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商标是工业产权,是商品竞争的武器。商标战略运用得好坏常常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得失。如何正确运用商标战略,充分发挥商标“商战利器”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开拓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关心的重要问题。一、商标与商品经济商标,简言之,即商品的标志。商标作为工业产权,与企业的动产、不动产一样,是企业的一项财富。商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由于商品竞争的客观需要应运而生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将自己的产品与他人的产品,尤其是同类产品区分开来,而在各自的产品上打上一定  相似文献   

2.
联合商标与防御商标的立法价值一、联合商标。防御商标的概念及其意义联合商标是指一个商标注册人在一个商品上注册几个相近似的商标,并且在该商品上只使用其中的一个,其他的备而不用。如杭州娃哈哈厂在同一类产品中一次性注册了“娃哈哈”。“哈哈娃”等几个商标,只使...  相似文献   

3.
(一)名牌商标之所以能成为名牌,起码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被广泛使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与其它同类商品或服务相比,有其较鲜明的质量特色,使其容易与其它商品或服务相区别。3.如果一个企业获得了该商标的使用权,就意味着它获得了一个经过证明的可能获利的经营对象及其经营方式,即意味着它获得了由商标所代表的整套技术、管理方式、商业信誉等无形财产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商标,是用来区分同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在当代商品化的世界里,商品名目繁多,生产厂家甚众,在众多的同类商品或服务中,要显示出自身商品的特性,就必须借助商标这一手段,使之与其他厂家的产品相区分,所谓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者(包括制造、加工、拣选)和经营者在商品或商品的包装、容器上使用显著特征的文字、图形或线条及其组合形式,用以区别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经营的同类商品的标记。在国外,商标一词,英文称为“交易标志”(TradeMark);德文称为“商品标志”(Warenzeichen);法文则称为“制造贩卖标志”(marque de fab-rique oude commerce)。各国的称谓虽各有差异,但是都是指在商品交易中所使用的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同种商品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董新凯 《知识产权》1999,9(4):24-26
各国商标法几乎都规定了类似商品(本文所称的商品包括服务在内)这一概念,但对类似商品的认定问题基本上未作任何规定,在实践中也未能形成共识,这不能不算是商标立法及其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缺憾。为此,笔者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有助于相关的商标立法与实践活动。 一、准确认定类似商品的意义 对类似商品进行认定有多种意义,但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有助于进行商标注册。我国与很多国家的商标法都规定不得在类似商品上注册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以在类似商品上注册联合商标,《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下文称《巴黎…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第五项规定,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及图形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专用。我国商标法实施已近六年,但什么是商品的通用名称仍然莫衷一是,这给厂商依法获取商标专用权,给商标注册的审查工作及商标专用权的仲裁及保护工作都带来了困难,现就商品通用名称与商品特定名称谈谈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是当前我国法院审理商标侵权案件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试图从一起商标侵权案件着手,对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标准和法律适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求教于同志们。“中银通”商标案基本案情及双方争执的焦点1994年4月,原告金柯商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柯公司)开始发行“中银通”优惠卡,持卡人可根据《中银通优惠卡章程》在特约商户处享受打折等优惠服务。同时,原告向中国商标局申请了“中银通”(包括文字与图形)注册商标。1996年2月原告取得服务商标的注册证,核准服务项目为第41类培训、夜总会、娱…  相似文献   

8.
张呈  苏亚博 《人民司法》2023,(26):88-91
电商平台内经营者在设置商品标题时,擅自使用他人商标,容易导致消费者误认混淆的,属于商标侵权;若设置的商品标题中组合使用“不低于+他人商标”的字样,虽不属于商标性使用,不会造成消费者产生误认,但客观上会导致原本打算购买商标权人商品的消费者转而购买被告的商品,从而实际会抢夺交易机会,且在其商品标题中使用上述字样亦反映其攀附商标权人商标的故意,有违诚信原则及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9.
馮曉青  謝蓉 《中国法律》2012,(6):44-47,106,110
一、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商标是连接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商标作为识别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经营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区别性标记,也是厂商确立商业信誉,赢得消费者青睐,从而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商标保护的本质就是厂商在商标上负载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了使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排他性认知,商标法通过相应制度的构建来保...  相似文献   

