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不同类型企业的323名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市、县(市、区)劳动仲裁委2006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进行了统计,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调解劳动争议既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平台,又是工会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切入点。福建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过程中,着力推动政策法规完善,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提供制度保障;着力加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奠定物质基础;着力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形成调处劳动争议的合力;着力发挥监督作用和多元调解相互衔接作用,进一步畅通掌握劳动争议的信息渠道,不断健全工会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作用,首先要帮助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制度;依法调解劳动争议,做到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为职工诉讼提供法律帮助;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建立健全预防预警制度,防止激化矛盾,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11,(2):12-13
北京市总工会2011年1月25日召开第十二届六次委员(扩大)会议,会议提出2011年北京市工会工作将以维权和服务为中心,着力开展新建10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继续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实现全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万件,调解成功率不低于50%:实现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7.
王敏 《中国工运》2008,(5):25-2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劳动争议处理直接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是工会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贯彻实施,本刊邀请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有关同志撰写文章,以帮助和指导各级工会干部做好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玲 《时代风采》2011,(10):15-16
一年多的时间里,农民工陈朝金不断奔波于治疗和“私了”之中,让他们一家身心俱疲。在昭通市鲁甸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他的工伤赔偿终于有了一个了断。  相似文献   

19.
黄龙 《中国工运》2008,(5):27-29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关键环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基本维持“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仲裁程序,特别规定对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力图将多数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予以解决。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的地位。三方原则是劳动争议仲裁的一项重要原则。认真推动落实这一原则,对于工会依法参与仲裁,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劳动法律实施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的劳动争议呈现出数量多、类型多、群体性劳动争议多、调处难度加大等新特点.工会面对这些新特点,应通过民主管理、协商等方式在争议发生前介入.在社会化、多元化调解大背景下发挥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核心作用,通过仲调对接、诉调对接、委托调解等方式参与仲裁和诉讼,通过劳动争议预警等诸多方式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