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其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过去取得了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有系统的基本理论,但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些基本理论容易产生一些认识误区。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新时期,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发展、孕育着理论的新发展。在新时期新的实践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新发展,以便更好地指导现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清醒剂。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既源于对较为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体系的反思和突破,也源于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和成就的总结与提升,在此过程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日渐走出了单纯的对外学术依赖,并自觉用中国问题、中国实践和中国成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增光添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努力、更加广泛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哲学、体系哲学,而是问题哲学、实践哲学。它承认思想、价值是在现实的实践、生活和创造中展开的。生活是开放的、实践是流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也是开放的和流动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以问题为中心。问题不是意识的外化和主观的认定,问题根源于现实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科学解决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准确地把握和解决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以不断变化的哲学来科学解答现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倡导学哲学、用哲学。习近平同志在全面系统阐述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执政主体的责任担当、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树立了运用哲学思维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5.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改革?在改革实践中又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姚传旺的论文《在改革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这些问题,文章着重指出,改革的实践不仅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可能。文章认为,在改革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途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研究和概括改革中的新问题和现代科技的新成果,而允许在研究和概括过程中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则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韩庆祥 《求实》2016,(4):39-39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光辉典范。中央党校的哲学学科具有辉煌历史和良好传统,拥有雄厚的历史积累,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也具有面向中国问题的历史传统和特色。在中国的哲学研究中,中央党校注重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逐渐形成了哲学研究的中央党校特色。在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时期,如何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建设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本期邀请中央党校两位学者,就“直面中国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这个主题进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过多过分地指责甚至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意无意地混同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夸大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的差异,甚至把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对立起来;重视文本解读轻视现实解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研究策略缺乏客观分析.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既要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成分,也要吸收西方其他哲学流派的合理成分和整个人类文明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离不开人类实践的活水源头,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善于从人类实践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一方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方面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哲学思想属于行动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范畴。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某些理论观点进一步具体化 ;提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哲学观点 ,做出了一些新的哲学概括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中。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实践哲学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是多方面的,就其最突出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深入学习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普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把理论变为现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批判和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地批判和创新中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和创新品格之间既是紧密联系又是各有特色的,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中继承和发展这两种品格,才是真正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精神.  相似文献   

11.
税强  刁俊文 《学习论坛》2023,(4):101-107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派”,并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大众生活的实践,因此,大众文化领域如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从理论构建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度的思辨性,它作为来自群众阶级生活并指导群众阶级解放的“活的哲学”,作为具有直接批判和改造世界观方法论效能的“行动哲学”,以及作为在“阶级社会消灭”之前目光长远且理想高尚的“未来哲学”,是具有解读人类生活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力的。但是,随着现代性的突飞猛进,理论化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宏观叙事由于自身的严肃性和深刻性而不断被轻松易懂的微观叙事所取代。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实践中的经典“灌输方法”也越发显得刻板,加之域外错误思想文化的恶意引导和意识形态对抗,人们已经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和经典作家的时代越来越远。在这种文化多元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方向应当向更为精致的“解释学”迈进,通过解释生活事实、历史事件、文化现象为现代人构建起“类比样本”,进而促进其在生活中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波谲云诡的国际风云相伴随,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同步,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历程。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起伏和曲折,潜藏着回旋与暗礁,但总体上表现为理论逻辑的不断推进,并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它本身也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作者依据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题、研究取向、研究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支柱。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运用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实践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极为鲜明的特点。这种富有特色的理解和把握既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问题的基本立场,又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从理论上认识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实践问题理解和把握的这些鲜明特点,对于我们在跨世纪征途上进行新的实践、夺取新的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特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哲学观点与政治观点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有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标志之一就在于社会历史观是建立在人…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4,(4):11-11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系统阐述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执政主体的责任担当、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树立了运用哲学思维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孙亮 《探索》2006,1(5):161-166
衣俊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一文,有三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实践哲学范式"及"意识哲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变是否具有可比性;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本真性"、马克思晚年及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意识哲学范式与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西马化"的问题;文化哲学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范式选择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实践辩证法是新时期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读,顺着这一路径从主体与客体维度,理论与实践维度,时间性与逻辑性维度,对立统一与系统性维度,对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思想进行解读。希望以此发掘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在中国的创新性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它既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又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生产力理论、群众观点和辩证法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四个支点 ,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突出特征。邓小平虽然没有系统的哲学论著 ,但他的哲学思想渗透和贯穿于他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自己的独特内含和形式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又得到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呈现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鲜明时代特色。学习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领会和掌握其最具特征、特色之点 ,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信仰。在经济改革实践中检验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思路层出不穷、百家争鸣的来源与动力。但是,上述影响经济改革的基本信仰、来源和动力,目前在哲学上受何种哲学派别的支配,社会科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鉴于哲学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高归纳和总结,势必要对经济改革的方方面面起最终的指导作用。本文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要分析对象,谈谈哲学思想对经济改革思路的影响。当前,哲学界对…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度基础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关银 《探索》2003,1(6):133-136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在今天的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的现代化建设中被凸现了出来,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与时俱进的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多维度基础上的,弄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多维度基础,才能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践,变成具有工具操作性与真正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我们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创新的新平台,全面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哲学发展逻辑的新主线,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