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华 《探索》2002,(1):13-16
私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如民族资奉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商业、私营经济、私人经济,等等。但从40年代始,毛泽东更多地使用“私人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的概念。中国的经济是在与私人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曲折发展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得失存亡与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判断和中国国情的分析认识密不可分。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嬗变在苏区和革命根据地要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有一个广大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要对资本主义经济由充分利用转向要逐步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和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一个缩影。"利用、限制";"利用、限制、改造";使"资本主义绝种";"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破"资产阶级法权",把"资本主义残余都可以逐步搞掉",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历程。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内在逻辑有三个动因。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及其逻辑,对中国今天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与此相适应的基本矛盾则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一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应为:“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等四个阶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理清这些问题,会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述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也有利于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的方针。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论断  “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是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6.
耿铎文 《实事求是》2001,3(4):24-26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思想。今天,重温他的这一思想,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也有利于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学会的生意,是社会主义的。要学会它,必须首先懂得这一点。社会主义商业与资本主义商业都做生意买卖,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商业比资本主义商业有着极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商业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商业是资本家私人占有的。我们做生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毛主席指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资本家做买卖是唯利是图,追求“日进斗金”、“一本万利”。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几经变化。这些认识上变化的内在根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私人资本主义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及其转变所产生的。当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私人资本主义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就能够正确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反之,则不然。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经济中的私人资本主义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 ,提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思想。今天 ,重温他的这一思想 ,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也有利于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从国情出发 ,阐明中国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是在两个时期形成和发展的,即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怎样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具体道路是什么?(2)为什么要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3)发展的条件和目的是什么?本文主要谈一下毛泽东关于民主革命时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因为目前私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需要的”。(《毛泽东选集》第119页)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指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建立在广泛使用机器和在社会范围内实行广泛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指生产资料由资本家私人占有,广大工人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同生产关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不少学者在论著中谈到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论断时,引用恩格斯1891年批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爱尔福特纲领草案中所提“根源于资本主义私人生产的本质的无计划性”时所讲的一些话作为论据,即:“这一句需要大加修改”,“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末,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人们突出地引用恩格斯的这些话,是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在1891年就否定了资本主义无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犤1犦英国1945年开始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1945年开始了国有化,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  相似文献   

14.
落后国家在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马列主义观点和中国实际,提出了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并在根据地进行了实践,为我们党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留下了宝贵历史经验。一、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提出及原因1934年,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指出:“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三方面组成的。”“我们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以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1] (P13 3 ) 事…  相似文献   

15.
宋波 《理论学刊》2006,3(1):23-25
中共“七大”的理论亮点之一,就是毛泽东对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反复阐述和肯定。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不仅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它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坚定不移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前后.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实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面对的新课题和难题。刘少奇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深邃见解.逐步形成了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发观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基础,也是实现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18-19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了两种自愿的资本联合形式:合伙制和股份制,它们相对于单个私人资本实现了最初的资本筹集和具体使用的社会化形式,即在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运作的社会化.各种资本的联合形式及其社会化运作体现了明显的不同于私人资本的"社会资本"的特质.然而,社会资本并没改变资本终级意义上的私人属性,但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因素则存在于资本主义内部的认识,它是新社会的胚胎和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所有权的社会化存在形式和运作方式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资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何时何人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16、17世纪算起,已有四五百年了。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则是19、20世纪的事情。谁最先提出“资本主义”一词?谁最先从经济制度的涵义上使用资本主义一词?谁最先提出“市场经济”概念?似乎没有人去关注和较准确地考证过。美国学者罗森堡和小伯泽尔在其所著《西方致富之路》一书中涉及到资本主义一词的最先使用问题,但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原话是这样的:“不管是《共产党宣言》还是《资本论》第一卷,  相似文献   

20.
“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作为一个霍查主义政党的国际组织,高度关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新变化和呈现的新特点,全面分析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危机表现,密切关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斗争新特点和社会思潮极化现象,全面审视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矛盾冲突。“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变”与“未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但其理论主张本质上仍未超越霍查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