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电信业领域中发起了一场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为目的的改革运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方电信业改革对我国电信业立法有以下启示 :法律是电信改革过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电信立法应以政企实质性分离为前提 ,电信立法应以保障电信市场的自由、平等、充分竞争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运输、金融、电气通信、能源等规制产业领域里开始了推进规制改革。以前,按产业、行业而形成的纵向式规制体系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形成了被细分化的分管结构。与打破这种分管结构一起,在构筑市场准入以及横向性规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种规制改革,就是以引进竞争、促进竞争来形成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的目的同出一辙。由于规制体系的革新,就连以前反垄断法的规定所不能及的规制产业,也可适用竞争法(反垄断法),现已形成新的规制政策和竞争政策并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期中,规制法、政策与竞争法、政策的关系已从对立发展到协动的时代,在具体的协动上正按行业进行着探索。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规制改革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运输、金融、电气通信、能源等规制产业领域里开始了推进规制改革.以前,按产业、行业而形成的纵向式规制体系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形成了被细分化的分管结构.与打破这种分管结构一起,在构筑市场准入以及横向性规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种规制改革,就是以引进竞争、促进竞争来形成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的目的同出一辙.由于规制体系的革新,就连以前反垄断法的规定所不能及的规制产业,也可适用竞争法(反垄断法),现已形成新的规制政策和竞争政策并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期中,规制法、政策与竞争法、政策的关系已从对立发展到协动的时代,在具体的协动上正按行业进行着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规制改革要在放松经济性政府规制的同时,加强社会性规制。本文对我国深化政府规制改革的理论依据,规制经济学对自然垄断识别的理论发展,及其对自然垄断规制变革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可竞争市场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对我国政府规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规制改革要在放松经济性政府规制的同时,加强社会性规制。本文对我国深化政府规制改革的理论依据,规制经济学对自然垄断识别的理论发展,及其对自然垄断规制变革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可竞争市场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对我国政府规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的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垄断经营的体制,造成亏损严重、服务不足、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2003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决定,从此走出了一条顺应时势、适合国情的公用事业改革成功之路。本研究报告遵循新公共管理理念,对厦门水务改革从组织架构、产权安排、价格调整、准入规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遵循公用事业管制基本理论和博奕策略,对政府角色转换、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关键所在、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关系、水务管理中的博奕制衡等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全局性、前瞻性、策略性问题提出了求解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电影行业管制中,客观上存在管制对象“错位”、管制手段贫乏和管制程序不尽合理等问题。政府对电影行业的管制,应调整管制策略、引入公众参与程序和丰富管制手段。政府规制理论为现代行政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应使用好这支“新画笔”,为行政法学研究增添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我国电信规制的历程,即放松价格规制时期(1980~1994年)、放松规制初期(1994~1998年)、规制机构改革和多寡头垄断时期(1998年以后);第二部分为我国电信规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电信业规制主体缺失、产权结构人比较单一、不对称规制;第三部分为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独立的规制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激励性规制,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考察对英国政府的管制,简要说明在1997年之前的20年间以及布莱尔政府执政的前两年,对政府的管制极大地增加了,集中体现在1999年《政府现代化》白皮书中。然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制性自我管制”的理念,并重点阐述了把相互关系、监督和评论、竞争和随机性运用到对政府的管制中提高管制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电信领域形成有效竞争局面 ,国务院于 2 0 0 2年 5月进行了第二轮电信改革 ,主要是对国有电信企业进行分拆与重组 .本文拟从这次电信改革的背景、现状、特点来与行政性垄断来对比 ,说明其并没有改变电信行业中的行政性垄断的局面 ,并对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盐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政府规制下我国盐业发展存在着产销脱节、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盐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专营制度虽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割裂了盐业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盐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失衡。就价格管制而言,虽然可以有效抑制市场冲击,但也容易导致政府失灵。而进入管制则更多的是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导致市场失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松管制,降低“份钱,”健全“委托—代理”关系,完善行政程序法等。  相似文献   

13.
一、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WTO对电信运营业的基础性协议主要有六条:(1)禁止电信领域中的反竞争行为;(2)各电信网络之间公平及时的互联互通;(3)透明、非歧视、竞争中立和必要的电信普遍眼务政策;(4)电信经营执照的发放必须公开透明;(5)与电信经营者独立的政府临管机构;(6)电信资源(频率、码号、破格权等)的分配与使用必须客观、及时、透明、非歧视。 纵观WTO以上规定,其核心是保证电信领域的公平有效竞争,这与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比较了日、英两国铁路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内容和困境,以期望为我国改革提供借鉴.铁路民营化改革应重在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提高,可以采取分割的方式,以促进竞争,但应加强规制,以保障竞争的自由和公平,且一切工作应以公共性为归旨,综合运用政策、规制和补贴等手段,优化国家责任,促成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猎头业如何克服发展道路中的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的猎头业为社会各行业提供高端人才服务,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人力资源部。我国猎头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很多问题:政策壁垒较高,市场发展不成熟,也缺乏行业规制与引导。宜降低政策壁垒,提高行业管理水平,鼓励适度竞争,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6.
管制本身是中性的,合理的运用有助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过度管制则会束缚企业的竞争力,政府或者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在拟定管制政策时,有必要进行自我约束。今年来,重视竞争政策和竞争法的国家都强调"管制约束机制"建设,韩国建立了以公平交易委员会为核心的管制政策竞争影响评估机制(Competition Impact Analysis,CIA),澳大利亚建立了直接向政府最高决策机关负责的管制效果分析机制(Regulatory Impact Analysis,RIA),加拿大则由中央政府推行精细化管制改革,在管制领域全面实施精明管制(Smart Regulation)制度。上述管制约束机制建设的目的明确,手段具有代表性,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出现了诸多不良短信问题,如短信污染、短信欺诈、手机病毒等,严重侵害了手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短信服务市场的状况令人堪忧。而造成短信服务市场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信运营商没有忠实履行自己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没有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电信服务。要解决出现的不良短信问题和规制运营商的服务,应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行业自律、加强电信立法、实施有效监管、建立合理的诉讼程序等方面着手,以期使短信服务市场规范有序,真正维护手机消费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出租汽车行业政府规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问题,提出出租汽车业政府规制改革的策略:政府规制的"简化"即放松规制,引入适度竞争;"优化"即改变政府规制"越位"、"缺位"、"错位"并存的局面,制定合理的规制框架;加强安全和服务标准规制。  相似文献   

19.
激励性规制:政府规制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制俘虏理论和放松规制理论的影响下,为了提高政府规制效力,降低政府规制成本,激励性规制理论应运而生。激励性规制侧重于研究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和手段,从而以最小成本获得规制信息和激励企业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激励性规制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特许投标竞争、区域间比较竞争、价格上限规制、社会契约规制等。我国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在政企分开和放松行政管制的同时,有必要引入激励性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政府管制者是政府规制的执行者,其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政府规制的有效性。从有限理性人假设的理论框架入手,分析有限理性人假设在中国“双轨行政结构——功能系统”的行政语境中对政府管制者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管制者管制的路径:从法律规制、行政问责、第四种权力和社会团体的权力制约等方面来实现对管制者权力的有效监控,从而保证政府管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