10.
商标反向假冒是指未经他人许可,将他人合法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更换上其他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比如,1994年,新加坡鳄鱼公司的经销商购买北京服装一厂生产的“枫叶”牌西裤,随后将西裤上的“枫叶”牌商标去除,换上“卡帝乐”商标,并以高价出售,这就构成了商标反向假冒。商标反向假冒是相对于商标正向假冒而言的。商标正向假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标假冒,他是指在商品上冒用他人的商标,混淆商品来源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假冒者在自己的商品上非法使用他人的商标,把自己的商品假冒成他人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中的商标侵权与不公平竞争董灵一、国际贸易与商标当今世界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空前繁荣.随着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现代的经济战也更多以商标为利器来开展.商标素有"商品的脸面"之喻,"无言的推销员"之美称,具有表彰商品的来源、保证...  相似文献   

12.
王殊 《中国法律》2007,(2):32-34,96-100
商标商品平行出口是与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相近的概念。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当某一商标获得两个以上国家的专用权保护时,未经商标专用权人或者独占许可持有人的同意,第三者所进行的进口并销售该商标商品的行为。很长一段时间来,学者对包括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在内的知识产权产品平行进口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工商局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罪易杜非《人民检察》1995年第5期发表了金弋同志的《工商局处理假酒的做法是否构成犯罪?》一文。笔者认为,工商局违法处理假酒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罪。理由如下: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的需要永远是法律发展的动力.在商标保护实践中出现了商品改动行为,但其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则无法律依据.从商标侵权的实质看,任何侵权行为均是对商标与商品联系的破坏.无论是混淆理论,还是淡化理论,均是对这一联系的维护,反映了商标侵权的共性.从商品改动的原因以及对商品声誉的影响来判断,为销售目的影响产品声誉的改动侵犯了这一特定联系,构成商标侵权.反之,则应当允许商品改动.遵照这一判断因素规制商品改动,既有利于维护商标权益,又有利于保障商品自由流通,也是完善我国商标侵权分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杭州市场上查获一种葡萄酒,这种酒的外包装的正面和两侧的图形、文字以及色彩与某卷烟上的驰名商标(该商标已在我国注册)极为相似,就连封口上印的商标也与该卷烟封口近似。对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生产企业按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查处。有人问:葡萄酒和卷烟不是类似商品,为什么将他人的驰名商标用于非类似商品上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我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属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6.
谈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侵权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和商号都是商品或者服务借以区分的标志,但是,二者毕竟不同。商标和商号标示在商品上的位置和标明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商号,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必须和企业的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行政区划名称一起标示在商品上。可见,商号和商标相同或相似造...  相似文献   

17.
论商标功能的实现途径与反向假冒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集来源识别、质量保证、市场开拓、形象塑造、商誉积累诸功能于一体。商标赖商品而存在,商品假商标以流通,商标功能的价值化凸显使商标超越了纯粹的标记性符号而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财产形态。具有战略眼光的经营者不仅重视现实的经营利益,更关注潜在的竞争优势,因此驰名商标的培育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其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反向假冒行为蛮横地割断了商品与商标的联系,盗用了他人商品的信誉,阻碍了他人驰名商标战略的实施,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背离了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准则,理应被商标法禁止。  相似文献   

18.
周详 《知识产权》2002,12(6):14-18
一、商标与商标权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服务者为了将其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他商品生产者、服务者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区别开来,或者为了表明使用者属于某一组织,或者为了证明使用者的商品或服务的特定品质而使用的可视性标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的区别在于前者被用来区别不同来源的商品,后者被用来区别不同来源的服务。所谓区分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是指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还没有世界性的国际公约对平行进口或权利用尽问题作出统一的规定。我国法律也没有明确对待平行进口的态度,致使相关主体的行为合法与否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致使平行进口引起的争端与贸易冲突时有发生。在商标商品平行进口、专利商品平行进口、版权商品平行进口中,尤以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引起的争端和贸易摩擦最多。本文在对影响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立法的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我国构建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0.
试论“第二含义”商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第二含义”商标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张耕“第二含义”商标是商标法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特殊问题。保护“第二含义”商标,是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在内)有关知识产权协议》(简称《知识产权协议》)等重要国际条约对缔约方的一项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