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变化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变革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或潜或显的挑战 ,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阶层关系 ,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是保持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与时下流行的阶层分析法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方法上并不矛盾。一方面,阶层分析法不能取代阶级分析法。对于当代中国,从理论上和从实践上看,阶级分析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阶级分析法也不排斥阶层分析法。相反,为了深入地、科学地分析当代中国的阶级阶层,还必须借鉴其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陶岳潮 《理论前沿》2003,4(3):23-2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阶级阶层分化加剧,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群体。过去不受重视的社会阶层分析,开始受到青睐,而向来为人们所熟悉的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日渐淡化。由此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思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是否“过时”?阶层与阶级是什么关系?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能否结合又如何结合?等等。作者不揣冒昧,略陈管见,求教大方。一、阶级、阶层关系辩析有的同志认为,阶级分析已经内在地包含了阶层分析,因而没有必要在阶级分析之外另立阶层分析。也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构成的深刻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统一战线提出了客观要求:工人阶级内部构成多样化,使工人阶级的自身团结问题更加突出;农民阶级的急剧分化使工农联盟的巩固问题突出起来;知识分子阶层的细化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及其迅速扩大,使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构成的深刻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统一战线提出了客观要求:工人阶级内部构成多样化,使工人阶级的自身团结问题更加突出;农民阶级的急剧分化,使工农联盟的巩固突出起来;知识分子阶层的细化,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及其迅速扩大,使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矛盾尖锐化集中表现为直接利益冲突、非直接利益冲突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冲突基本上都是作为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的冲突,集中地表现为干群冲突和劳资冲突,或者说表现为干群矛盾和劳资矛盾。必须找准矛盾的症结点,认识到矛盾的根源是利益冲突,从化解利益冲突上来解决矛盾;找准麻烦制造者,找出引发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对症下药;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体制机制的改革来完善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这既是对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统一战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需要.运用统一战线团结和联合新的社会阶层,是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提供了历史契机,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农民阶级的分化与组合速度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工农之间的利益矛盾依旧存在,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群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利益矛盾。因此,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问题,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阶级的联系,就成为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提供了历史契机,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农民阶级的分化与组合速度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工农之间的利益矛盾依旧存在,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群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利益矛盾。因此,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问题,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阶级的联系,就成为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分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阶级立场及构建理论的目的不同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存在严重的分歧。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社会分层、阶级与阶层三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二、对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的不同理解。三、对社会分层功能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能动作用 ,是通过统一战线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 ,形成最大、最佳的“合力” ,驾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推动其运动、发展、前进 ,从而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在公共语境领域发生了从阶级到阶层的话语转换,这种转换可以从社会分层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源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各自所蕴涵的语境逻辑和当代中国整体性社会诉求中得到解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一种关涉政治革命的宏观历史理论,与试图保持价值中立的关涉合法性论证的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具有极为相殊的语境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革命时代阶级斗争理论的"路径依赖"以及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语境误读,导致阶级和阶级斗争话语泛化.改革开放后公共话语发生的从阶级到阶层的转换是对中国社会整体性诉求的恰当回应,但这种转换并不表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应当退出公共语境.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新阶层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渐已凸现,并将逐渐形戍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强势制约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当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基本确立,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但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这个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从本体论看,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是“对象性状唯一性”,矛盾律回答的是对象性状“有几个”的问题,辩证矛盾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逻辑矛盾主张对象有两种性状,因而是错的。从认识论看,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淆的根源在于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逻辑的混淆。形式逻辑不直接涉及内容,只是主张对象的性状只有“唯一的一种”,形而上学逻辑直接涉及内容,实质是主张对象的性状是“特定的这个(或那个)”,二者截然不同。但因形而上学逻辑是对辩证逻辑一个片断的夸大,且在这一片断上,它既是合理的,又与矛盾律要求的判断形式重合,于是,二者极易混淆。辩证矛盾反对的是形而上学,与矛盾律则是真理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从狭义的角度看,解决矛盾即解决成为问题的矛盾,而最成问题的矛盾即怪圈式矛盾.怪圈式矛盾双方,每一方的解决都以另一方的解决为前提,互相连结环扣,形成循环的圈.矛盾怪圈有客体与客体、客体与主体、主体与主体三类,无论那类怪圈,其线型循环都是受线型思维所致的主观臆断.实际上怪圈的循环是非线型的,其前行中必有一"拐点"存在,一过"拐点",怪圈性质便发生转换.解决怪圈式矛盾就是研究怪圈变化的规律,寻找怪圈变化的"拐点",创造条件,促使怪圈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并防止其逆转.  相似文献   

18.
传统发展理念由于其包含一系列内在矛盾而使自身陷入困境并导致了发展危机。这主要表现在:发展至上主义的迷醉及其对生存家园的遗忘;技术乐观主义的虚妄及其对有限理性的消失;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及其对天人关系的僭越;消费享乐主义的滥觞及其对生态伦理的缺席。在揭示传统发展理念深层矛盾困境的同时,昭示当代人应自觉走出其设定的内部陷阱,从而为建构通向未来科学的发展观扫清理念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党处理与根据地各社会阶层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根据地社会阶层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等基本状况的新变化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总原则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积极发挥利益均衡机制在调整根据地内抗日阶级阶层关系方面的作用 ,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差异和矛盾的关系,学界曾有两种说法:一说差异就是矛盾,一说差异不是矛盾。两种说法都不全面。从二者的一致性上看,或者说从内在差别看,或者说从矛盾的发展过程看,差异就是矛盾;从二者的外在差别看,或者说从矛盾的性质看,差异不是矛盾。我们应该将二者的内在差别和外在差别统一起来来看待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