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政策》2004,(4):48-49
随着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第三炼钢厂、硅钢、二热轧等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改工程的完成,一个起点高、综合开发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钢铁旗舰”正在向我们驶来。引领这艘“钢铁旗舰”前行的,就是武钢总经理刘本仁。  相似文献   

2.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8年9月13日投产。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武钢现已具备年产钢铁各10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武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3.
1995.1.6 日本《钢铁新闻》以“武钢热轧钢卷在日本市场评价高”为题,报道武钢的这一产品“在(日本)关西市场上引起社会刮目相看”。这表明武钢已成为日本钢铁业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1995.1.7 夏菊花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身份,受聘为第十八届法国明日杂技节八名女评委之一。  相似文献   

4.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职110万多人,其中钢铁主体生产人员4万多人。武钢具备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等一整套工艺设备,具备年产钢铁各600万吨的综合能力,是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板材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党的十四大以来,武钢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阔步前进,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国家企业管理金马奖、大型联合企业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特别奖。五年来武钢上缴税金1025亿元,实现利润61.48亿元,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  相似文献   

5.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5):F0002-F0002
<正>2003年1月钢城分局从武钢划归武汉市公安局直管,作为武汉市公安局服务武钢的专业分局,始终坚持以服务武钢改革发展为己任,在武钢33.77平方公里的钢铁热土上锐意进取、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6.
《湖北政报》2009,(6):26-27
<正>鄂政办函[2009]13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支持武钢产品在省内循环,增进武钢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做大做强我省钢铁  相似文献   

7.
《湖北宣传》2009,(1):22-23
武钢是新中国新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50年的建设发展中,为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07年底.武钢累计产钢1.94亿吨,累计实现利税1014亿元,其中上缴国家692.2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的10.86倍。武钢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我省工业的龙头老大。长期以来,武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它的实践证明,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武钢,这个有近40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进入90年代以后,经历了市场突变的风风雨雨,励精图治,在市场中找准生存发展的定位,不仅经受住了收入下降和上游价格上扬的双重考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国内冶金行业的先进水平,而且妥善安置了大量剥离、分流的人员,结束了困扰武钢多年的12万人“同吃钢铁饭”的历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一个下岗职工简单地推向社会。从而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总结几年来武钢“再就业工程”走过的艰难历程,可以看出,具有以下几个阶段性的特点:一、无憎剥离,有情扶持。同是武…  相似文献   

10.
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有一个被日本人称为“世界一流管理水平”的厂,那就是武钢冷轧厂。武钢冷轧厂自1988年以来,逐步将企业管理的重心移到生产第一线,从强化现场管理意识入手,始终把现场管理作为生产经营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坚持分阶段步步推进,常抓不懈,不断深化。近年来连续获得省、部级现场管理‘样板厂”称号。在全国冶金企业现场管理经验交流会即将在武钢召开的前夕,记者走访了湖北省劳动模范、武汉市优秀企业家、武钢冷轧厂厂长张爱国。坚持抓基础建设高标准建章建制武钢冷轧厂是武钢(集团)公司的主体成材厂之一,设备…  相似文献   

11.
1994年2月3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率国务院赴武汉考察团,来到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随行的有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王仕元。国家体改委秘书长邵秉仁。 武钢党委书记赵文源、武钢经理刘本仁在厂前接待室迎接了李铁映一行。 李铁映等领导观看了武钢简介的录相、参观了一米七轧机工程中的热轧厂,听取了武钢经理刘本仁的汇报。接着,他们来到武钢第一招待所,出席了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主持的武汉部分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参加的座谈会。 武钢集团董事长、武钢经理刘本仁简略地介绍了武钢去年的情况。1993年,武钢生产经营、改革开放、企业发展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六大生产经营目标已全面实现,其中钢、铁、钢材产量和利税指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8,(12):38-4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武钢建成投产50周年。经过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武钢现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回顾武钢的改革发展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武钢面临的市场和咨合两大困难问题.把思拥政治工作做到管理进步、技术进步和企业经营道德进步中去,保证和促进了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武钢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1996年,在钢材产品滞销,价格下降,钢材上游产品紧张,价格上扬的情况下,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利税对亿元,利润7亿元。一、抓观念更新,促管理进步,为武钢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近两年,武钢生产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仅煤、电、矿和运输等钢铁上游产品不断涨价,武钢每年就要自我消化10多亿元。而钢铁产品受国内外市场的冲击,价…  相似文献   

14.
钢铸的屏障     
一武钢是新中国诞生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历程,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钢铁600万吨生产规模、拥有69个二级厂、矿、公司,主体厂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周边长42.5公里的大型钢铁企业。近几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武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本着“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精减机构,减员增效”的原则,分离非钢生产人员,组建了21个具有法人资格的资产经营单位,将原冷轧、硅钢两厂合并组建股份制公司。这样,以全民性质厂矿为主体,集体性质、合资、独资、全资厂矿同时并存的机构模式在武钢形成。如…  相似文献   

15.
<正> △武钢为夺得“入关”主动权,已连续走出三步快棋。第一步是重新审定武钢千万吨钢铁发展规划,果断决定把原计划1996年登上的“七百万吨级”、2000年登上的“千万吨级”两个台阶合成一个台阶,将千万吨级规划目标起步建设时间由原先安排的1996年提前到1992年10月。第二步是在国家除了给予适当政策外,不可能有大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将投资主体转向企业,大胆举债搞建设。第三步是充分运用企业经营自主权,挺进国际市场,把武钢市场竞争重点由国内市场转移到国际市场,到国际市场打“武钢牌”,创武钢名牌。△南昌阀门总厂采取“公营私管”这个深化企业改革的新举措,把沉睡多年的工厂唤醒了。“公营私管”是在保证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16.
访前,21条意见汇聚代表小组3月28日下午2时,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武钢宾馆一楼会议室,武钢的31位区人大代表陆续到齐,等候青山区人大  相似文献   

17.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1958年投产以来,在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武钢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与鄂钢、柳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发展为具备年产钢2000万吨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武钢现有青山及矿山地区全民在岗职工8万余人,各类统战成员近1.1万人。  相似文献   

18.
邓崎琳 《政策》2010,(10):21-22
近年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作风,全面推进武钢"三次创业",经受住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武钢房产公司把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塑造钢铁后勤窗口形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求实、求活、求新上下功夫,取得了“双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我们的做法是:一、抓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三条线”、“四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武钢房产公司的服务质量状况对整个武钢职工生活影响极大。为此,我们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三条线”、“四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三条线”是以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线,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公司、队所(车间)、班组组成十…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武钢刚迈过第三十个春秋。 30年来,武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冶金工业部、湖北省和武汉市的领导下,依靠全国和省市人民的广泛支援,依靠武钢广大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艰苦创业,武钢平地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从采矿、选矿到耐火、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产品深加工以及机修、动力、运输、检修等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完整生产体系的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30年来,武钢累计为国家创造财富108亿元,上缴利税88.8亿元。武钢的发展壮大,已相当于原设计规模的3倍以上。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十年,武钢钢、铁、材的产量分别是前二十年的1—3倍,其利税平均每年以一个多亿的绝对值突进。她消化引进一米七轧机生产出的“七板一片”的产品,使之毫不愧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