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当代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05,(17)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在面临学业、经济、情感、就业等诸多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冲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面临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  相似文献   

2.
卢水平 《党史文苑》2011,(24):79-80
地方高校大学生不良竞争心理的形成归因于理想缺失、认识有限等主观原因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失范等客观因素,学校和教师应该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自我效能感入手,优化他们的竞争意识,调适他们的竞争心理,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大学生谦虚心理问卷对4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谦虚心理特点及谦虚水平的总体状况,探讨谦虚心理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处于中等偏上谦虚水平,对谦虚效应的认同度较高,赞同谦虚对个体、他人及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正面促进效应。他们能深入理解谦虚的动机,认同谦虚动机在谦虚心理构成中的重要性,但在谦虚倾向维度上的得分稍低于中值(4分)。在性别、独生与否、年级、学校类型等变量上,大学生谦虚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生源地、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谦虚心理水平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任何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和消积两方面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由于其年龄、阅历和受教育的状况等方面与一般人不同,因而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做好工作。 1、针对其逆反心理,因势利导。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其心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渐渐形成独思、反省,迫切希望认识及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主客体的同一性,产生独立感、自信心等心理意识,当这种独立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产生与其心理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主要产生于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是指个人的前途、命运受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天灾人祸、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挫折心理;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法律、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育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  相似文献   

7.
处于历史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当他们从传统的峡谷走向开阔的天空时,他们关注的焦点,追寻的目标,思想的旧宿,心态的困惑不能不引人注目。在编稿过程中,我们收到许多大学生的来信。他们有的开诚布公地指责,有的惶然无主地求助,其热忱,坦诚与真诚令人感动,我们既为大学生理想的未全失落而欣慰,又为他们无法排解的愁结而心忧。为对大学生心理观状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我刊组织了部分编委,专家及大学生代表开展座谈,并得出一些观点和意见(本刊将新辟栏目《咨询信箱》逐期登出,热情地欢迎广大读者加入我们的讨论)我们的目的不在于为大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只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抛砖引玉,启异发新,引起思考和争鸣。当然这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心灵解救与理想重塑的工程。我们衷心地希望能和大家一道群策群力,把思想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大学生心灵深处,感受他们多种色调的感情,同他们一起审视自己,探索人生的真谛。 在这里,我们选登一封读者来信,让大家观照一位大学生的心灵历程,听一听来自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呼喊——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大学生中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数已达总人数的20%以上,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在适应转变期间具有各种心理问题达到60%以上。他们产生的心理矛盾、心理冲突,进而演绎成心理疾病和心理失调,这些心理障碍引起留级、休学、退学、打架伤人、出走、自杀等不良后果,所以,开属大一学生的心理研究、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探索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做好大学生起始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大一学心理适应的障碍感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留守大学生"是指在进入大学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曾经的留守经历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他们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高校作为"留守大学生"获得客观支持的重要场所,在解决"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目前很多高校却缺乏应对"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对"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是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东虎 《世纪桥》2010,(21):141-143
大学生消费由于历史和现实、社会和家庭以及个人消费心理不成熟等原因产生出各种不良的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行为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所以,深入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少兵 《学习月刊》2012,(2):110-111
近年来,随着"马加爵杀人案"、"药家鑫撞人又杀人"等一些极端的大学生犯罪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当代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原国家教委在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心理调查中发现,有2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各种因素更是加剧了大学生不良心理现象和心理疾患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留守大学生”是指在进入大学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曾经的留守经历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他们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高校作为“留守大学生”获得客观支持的重要场所,在解决“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目前很多高校却缺乏应对“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对“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是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郑小霞 《山西青年》2022,(9):196-198
大学阶段是人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大学生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各不相同,会导致他们在面临学习和生活压力时所产生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甚至极易出现负面的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因此这也使得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本文也选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探讨,希望能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体验感受,高尚的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大学生情感现状,努力培养积极情感,控制消极情感发展,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时期,同学们经历着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大学生的情绪具有两极性、冲动性和压抑性等特点,使得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大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调适情绪的技巧,是尤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学生思想异常活跃,又处于身心发育最快的阶段,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巨变往往带来青春期的困惑。加之现代中学生独生子女多,上两代的宠爱集于一身,缺少生活的磨炼,挫折忍受力差。在他们身上,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意识和在巨变面前困惑、畏惧而形成的封闭心理;青春发育时期强烈的独立意向和长期形成的依附心理;与日俱增的自我意识和把握不住自己的脆弱心理都表现得十分突出。如何处理自身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对待义与利、竞争与友谊、挫折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矛盾着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离异、社会压力骤然增加而社会支持却相对减少、个体自身发展及经济贫困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人显得困难,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指出了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红松同学: 你好!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谢谢你的坦诚相述。你的信让我们有了一次洞察大学生心理现状的机会。在此,我不能为你及有类似心境的大学生指定一条理想的出路,只想就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与理想谈几点看法。 四个现代化的前提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生的自抑行为及其危害所谓自抑行为,是指那些因心理发展不成熟或心理主要诸要素发展不协调、不能正确对待个人成长的不顺利境遇或不能顺利地适应各种变化着的环境而引起的消沉、逃避、自我否定的行为。大学生是家庭的娇子,社会的宠儿,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又生活在较之社会宽松和谐的大学校园里,因而他们一般都被人们认为是无忧无虑的单纯智慧的乐神。其实不然,熟悉大学生活、了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从而有效地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活动。当前高校的德育应当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觉进行的反省、调控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一、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目前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良或存在冲突而产生很多问题首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由于青年人独有的特点和个性,往往对未来有一个宏伟的蓝图,对自己充分相信,不能正确、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一旦受到挫折、打击就垂头丧气,可见他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